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理想的“生成”

 凌宗伟 2020-07-23

旧文一篇


关于“课感”,我是这样理解的,会开汽车的人都知道,我们在路上开车的时候,什么时候左转,什么时候右转,什么时候刹车,什么时候减速,什么时候提速……许多情况当中都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的反应就叫“车感”。你的空间感、你的速度感、你的动态感——这叫“车感”!

就老师而言,这一堂课,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或者当发生了问题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处理?比如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突然教室里飞进来一只鸟,各人有各人的解决方法。最“笨”的方法就是大家去驱赶——这就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既要把鸟赶走,又不能干扰教学秩序,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而在这种智慧下所采取的方式就是“课感”。

同样,我们设计教案,就要考虑给学生提供怎样的帮助,考虑从哪个角度为学生解决重点、难点?从哪个角度去引领学生掌握我们将要 传授的知识?这也是需要我们凭着像开车一样熟练的把握空间感、距离感一样把握课堂。

我始终认为,这种课感就像开车一样,随着驾龄的增长,你的熟练程度也在增加。一个成熟的驾驶员必须有一万公里以上的驾驶里程才算是成熟的。课感的形成,也跟我们教师的从教的年代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同样是学汽车,有的人对那个“移库”,学一天两天就掌握“移”技巧;还有的人,像我,比较笨,练了整半个月,肩膀、后背都练得像铁板一样,才练才有感觉的。

各人的悟性是有区别的,我认为这种区别就是教师的个性化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好像有些新教师,尽管他的教龄只有一年,但是他对课堂的驾驭能力,甚至超过一个从事了10年以上的老教师。什么原因?是不是那个做了10年教师的人笨呢? 不是!其实是他还没有入门,而那个做了一年的教师对课堂有特别的敏感,缩短了入门的时间。

“生成”,用我的理解来讲就是“互动”,就是“碰撞”。我认为,课堂就是一个生命场。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通过碰撞、运动来呈现。课堂上的“生命场”就是一个个生命在具体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想、观念。收获这个的过程就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我们平时上课,很少关注预设以外的情景和细节,而失掉了很好的教育机遇。为什么会失去这个机遇?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课感”。同时,也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学这门功课的“课感”。


我们常常会发现:班上的一个学生,他学数学特别好,但他物理就是学不好。什么原因?因为他对数学有感觉,他对数学特别有“课感”,而对物理,他没有感觉。我们常常以为这是兴趣问题,其实是感觉,感觉的背后是他的遗传基因的问题,是智能的因素!教师能做的恐怕是在他原有智能的基础上慢慢培养他们对对具体学科的感觉!

有了感觉才有兴趣,而不是有了兴趣才有感觉!他一点感觉都没有,可能产生兴趣吗?有了感觉才可能有兴趣,有了兴趣他的感觉将会越来越强烈,随着感觉的强烈,他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兴趣浓了就有可能学好。这就是我对“课感”、“动态生成”的思考。

我们很强调备课,但很少关注备课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有怎样的关系,关注自己和学生的“课感”的就更少了。如何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有意识的将“课感”、“动态生成”、“预设”这样的关键词结合起来,是一个和有意思的话题。

注意了课前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要关注课堂。关注课堂,恐怕先得搞清楚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我个人认为如果站在帮助者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耐心的观众。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学生的表现是很可能比较幼稚的。因此,做教师必须要有耐心。

第二,教师应该是一个鼓励者。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是”与“非”、明白“对”与“错”。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是对是错的,必须让大家搞清楚。当然有些问题不可能有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去对待,我觉得还是应该以鼓励方式去对待,鼓励探索,允许犯错。

第三,教师还必须是个教练。教练教练,一是“教”;二是“练”;三是“教人练”。自己的“练”要有过程,要有感觉,“用学生明白的话,讲学生不明白的道理” 就是这个意思。“教学生练”就是教学生怎么练、怎么去学。

从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功能来看我们的教学设计,是不是应该明白:各年级、各学科、各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我面对的学生不一样,学生在课堂上的感觉不一样。教学设计的使用更应该是“我的舞台我做主”的,是不应当死守教案的!

《孔乙己》这篇课文,至少教过十次,每次少则三课时,多则五课时。有一次教了两课时,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一次的教学,我从网上下载了根据原著摄制的配有原文旁白的电影《孔乙己》,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欣赏,并要求同学们思考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读书人,在学生看完电影以后请他们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场面、细节,畅谈自己的感想。在同学们的交流中,自己以一个引领者的身份,进行适时的评价,点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气氛相当活跃。就在这样的交流与互动中,自然而然的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分析,理清了小说的情节,明白了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不仅费时少,而且效果也比较理想。

课前的充分预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我们常常是先在想象中做什么事,然后再在现实中做那些事;先在想象中经历什么事,然后再在现实中经历那些事;先在想象中设想,我们需要什么,预设些什么,再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那些事物。”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在课前周密的筹划和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找准教材重点和判断学生学习的难点。小说教学离不开形象,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课文描写的形象,不失为小说教学的有效手段。多媒体集图文、音像和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功能,表达更加直接和形象。同学们通过电影,看到了孔乙己的热衷功名、好逸恶劳、穷困潦倒、死要面子、迂腐可笑而又不失善良的性格和被人欺凌嘲笑的悲惨境地。看到了致使孔乙己热衷功名、好逸恶劳、死要面子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效的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小说形象和主旨的理解。课前的预设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接受能力。初二的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并不陌生,可也不一定都熟悉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我之所以考虑由看电影入手,组织学生交流看法,正是考虑到初衷生阅读小说的特点:关注人物形象。有声有色,形象鲜明的电影适应了学生的需要,他们的兴趣和思维都被调动起来了,抓住了孔乙己的形象,小说的情节、孔乙己生活的环境也就自燃而然的被牵出来了。教师预设的目标与学生的实际达成了一致,教学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是“统得过死”,一切都按老师预设的流程进行,是束缚学生思维的凶手。我们强调动态生成,但并不排除教师的预设。没有教师充分的预设,就没有有效的动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教学的预设无不是为了有效生成,有效的生成也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两者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教学效益的提高。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它们都是有效教学的手段:一方面,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使生成更具方向、更富实效。没有精心的预设,学生再活跃,课堂再热闹,也掩盖不了教学实质上的苍白,好看而不中用。另一方面,教学需要在生成中展开,不能很好利用生成资源的课堂,往往会缺失人文关怀和创造灵性。课堂教学研究不是不要预设(也不能没有预设),而是要改变传统过于注重预设的弊端。”按照流程课堂上就要从人物讲到情节,再从情节讲到环境。我的预设就是这样的。可同学们分析情节时涉及到环境,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就要不失时机,推动生成。有人也许会说,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涉及的东西多着呢,你都推动一下,那不乱套了!这就需要教师的机智和教师的课感了。我们反对“统得过死”,但并没有要求教师“放羊”,适时的点拨和引导,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