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不买4000元的普洱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

 说茶网 2020-07-24

在中国来说,喝茶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众多茶之中,普洱茶被称为能喝的古董。也造成部分人以追求老茶为上,还有部分人以寻找到低价茶为荣的。其实针对部分低价的普洱茶,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低价的普洱茶,谨慎购买

这个得分情况,低价的普洱茶也得看是什么时候的,而且得看卖茶的人是为什么卖茶,这个商家图的是什么?

如果是近几年的话,那估计就没有任何品尝的价值了。因为近几年普洱茶价格飞涨,如果一款茶才卖40元,对于好点的生态茶一两都收不上来,更别提做好了往外卖。台地茶还有可能,或者是树叶茶。

如果是零几年的话,熟茶是有可能碰到好一些的茶的,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区分古树大树小树之类的,而且熟茶大多采用夏茶与秋茶来制作,成本本来就偏低,而且那个时候价格也没有现在炒作的这么高。

笔者想说,一切的一切,都要凭借口感来说话,一款茶好不好,不是茶艺师说好就是好,更不是卖茶的人说好就是好,而是你自己喝着感觉好不好,如果说喝起来比较好,那么买一些也无妨。如果自己喝着不好,再便宜的茶,买回来没人喝,也是浪费。

二、4000元的普洱茶就一定很好吗?

现今出现一个新老茶价格倒挂的现象,对于名山头的茶,山遥路远,原料稀少,4000元一饼是完全值得的。

但是有些陈老的普洱茶还是比较贵的,爱茶之人喜爱普洱茶特殊的陈香韵味,而老普洱茶更加受许多人的青睐。然而老普洱茶毕竟只有少数,现在市场上对普洱茶,特别是普洱茶老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藏茶收茶之人往往以拥有老茶为荣。

部分收藏品并不是说都是天价,有些只是因为具有非凡的纪念意义,存有一定的精神价值。在不懂茶的人眼中可能连40元都不值得,或者说弃之一角。

当然,在评判价格方面,首先你要看茶叶的种类,看看是哪种茶叶价格低?一般价格低的是样子不怎么好,或者是口感不好,茶叶采摘的时候也有要求的,一芽一叶......不等,比如说,有些茶饼就很一般,有机茶叶就很贵。

三、普洱茶行业整体比较传统,价格不再成为购买的决定因素

目前来讲,整个普洱茶行业的确还是比较传统。即使一款茶买到4000元,但是它却可以以一种特别个性和年轻化的包装来设计,产品内质更加注重便捷性,如果再增加一些很好的配套产品,产品体验会更加良好。总之,一款好的产品,一定是可以满足这一类消费群体的某一需求。

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文化注入到产品里,最终从融入产品,从产品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而不是让产品背负这些厚重的文化。

当然厚重的茶文化是作为产品的背书,能给予产品强大的支撑力。

四、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他们到底在乎什么?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笔者觉得茶友们只是需要一杯安全健康的茶而已。不管多少价格,至少能让人喝得放心,身心愉悦就好。至于很多噱头可能不一定能站住脚:

1.喜欢讲各种茶叶的历史,而且有的明显对不上号的。历史上各个时期制茶、饮茶等都有不同,把现在的某种名茶的历史硬是往历史记载或者故事上去靠,稍微仔细了解下可能会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宣传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太离谱,拿着历史故事去故意抬高某一种茶叶未必可取。

2.喜欢讲贡茶,总是喜欢和某个皇帝挂钩,而且借着这些有抬高价格之嫌。即使当年是贡茶,现在和以前一样么?你喝的是贡茶园的茶么?价格合理么? 茶受欢迎或者普及绝对不是靠什么贡茶,即使在英国,当年茶叶的普及也离不开茶叶价格的亲民。

3.喜欢讲大师,各种大师都有,关键是大师能做出来多少茶?你喝的是不是大师做的茶?

4.太过于抬高手工而没有同样关注标准,中国是茶叶大国,不管生产和消费都靠前,但是年轻人喜欢茶的人增多了还是减少了?茶的最终出路可能还是标准化。当年英国人把茶叶引入印度,中国在这印度茶叶竞争中失去了很多国际市场,很大程度上人家是工业化、标准化。我们现在依然有一些地区的茶叶加工还停留在最简单的手工家庭作坊阶段。

5.真正的茶文化没有得到弘扬,茶艺培训倒是遍地开花,茶文化绝对不是茶艺师表演泡茶那么简单。再说的直接点,很多人看茶艺师泡茶真的是了解茶文化么?恐怕有些展会都要变成类似看车展车模了。

6.炒作概念,一个普洱茶已经炒作的够呛了,现在其他类的茶也想学。感觉轮流坐庄一样,这个概念感觉炒不下去,换一个概念。最终还是忽悠消费者买单。

本来茶讲究静,但是总有人不想让你静。(本文由说茶网综合整理自网络;图来源:南茗佳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