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遍亚洲却为爱隐居,这对夫妻用琉璃心重拾中国2000年前的美好

 新用户16539053 2020-07-25

00

在新天地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

坐落着全上海最嚣张的建筑

它有着高达8.5米的外墙

由4800块的琉璃砖堆砌而成

白天看上去粗砺得有如天然岩壁

但只要夜幕降临

重达1吨的巨型金色牡丹雕塑

就会在七彩的灯光中缓缓盛开

让整个夜晚都变得流光溢彩

这幢如梦似幻的建筑

就是大名鼎鼎的

上海·琉璃中国博物馆

LIULI CHINA MUSEUM

从2006年4月29日诞生开始

这座中国以及亚洲第一个

全面展示琉璃艺术的行业博物馆

已经在这里静静伫立了11年

琉璃

外国人称之为艺术玻璃

中国古人则叫它“五色石”

相传是女娲补天时用的材料

琉璃这个名字最早

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西施的泪加上范蠡的名字

就成了与爱相关的“琉璃”(流蠡)

但在流传了数千年后

中国琉璃艺术却濒临失传

在领略过来自欧洲的琉璃作品后

彼时刚刚退出影视圈的台湾导演

后来的琉璃博物馆馆长——张毅

选择和自己的妻子杨惠珊一起

创立华人世界的第一个琉璃品牌

“为什么一定要随国外的大流叫玻璃?我们就要沿用中国自汉代以来对玻璃的称呼,琉璃,是白居易诗句里‘彩云易散琉璃脆’的琉璃。”

00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台湾

张毅是“新电影运动”中的新锐导演

张毅执导的电影,女主角是杨惠珊

而杨惠珊则是连续3年蝉联

金马和亚太影后的巨星

杨惠珊击败林青霞成为影后

两人因电影相识相爱

却在事业的最顶峰选择退出

从零开始投身琉璃行业

他们选择传承和复原的是

难度最高的“脱蜡铸造法”

两个毫无经验的人在摸索过程中

不但耗费巨大成功率也极低

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的研究环境

他们不和朋友联络更不与媒体接触

导致杂志说他们“流落淡水卖玻璃”

甚至还有人论断说:

“搞电影的,半路出家绝对吃不了苦,

最多只是玩票一阵子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没想到

这一“玩”20年就过去了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

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药师如来发愿之愿词

是杨惠珊创作的力量来源

杨惠珊作品《今生大愿》

从试验到失败品再到真正的作品

她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

并以独特的天赋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将中国的琉璃艺术带到了世界的舞台

杨惠珊作品“花好月圆”系列

清华大学艺术学院

以及日本和美国的各大博物馆

纷纷邀请她前往授课、讲学

她的作品也被北京故宫博物院

等重量级博物馆收藏

杨惠珊作品“生生不息”系列

从影后到中国现代艺术

琉璃艺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杨惠珊完成了比琉璃还绚烂的转身

而在这20多年间

张毅更是一直默默支持着她

妻子专攻技术他就做好推广

品牌的创建以及博物馆的诞生

都饱含了他的汗水与心血

张毅与杨惠珊

过去的种种艰辛到现在

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财富

不仅仅是美丽珍贵的琉璃

还有对中国人来说更重要的东西

“我们有太多时候可以溜掉,但我们没有,在美国的时候,朋友劝我们干脆移民算了,买一幢大房子,悠哉游哉,一辈子吃穿不愁,每天还有小松鼠来打招呼。

老实说,看到人家那么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哪会完全不动心?但一想到从今以后连中文的报纸都没得看,后代子孙都不会说中文,就觉得背脊一阵冰凉。

那应该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们回来了,想在有生之年为中国留下一些东西。”

00

如今当人们走进琉璃博物馆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女娲补天》的短片

从神话时代流传下来的“五色石”

历经千万年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整个博物馆以黑色为主要基调

在几乎无光的黑暗中

琉璃深沉而丰富的色彩与质感

像繁星一般在夜空中熠熠生辉

除了保护中国的古琉璃

对现代和国外的优秀作品

博物馆也一并收藏


·

艺术家:杨惠珊


艺术家:藤田乔平


艺术家:埃米尔·加莱

00

如今的张毅和杨惠珊岁已年逾花甲

但他们无论是对彼此还是对琉璃

仍然保持着初见时的深爱

据说琉璃是最接近爱的材质

它美丽又脆弱,却变化万千

在经过1400度的高温烧灼后

熊熊的烈焰将一切杂念燃烧殆尽

遗留下来的一种爱情,一颗禅心

一抹属于中国人的韵味与精神

竟然是这么的纯粹透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