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道·《道德经》智慧故事|顺其自然,就是尽力之后不强求

 昵称16177767 2020-07-25

读者朋友大家好。现在开始《道德经》第五章的解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一章可能是《道德经》81章中较有争议的一章,引起争议的关键在于对“刍狗”的理解,其实“刍狗”并非骂人的话,它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老子用这个作比喻来说明,天地无所偏爱,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万物生生不息,都按照自然法则在运行着。生也好,死也好都有其规律,圣人对待百姓,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律平等。百姓安居乐业、生老病死,顺其自然,既然一视同仁,也就无所谓“仁”与“不仁”的区分了。应该说“道”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范畴,是老子哲学的基础。而“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自然”的含义就是“自己而然”,就是自其然而然。阳光雨露,地气上升,天气下降,没有谁命令它,没有谁制约它,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接下来,老子别出心裁地把天地比作一个风,看似空虚却永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如同万物顺其自然般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老子在本章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要顺其自然,在自然界,顺其自然就是要尊重自然法则。这里可以说说美国的“黄石公园效应”,美国黄石公园是美国最早也是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大概8800平方公里,85%的面积被森林覆盖,以前人们防火的准则是严防死守,哪怕一点火星也不让烧起来,用这种绝对安全的办法将森林火灾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但是这种森林防火的办法真的科学嘛?黄石公园以前也遵循这种零容忍的防火政策,但是很多年之后,森林越来越茂密,枯枝败叶越来越多,终于在1988年发生大火,烧掉了36%的森林面积,损失惨重。科学家通过对这场大火的研究发现,对火灾隐患采取零容忍,每次小火就马上扑灭是错误的。这样零容忍的办法使得森林发生火灾的概率大大增加,就像堆沙堆,人为的不允许沙堆崩塌,越堆越高,最后超高的沙堆崩塌的后果也是超过普通的沙堆崩塌……零容忍的严防死守防火政策并不能杜绝火灾的发生,而是推迟了火灾发生,而且推迟的越久,发生的火灾越严重。后来黄石公园管理部门改变策略,对于小火灾,不再严防死守,而是划出区域,把枯枝败叶和过于茂盛而容易发生火灾的数适当烧烧,使得森林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自然状态下,他们的理念是森林火灾不可能把一切都化成灰烬,烧掉的只是老弱病残的植物和枯枝败叶,以及运气不佳者,而那些死里逃生的动植物获得了更好的生存条件,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新陈代谢。
自然界如此,那么人类社会呢?我们要避免这样一个误区:即顺其自然并不是消极等待和什么都不做不管了。任何事只有去做才有成功的可能,但现实中经常会遇到投入和结果不成比例的情况,因此对于人世间的顺其自然,更多的是尽力之后不强求,强调的一种心态。对待结果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要有一个顺其自然的心态。
这方面孔子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孔子幼年丧父,17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父母的相继离去,使少年孔子懂得,只有凭一己之力才能在这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中生存。成年后,孔子的第一份工作是管理仓库。虽然这个工作身份低微,但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怀揣着恢复礼制这一远大抱负。他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从15岁起便立志学习儒术,随后又开馆授徒。很快,孔子的影响越来越大,连鲁国贵族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愿意拜孔子为师。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直到“五十而知天命”的年岁时,才似乎离他的理想更进了一步。孔子出山,任中都宰(鲁国都城的长官)。孔子治理中都一年,成绩突出,继而迅速升任司空(主管工程营建)和大司寇(主管刑狱)。孔子任职期间,对内整肃民风,仅三个月就让鲁国风气焕然一新。但好景不长,齐国见鲁国任用孔子日益强盛,深感威胁,齐景公就挑选了一些美貌的歌女和宝马送到鲁国。最终,沉迷于美女宝马的季桓子耽于享乐,不理朝政,甚至在祭天时忘记给大夫分配象征尊重的祭肉。这让孔子非常失望。加之孔子的一些政策触及了鲁国贵族利益,无法贯彻到底。55岁那年,孔子决定开始周游列国去主动推销他的主张。但是在这个每天相互攻伐、动辄横尸遍野的时代,谁还会真正关心礼乐和仁爱。一路上他经过曹国、宋国、郑国、卫国等国家,结果是四处碰壁。一边是执政者们的打击,另一边还有一些人在旁边说风凉话。在楚国有个叫接舆的狂人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怎么衰落到这种地步?算了吧,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那现在改正还来得及。(“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只能对着学生们叹息,说道:“如果天下有道,我又何必带着你们满天下地奔走,可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呀!难道我们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心怀不轨的人为了一己私利,弄得天下礼崩乐坏,百姓生灵涂炭吗?”63岁那一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国人相救,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68岁时孔子才回到鲁国,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生逢乱世人心各异,孔子也了解自己周围的处境,以及自己肩上所应扛起的责任。为还是不为?孔子选择了勇敢面对,积极承担,选择了奋力投身于自己理想的政治实践。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只要他从主观上尽了努力,那么对客观上的最终结果不必介意,因为有很多外在条件超出了我们自己的掌握。尽力之后不强求,在孔子看来就是“知命”,就是君子。
由此可见,尽力之后不强求,顺其自然是一种可贵的人生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平衡,是一种洒脱豁达的心态,是一种对生活的智慧感悟,是一种超然的境界,是战胜患得患失的良药,是竭尽全力的洒脱,唯独不是懈怠惰懒的借口。

今天的京京乐道:道德经智慧故事,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我们下讲再见。

《中华诗文学习》主编、北京海淀区社区教育咨询顾问相京先生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