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位置 肱骨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伸直尺偏型、伸直桡偏型和屈曲型。 1.伸直型 受伤时肘关节呈半屈位,手掌着地导致肱骨髁上部骨折,骨折的近侧端向前移位,远侧端向后移位。骨折线方向由后上向前下方斜形经过。移位严重者,骨折近侧端常损伤臂前方肌肉并对肱动脉造成损伤。 骨折近侧端引起神经损伤多为正中神经、桡神经。 2.伸直尺偏型 外力来自肱骨髁部的前外侧,肱骨髁受暴力作用,使肱骨髁上骨折的远侧端向尺侧和后侧移位。此类骨折的内移和内翻的倾向性大,骨折移位时必须加以整复,以避免肘内翻畸形。 3.伸直桡偏型 外力来自肱骨髁部的前内侧,骨折后,远侧骨折端向桡侧和后侧移位,这种骨折不易发生肘内翻畸形。 4.屈曲型 多系肘关节屈曲位,肘后着地,尺骨鹰嘴直接撞击肱骨髁部,使髁上部骨折。骨折远侧段向前移位,近侧段骨端向后移位。骨折线自前上方斜向后下方。 对于移位明显的髁上骨折,标准的正侧位X线片可显示明确骨折移位。 而对于隐匿性骨折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诊断:
![]() 肱骨髁上骨折依据骨折移位情况常用采用Gartland进行临床分型: Type I :骨折无移位,AHL前移,可见前侧帆船征,后侧脂肪垫。 Type II: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 Type III:前后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Type IV:屈曲性肱骨髁上骨折,侧位片肱骨前缘线后移于肱骨小头 |
|
来自: 茶之缘q4ay1xg4 > 《骨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