分享

消化系统总论

 心理医生金兆丰 2020-07-23

第一章 总论

生理性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

1. 抗反流屏障

是食管和胃交接的解剖结构,包括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底间的锐角等。LES是食管末端约3-4cm长的环形肌束,其收缩产生的食管胃底连接处的高压带,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2. 食管清除作用

正常情况下,一旦发生胃食管反流,大部分反流物通过1-2次食管自发和继发的蠕动性收缩将反流物排入胃内,即食管廓清,剩余反流物则由唾液冲洗及中和。

3. 食管粘膜屏障

反流物进入食管后,食管粘膜屏障凭其上皮粘液及碳酸氢根、复层鳞状上皮以及粘膜下丰富的血液供应,抵抗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

胃粘膜屏障

1. 上皮前:由粘液凝胶层及碳酸氢盐层构成。

2. 上皮细胞:上皮细胞顶面膜及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对酸反弥散及胃腔内的有害因素具有屏障作用,其间有上皮间淋巴细胞,是粘膜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上皮后: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提供营养。

胃酸的分泌与调节

胃窦从食物感受到的信息促使幽门腺的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大部分促胃液素经循环以内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胃体的肠嗜铬细胞刺激其分泌组胺,后促进胃体壁细胞合成及分泌盐酸。

胃壁细胞分泌盐酸的主要步骤:1.组胺、乙酰胆碱和促胃液素刺激壁细胞上的各自受体;2.壁细胞内,在cAMP或钙离子介导下生成氢离子;3.存在于壁细胞分泌小管和囊泡内的质子泵,从壁细胞逆浓度梯度泵入胃腔。

肠道屏障

1. 机械屏障: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细胞间紧密连接与菌膜构成的。

2. 化学屏障:由肠粘膜上皮分泌的粘液、消化液及肠腔内正常寄生菌产生的抑菌物质构成。

3. 免疫屏障:肠相关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肝脏Kupper细胞、浆细胞产生的分泌性抗体及防御素。

4. 生物屏障:对外来菌株有定制抵抗作用的肠内正常寄生菌群。

5. 肠蠕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