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显昌 | 豆花饭,汤元和油茶

 新用户62686129 2020-07-23
行脚成都,带你看成都

崔显昌老师笔下的成都饮食很有特色,今天继续连载成都人的大众化食品系列当中的豆花饭、汤元和油茶。

豆花饭。这是比“牙牙饭”略胜一筹的普通市民“中档”饭店。饭同普通馆子一样过舀碗碗,菜呢,以豆花为中心而又可上可下。下者,以较精巧的小菜碟子如麻酱莴笋颠儿、红油黄丝(大头菜丝子)、拌红萝卜干颗颗之类配之,称为“便饭”;上者,可随堂叫些腌卤、蒸炒类的荤菜待客、佐酒、下饭。由于豆花是这里的当家菜,故其制作特别精心,豆花儿的老嫩、所下石膏的轻重,调料的量和质均很注意。豆花的花样除了一般把调料浇在面上的,还有一种叫“过江”豆花,这是白豆花装一碗,调料另备碟子装,一边吃一边蘸。旧蓉城卖豆花的饭店不少,但其中以城守东大街的“荣盛”、北门大桥头的“吴豆花”以及青石桥的“王豆花”几家最有名。

汤元。这是一种包心酒米粉丸子。按四川风俗,旧历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称为“抢元宝”,含有祈求新的一年诸事“圆圆范范”(意为顺遂)、甜甜蜜蜜之意。由于一般人不可能经常推汤圆吃,于是就形成为满足喜好者不时之需的一门长年生意。此业多为街头小摊,其中的“赖汤元”和后期的“郭汤元”因为经营有方,便上升为堂而皇之的店铺了。

汤元摊摊还兼卖醪糟粉子、醪糟蛋,酸辣、白油或煎蛋挂面。一般市民爱光顾汤元摊,甚至患了轻微感冒的人嫌看病熬药麻烦,也来这里实行“饮食疗法”:端一碗滚烫的酸辣挂面,多要点海椒和葱花,一气吃下,蒙头大睡一觉,还往往汗出身爽,取得不药而愈之功呢!

油茶。这也是一种早晚常见的饮食摊摊,旧蓉城以皇城坝回民卖的油茶最受人欢迎。其做法是用一口大铁锅,把米粉和适量的香料末先炒令熟,再加入菜油、盐和水熬成紫酱色稠糊糊,舀进碗后再撒上油炸花生米、酥黄豆、大头菜细颗颗、葱花诸物,最后掰一把馓子在上面就成了。别看油茶与一般的茶相去甚远,其实它才是真正古色古香的“茶”呢!

据陆羽“茶经”载,唐人的茶就是用茶叶碾细作饼,与姜、枣、桔皮、葱加盐合煮而食之;再古点,照皮日休《茶经序》的说法可上溯到周朝,茶本是一般百姓用来填肚皮的菜羹羹,所谓“浑以烹之,与瀹蔬而啜者无异”;这“浑”很可能就是把茶与淀粉混煮成糊糊之意。以此观之,油茶虽说不上是“遵古炮制”,但说成“仿古”是差不多的,它虽已失去解渴之功,还保留着疗饥之效呀!

崔显昌作品

春到溪头荠菜花——记旧蓉城大众化食品

汤锅与牙牙饭

“黑面锅盔”与“杂拌儿”

- 关于我们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