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丫和丫巴的口头禅,原来大有学问

 阿西雅娜 2020-07-23

【勒鞘】

从平淡日子感受快乐

收获感动,温暖同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

文/阿西雅娜

我奶奶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没上过一天学,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常年种菜卖菜,算起数来,比我们还顺溜。做人通情达理,记忆力超强,过耳不忘。以前还在的时候,闲暇时间,喜欢把从小到大在各处听到的一些好听的歌谣,或者有趣的事,一字不差地说唱给我们听。

关于做人做事,教育我们孙辈,奶奶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见人要打招呼,吃饭不能乱翻菜,还有一句最常说的:正人行正路。小时候经常听到这句,可是从来没问她具体什么意思,只知道,不管去哪里,都不能做坏事。

现在想来,她老人家真是了不起,不会说大道理,只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就让孙辈做人做事,心有敬畏。什么是正人?正就是正直,正人就是做人要有良知,做事对得起良心,大有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深意。正路就是正道,不走歪门歪道,堂堂正正做人做事,昧着良心的事情,千万不能做。

《论语》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遇到比自己优秀的贤人,就像他们看齐,答应别人的的事,尽心尽力去做,对朋友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做人做事通达,即使没上过学,没读过书,我也说他有大学问。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奶奶,一点也不为过。

我的妈妈家里兄弟姐妹多,外公早逝,她小小年纪就帮外婆肩负起养家糊口,照顾众多弟弟的重任,也只上了几年书,小学4年级就辍学了。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压垮她的意志,反而让她愈发乐观,自强不息。除了无师自通,学会一辈子的裁缝,做背带的手艺,还学会自己苦中作乐,学会了唱壮族山歌,还悟出了很多好玩的传统俚语。

小时候经常看到她一整天一个人在不停地脚踩缝纫机赶工,一边哼唱壮族歌曲,有时心血来潮,想到好的句子,还会写下来,留着缝到背带上或者赶庙会,或者喜庆的时候跟别人对唱。

延谭呢恩古诺,打端结藤派,哼楼台弩拉,依记排第几?(壮语:池塘边种竹子,从根结到头,家里兄弟姐妹多,不记得你排行第几)。

谜语:两兄弟,同同高,在后尾,背把刀。一颗大木大婆娑,正桠小,横桠多,正桠上天等吃水,横桠落地生菠萝。迷底分别是门,花生。

有时聊天,遇到她不想说的事,我们非要摆出打破砂锅问打底的架势,她就会很幽默地回复一句:不知头尾吃米粉。小时候打打闹闹,有时做事太过分了,她会直接骂:这些奶气未干,额衣蛾文迪啊三背(壮族:调皮的3岁小孩)。没有一点仁义道德,或者没有一点日伍。有时,我们还故意调皮捣蛋:什么是仁义道德?什么是日伍?把原本生气的她都逗乐了。

《论语》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三字经》中也说:“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都强调做人,先学道德礼仪的修养,做到了这点,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会更多的知识。可惜现在的教育,很多人都弄反了顺序,德行不修,只注重所谓的考试成绩和学历。为什么社会频频出现,高学历的人有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可能很大原因,还是缺乏德行的修养。这样的人,学得再多,学问越高,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我的奶奶没上过学,我的妈妈小学没毕业,可是在我心中,她们都是可敬的人。心态健康,做人简单,真诚,善良,通情达理,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生活的小事中,用她们最纯补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影响下一代。

勒鞘闲话

最近重读《论语》,突然发现,原来我们一代代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此深远,即使是没读过书的奶奶和妈妈也如此。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能一代代传承,原来它早入深入人心,融入我们的血液。

阿西雅娜

勒鞘

听说热爱生活的人都关注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