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络学说的文献

 浪漫人的图书馆 2020-07-25

中医经络学说的文献,现存最早的记载当属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竹简《脉书》。另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脉法》一书,表明当时已经初步形成了腧穴的概念。

而“经络”一词首见于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内经》)中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见《中国医学文化博览》)。《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标志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分为《素问》和《灵枢》(唐以前称《针经》)两部分,其中《灵枢》比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为后世针灸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见沈雪勇《经络腧穴学》)。

成书于西汉末至东汉延平年间的《黄帝明堂经》,属第一部腧穴学专著,是对汉以前散在医书中的针灸腧穴文献的一次全面总结。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难经》(原称《黄帝八十一难》),首先提出“奇经八脉”和“八会穴”这一名称,完善了各经五输穴的五行配伍关系。东汉末的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运用六经辩证,是对经络理论的灵活应用。

魏晋时期皇普谧编集的《针灸甲乙经》(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书中记载经穴349个,有交会关系的84穴。该书于公元6世纪传至日本、朝鲜等国。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中均提到《明堂流注偃侧图》,简称明堂图,为经穴的前、侧、后图。

隋唐时期,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首载阿是穴和指寸法。唐朝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及汇编《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对经络、腧穴已按气血流注次序排列,开创循经考穴的先河,对经络腧穴理论体系的完善有重要意义。

宋代早期官方编写《太平圣惠方》(其中含《明堂上经》和《明堂下经》两卷),后期编写《圣济总录》,按经排列腧穴。北宋翰林医官王惟一奉诏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共载354经穴。次年铸成“铜人”经穴模型2座,并以图经刻石,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甚广。

金代何若愚写成《流注指微针赋》一篇,阎明广加以注释并扩展为《子午流注针经》一书,是子午流注法的初期著作。金末元初,窦默著有《针经指南》一书,提出络、横络、丝络、孙络这样经络体系的新观点。元代滑寿编著《十四经发挥》,将任督二脉和十二经并论,对后世循经考穴影响甚广。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高潮。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影响最大,内载经穴359个,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明代李时珍作《奇经八脉考》,对《十四经发挥》进行了补备。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载有经穴歌诀,首次将经脉图与经穴图分别绘制。李学川《针灸逢源》一书,共载有经穴361个,是对经穴的又一次总结,此经穴数被沿用至今。清代在药物归经和运用方面有所发展,严西亭等人的《得配本草》、赵观澜的《医学指归》及姚澜的《本草分经》,都将经络学说与药物结合起来,认为“何经之病,宜用何经之药”,为分经辩证用药奠定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