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最仁义的太监:偷偷改掉皇帝圣旨一个字,却挽救了无数人性命

 无风起念 2020-07-25

太监,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卑鄙的,也是被我们所厌恶的。那是因为有一些太监做了许多遗臭万年的事情,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高、魏忠贤等人,他们欺上瞒下,祸害朝廷百姓。但是,人都有好坏,所以太监也有好有坏。有一位太监就很有仁义,他冒死私下偷偷更改圣旨中的一个字,挽救了一千多人的性命。

他就是张居翰。他出身不详细,但是根据历史来看,一定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因为在大家看来,做太监是一种丢人的事情。如果不是家中太过清贫,或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谁会愿意去做太监呢?所以张居翰可能是为了生存,所以才会下狠心入宫当了太监。

当时的唐朝,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已经山河破碎、千疮百孔。因为张居翰办事认真,懂得察言观色,所以受到赏识,皇帝让他和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一起工作。唐昭宗当时准备派个大臣到幽州办事,目的是想在幽州节度使身边安排个亲信,及时掌握军队的调动情况。

经过一番考虑,唐昭宗选择了张居翰,并赐予他绯色官服,绯色官服不是一般的待遇,由此看来皇帝还是很信任他的。所以张居翰在心里暗暗发誓,要报效皇帝的恩情,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来到幽州之后,张居翰丝毫不敢懈怠,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而且与节度使刘仁恭相处的相当融洽。后来,朱温在京都屠杀太监的时候,号令各地节度使将散落自各地的太监全部处死,多亏刘仁恭帮忙张居翰才保住小命。

唐朝灭亡后,张居翰投奔到李克用,别看他是个太监,打起仗来一点都不含糊,尤其是与朱温对阵时,更是身先士卒,恨不得亲手杀掉朱温。李存瑁称帝,任命张居翰为枢密使,五代时期的枢密使,没有多少实权,基本上相当于宰相,但至少可以说明,李存瑁对他还是比较器重的。

另外,张居翰立下了很多功劳。其中比较让人敬佩的一件事是改圣旨中的一个字。那时庄宗听信了谗言,下达诏书:王衍一行,并宜杀戮。这份诏书由太监传出。而传它的太监正是张居翰。张居翰发现后心有不忍,就把‘行’字改成了‘家’字。这就挽救了王衍手下的一千多个将士的性命。

而后,由于当时的时代太过混乱,庄宗很快下台,被别人夺了皇位。所以这件事,也就没人追究了,张居翰也就辞官回乡了。

参考资料:《旧五代史》卷五十二、《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