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一款岩茶有多不容易?这个春茶季,我的天心村朋友瘦了20斤

 小陈茶事 2020-07-2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李麻花

《1》

去武夷山一位朋友那看他家焙茶,一见面,发现他瘦了。

记得冬天斗茶赛看到他时,他还是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过得特别滋润。

转眼间小半年没见面,他简直像变了个人。看过去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并且脸上还挂着国宝般的眼圈,显得特别没精神。

这一问才知道他从5月开始到现在,没睡上几天好觉,最近一称体重发现瘦了有20多斤。

听到这,简直让人羡慕极了。光是这做茶两个月,减肥效果就能这么明显?那明年做茶的时候叫上我,给你们当学徒来减减肥。

玩笑话说完,说到这正经事上,做好一款岩茶真是件劳心劳力的辛苦活。

《2》

今年的武夷岩茶,从春茶季伊始就一波三折。

五一刚过没几天,按往年正是岩茶采摘热火朝天的时候。但那时接连看到好几位茶农在朋友圈里提“没青可采,没青可收,没茶可做”的头疼事。

原来武夷山从去年年底开始,干旱天气一直持续到了开春,降雨少,水分补得不够,茶树鲜叶就自然就减少。

当时好多人家里做完一轮茶后,就面临无青可做的尴尬场景了。

好在那位朋友家里地多,作为家里的独苗,大把的好山场都传到了他的手上。

不过,地主家里也怕没有余粮。今年一早盯着采茶时,朋友的心里焦得很。很多一早就被客人定下来的肉桂水仙等,或多或少都有减产的情况,让他愁得额头上的抬头纹还多了好几根。

以往春茶季时,武夷山的茶农们心里都在求雨神别下雨。

不然,接连下三、四天的雨,那样肯定会误了鲜叶的最佳采摘时间,让很多人家不得不做雨水青,做出来的成品风味多少会有影响,卖不出好的价钱。

但今年的武夷山天气反常,五月那会也没听说有下几场雨,都是晴天、阴天、干爽的天气多。

可惜的是,难得有一年在采茶时碰上了好天气,但偏偏今年的鲜叶又出不来,很多地方减产了。在无青可做的时候,可是让很多茶农发愁得很。

岩茶的加工从做茶开始,就已经让不少茶农费了心力。

《3》

岩茶采下来的茶青,要第一时间运到厂子加工。

五月份是岩茶采摘的旺季,那位开头提到瘦了20几斤的朋友,身兼多职。

第一重身份是采茶监工,要带着工人们采收鲜叶。

第二份工作是茶青快运的司机,赶上刚好有空,挑青下山后要及时送到厂子里加工,片刻不能耽误。

第三重身份还得是个小领导,安排好工作分配,不时还得回去监督做茶的进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还得亲力亲为的解决。

……

总之,从做茶季开始他就忙到脚不沾地,忙得像陀螺。甚至还连着好几宿都熬了夜,要盯着摇青、做青。

特别是今年他家还做了批手工摇青的牛肉。当时做青的那几天,按他自己的话就是“在厂子熬了好几晚都没回家,做完青直接回家倒床睡了三天三夜。”

可见这做好一款茶,没有别的字。就一个字——熬!

《4》

众所周知,岩茶以工序复杂繁琐闻名于茶圈。

要不然,最早小种红茶在武夷桐木诞生时,没过多久就遍地扩散开来。先后发展出了工夫红茶、红碎茶,还有一段时间是全国上下一片红,各处的茶区都在发展红茶。

近几年福建的本土茶叶里,白茶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不过还没等上多久,各处的白茶又纷纷冒了出来。

说到这武夷岩茶,它在茶圈内成名虽早。前有红遍大江南北的大红袍,后又有牛栏坑肉桂接棒,名气和人气都很旺。

但说句实话,别处地方还很少有仿制岩茶的。除了独特的山场环境因素外,单是这复杂的加工,就已经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学不来。

岩茶的初制,茶青采下来要晒青(萎凋)、做青(摇青、做手、静置)、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毛火、走水焙、抢水焙)、拣剔(扬簸、晾索、拣茶)……

这其中,每一步骤都要花心思。

按朋友的提法,带一个学徒学做青,每个三、五年出不来。并且哪怕是时间到了,如果缺了点悟性,还未必能吃透做青的难点。

以岩茶最开始的萎凋来看,这被很多老师傅称为是细致活。

制茶萎凋的原理并不复杂,采下来的鲜叶自然摊放在日光下数小时,或者放进萎凋槽内加温走水,让茶青达到叶质柔软,蔫得恰到好处,才能收青准备下一步骤的做青。

鲜叶进行萎凋时,要及时薄摊,不时轻翻茶青。在搬运和收拢摇动时,动作尽量放轻柔,避免让茶叶受到损伤,使得叶片无法正常的走水,影响萎凋效果。

假如因为茶叶“受伤”,茶青出现干枯现象,那后续的转化就难以进行了。

在今年这样的大环境下,每做一批青都弥足珍贵。所以在萎凋这个重要的开场大戏,基本是由做青师傅亲自把关,不允许出闪失。

快节奏的岩茶初制流程,背后的每一步都意味大量的人力成本。

光是盯着制茶进程,就已经让那位朋友忙不过来了。

《5》

初制后,等茶叶挑拣完成就可以准备焙火了。

夏天的武夷山,天气像火炉。

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焙火,对焙茶师傅来说实在是件辛苦活。

上礼拜去参观了朋友家的焙火,刚跨进焙火间,滚滚热浪让人熏得脸上发烫。

简单待上几分钟,就让人热得冒汗,实在热得受不了。

从里面出来后,从衣服到头发丝都沾上了炭火的味道。燥热的三伏天里围着炭火看焙茶,真是不容易。

但是,要焙好一款岩茶,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人守着。这样才能精准的把握住温度。

起温几度,焙到什么时候再加温,加温要加几度,焙茶等到何时翻焙等等,一箩筐的焙火问题,都得最好是亲力亲为的盯着。

要不然,一下子气温太高,或者翻焙不及时,那些名贵的三坑两涧里的好茶很容易焙坏。

焙茶过程出现任何马虎,后面就算是想补救,也是有心无力。

制作岩茶的万里长征,可不能毁在这最后一公里上!

《6》

做好一款岩茶,要花很多心力。

熬完一个春茶季,还有漫长的焙茶季。

守着一款茶,从水灵灵的鲜叶,变成色香味醇的好茶,每一步骤都不容出错。

武夷岩茶的好,归根到底不单单是因为它的名气大。

肯在制茶时多花心思,才是岩茶计在长远的千秋基业!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