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逛魔都——琉璃博物馆 张毅篇

 毗陵桥上星如月 2022-07-08 发布于上海

大家好,水缸又来闲逛啦~

被封控在家休(mo)息(yu)了20天后,不能再这么堕落下去了,果断翻出以前的照片库存开工写文章~

张毅,琉璃工坊创始人之一,1951年出生于中国台湾。他是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同时也是琉璃艺术家。从19岁起便开始发表小说,1979年因连载小说《源》打开知名度,随后与张永祥共同改编剧本拍成同名电影,拿下亚太影展最佳编剧。1982年,他与杨德昌、托德辰、柯一正共同执导《光阴的故事》,成为中国台湾新浪潮电影重要推手之一。升格导演之后,张毅先后创作多部经典电影,尤以1984年改编白先勇小说的《玉卿嫂》话题不断,当年也入围金马奖最佳影片。此后,张毅的另一部代表作《我这样过了一生》问世,这部作品让他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也让杨惠姗拿下金马影后,之后两人退出影坛一起创办了琉璃工房。至此,两人开始研究、复兴失传的汉代琉璃烧制技法,并且通过国际琉璃艺术大展、在大学成立艺术研究室、建立博物馆等方式,让琉璃艺术走到了更多人的生活中。现在水缸带大家进入的,就是琉璃工房另一位创始人杨惠姗以策展人的身份,在张毅辞世一周年之际于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举办的《WHY GLASS?至善前行--张毅创作回顾展》。文字介绍就到这里,大家还是跟着水缸的镜头一起走进这些琉璃作品吧~

文章图片1

此次展览张毅的内容分成向自然之美致敬的“太湖石”、跨越挫折后的生命体悟“自在”、让法国百年博物馆惊艳的“焰火禅心”,以及东方水墨新里程碑的“一抹红”等四大系列。

文章图片2

眼前这朵晶莹剔透的花朵即是属于焰火禅心系列的昙花。

文章图片3

同样是焰火禅心的昙花,脱蜡铸造法制成的昙花,这朵有着润泽的色彩。

文章图片4

在沙模中预先埋入脱蜡花朵,直接在沙模中吹制花瓶,同时接合花朵与瓶身,让琉璃浆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奔放,凝结成最自然的状态。

文章图片5

吹制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展现出随性、不受拘束的生命禅意。

文章图片6

依旧是昙花,更像玉质的质地。

文章图片7

换个角度欣赏一下。

文章图片8

虽然是黑漆漆的,但这是一朵牡丹。

文章图片9

黑色的兰花,现实中好像有这个颜色的。

文章图片10

网上搜了下,黑色兰花品种是叫黑雪姬,相当罕见。

文章图片11

普通颜色的兰花,看上去好润的质地,可能这就是琉璃的魅力。

文章图片12

绽放的生命

文章图片13

木槿花,温柔的坚持,可能也是张毅自己对琉璃这一事物的情感写照吧。

文章图片14

走完焰火禅心之后,迎接我们的是“自在”系列。

文章图片15

黑金底色的琉璃台座上,有着姿态各异的小和尚,或双手合十,或盘腿打坐,似乎与台座融为一体。

文章图片16

抱拙自在

文章图片17

乐苦自在

文章图片18

恒美自在

文章图片19

随缘自在

文章图片20

无畏自在

文章图片21

千一自在

如果说焰火禅心是凝固了花朵绽放的那一瞬间,那自在系列则是对生命、对作品等等的体悟,愿有禅心。

文章图片22

自在之后是太湖石系列作品,用琉璃这一材质打造出一个瑰丽的仿自然景观。

文章图片23

张毅把太湖石作为一个膜拜的物件,用一种人为的材质作出新的诠释,是一种对自然美的崇敬和景仰。

文章图片24

琉璃+太湖石的组合,山水意境与光的新配合。

文章图片25

博物馆2F最大的一件展品,大号的太湖石。

文章图片26

面面玲珑的太湖石。

文章图片27

最后是“一抹红”系列作品,张毅用琉璃作为画板与画笔,将绘画从传统的二维平面概念上颠覆。

文章图片28

在琉璃形成的一方小天地中,通过釉料的渲染将画笔层次无比清晰地显露出来。

文章图片29

琉璃的通透,可以让自然的光线照进画作,云、雾、海浪,都在于聚散之间。

文章图片30

具象与抽象,相互纠缠、翻腾。

文章图片31

《一抹红 深云》

文章图片32

《一抹红 存真》

文章图片33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一抹红 天泉》

文章图片36

釉料的一道空隙,像极了一条直通云上的天路。

文章图片37

本次展览展出的说明文红卡墙,数量在三千张,这仅仅是张毅三十多年创作过程中的一角。琉璃作品、说明文、以及数不清的文章手稿,应该是最能呈现张毅一生在文化上了不起的贡献了。

浏览至此,我们将博物馆二楼差不多欣赏完成,虽然还有三楼杨慧珊的展览内容,因为篇幅关系就放到下期吧,大家下期见,BY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