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僧其实是个“偷渡者”?放在现代社会,他要被枪毙800回

 无风起念 2020-07-25

《西游记》的大火,使得唐僧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并没有孙悟空等人的保护,也不需要接受九九八十一难,面对这么多妖魔鬼怪的考验,但是他跋涉千里为唐朝带来了经文的故事,却是真实的,这也让世人对于这个僧人十分敬佩。

然而,倘若仔细探究的话,却会发现,唐僧千里取经的行为其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偷渡者”,这样的人倘若放在现代社会,可能会被枪毙800回。

为何会发出这样的说法呢?这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说起。

首先来看下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原因。唐僧生活在南北朝至唐朝时期,这一段岁月里,中华的大地上发生了许多的战乱,而各地的人们也因为之前国家的不同,而造成了交流上的障碍,而这自然也包括了佛教,由此衍生出了南北佛学。

玄奘对于南北佛学理论的差异进行深思,却没有结果,于是乎,他便打算前往天竺从佛学源头来进行分析。玄奘本意是好的,于是他便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可惜的是,这样的请求并没有获得唐太宗的批准。

玄奘是个固执之人,于是他“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由此不难看出,玄奘西天取经,是没有国家批准的。

其次,再来看下当时唐朝出国之人的要求。

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阳关下耳目”烽燧北800米处的阳关遗址博物馆中有一个重要的藏品——汉代的通关文牒。由此不难看出,唐朝之时必定也有类似的出入边塞关津的通行证件,但是很明显的,不受唐太宗批准的玄奘不可能拥有这样的东西。

最后,再来看下玄奘之所以能成功到达天竺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有一些有自己信仰的人,会通过评判事情对于世人的意义从而来选择是否为其破例。幸运如玄奘,由于对于佛学的执着感动了许多人,瓜州州长李昌甚至为了支持他前往西天取经,而不顾唐朝发放的抓捕文牒。

就这样,玄奘成功出关,开始了他在西域的历险。在这个过程中,他多次混入西域客商的队伍,从而成功经过了一座座城池,到达印度,并与当地的高僧进行佛学交流,收获颇丰。

多年之后,唐僧带着657部佛经回国。他在西域的经历已经传到了长安,此时的唐太宗已经忘记自己之前的阻扰,在其回国的第一时间找见了他,并大力赞扬他的功绩。

于是乎,一个“偷渡者”为国家带来了荣耀,因此被免去了责罚,并成为了世人追捧的对象。

参考资料:《旧唐书》、《玄奘生平几个问题的再考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