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是最好的独处》:只要你是一位思考者,一切皆有可能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20-07-25

阅读,让幸福的人更加幸福,让承受心灵之苦的得以解脱,让孤独之人有力量抵御内心的孤独,让浮躁的心灵回归平静,让智慧的人更加充满智慧。

阅读,最重要的还是让人进行深入思考

叶嘉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最大的遗憾,是我小时候书读得不够”。

你看,我们是否该多读书,多思考呢?

书有其独特奥妙完全在于它能引人思考,但不是所有书都能让人进行思考,而是经典书籍,能够触及心灵的书籍才可打开人的共鸣开关,由此联想,进行思考。

这本《阅读是最好的独处》正是这样一本让人引发思考的书籍,书以作者多年的阅读写作经历,反照自身,以及读书的意义与目的、何为读书、如何读书、何为读书之乐等一系列问题为“点”进行一种思考。

总之一句话,看这本书,你最大的收获并非读书之乐,而是“思考”之趣。作者的思考是一种思考,你在阅读的时候就会形成你的思考,兴许,这种思考不及作者那么深、那么广,但只要触及到你的思考,这便是好的。

作者是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文学创作一级,天津市作协副主席,第八届、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的黄桂元先生。在百余家海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与文艺书评约300万字。部分作品曾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散文海外版》等选刊转载,入选各种年度中国最佳散文和随笔选本十余次。

作者当过兵,16岁在所属连部担任文书。写过一首长诗《老师长》,投稿后石沉大海,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被人推荐转投《河北文艺》,并改名为《征途万里》。此诗很快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天津、安徽等多家电台配乐朗诵。

第一次写诗就才华外漏,后被编辑看重,作者黄桂元最初担任编辑一职。

这本书作者的着重思考点还在书籍,关于阅读,关于书的独家思考,关于作家的思考,关于文体的思考,就如这种思考,一切思考都在围绕着书而转。

思考者:梦若生

关于思考,不得不提及书中的一个人。

这个人叫梦若生,本名季康。

一个26岁大的男孩,其生命旅程本该像同龄人那样朝霞似锦,活色生香,然而上苍是残酷的,即赋予他生命,却很快收回了可以使其延续生命的正常条件和应有的保护。

3岁时,他的肌肉开始萎缩,脊柱严重弯曲,体重仅有25公斤,自然失去正常接受教育的机会。

疾病缠上了他,而他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就像许多人所说的:“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便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

幸运的是,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他的右手和面部尚能活动,可以隔着屏幕拖动鼠标与外界保持联系,陪伴他的是书柜,是外国作家和国内许多作家的书籍,是文学、哲学、宗教、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还有中国古代先贤孔孟。

这么多伟大学者陪伴他,每天与他们心灵对话则成了大男孩季康的日常,此后大男孩季康由此变为梦若生。

以独立的思考和持续的写作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

疾病只是包裹住身体,但困不住一个人的思考,疾病使他思考生命的永恒哲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深思,有时思考生命如枯草般脆弱,风吹即折。

他陆陆续续写文字,不停的思考。作者黄桂元先生读他的文字,让他越来越相信,对生命和世界的参悟与年龄、阅历、背景、体质无关,只要是思考者,一切皆有可能。

雨果说:“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不能达到的地方,精神可以达到”。

若说思考有力量,思考的力量则是可以到达任何地方,没有围墙,没有界限,没有阻碍,没有壁垒,可以一往无前。

思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你接触的少,阅读甚少的时候,可以进行思考,但这种思考是否让自己信服,会是一个问题。而进行阅读之后的思考必定是一种新的想法和参悟,这种参悟会影响着我们,极有可能这种思考会指导我们的行动或修正我们的价值观。

思考:就在身边

思考不一定非得照猫画虎,读入一定的观点,输出添加的观点,本质上还是一样。

而真正的思考就在身边。比如出生,“上帝不经你的选择和同意顺便赐给你一些东西,到最后又全部收回,包括你的生命”。

生命的真谛在于思考,而思考的真谛在于生命是否具有更多可能。就像本书《阅读是最好的独处》作者在每个话题下的独到思考和见解独具成风,浑然天成,我们需要做的是阅读这种思考产生的价值,带上自己的思想在脑中演变一次,看看自己能否形成这样的思考,或者说,自己会不会下意识进入思考中。

譬如,今天读一本书,你需要思考读什么书,读书之前要给自己设立一个问题,看能不能在阅读过程得到答案。

这样读书虽然繁琐了一点,有意思的是可以逐渐培养我们的间歇性思考,这种思考总比不思考好,所以随时随地思考,有时间了好好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随时随地思考更多是一种反思,反思自己一天对时间的利用程度,好好思考则是每个人晚上的独享人生。

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定义是:“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

幸福意味自我满足就是一种思考,也是及时拯救当下许多人被物欲牵着鼻子走的状态。

所以,有时间多思考思考身边的一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阅读是最好的独处,也是最好的思考

阅读是最好的独处方式,也是难得的思考时间。

阅读是你跟书籍单独相处的时间,一个人在独处阅读下的状态所带来的思考更加引人入胜。

就像梦若生对教育的思考:“教育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人谦卑下来,懂得自己的无知”。

一个人能够心无旁骛,读书思考写作,夫复何求?

他还说了句:“我的全部自信和力量几乎都来自阅读、幻想、思考和写作所构成的内心世界”。

阅读何至于变为最佳独处方式,阅读给人的力量来自哪里?这是你我心中的疑问,这些疑问来自我们阅读的不够多、不够广、不够深,所以有这些疑问,比没有好,解决这些疑问要比没有解决更好。

你是阅读者,书籍是被阅读者,你俩的沟通桥梁是文字,而文字本身不会对你过多解释,反而你可以对文字作出自己的注解和思考,或许这种思考很正向,或许这种思考一时带着偏执,需要我们事后裨补缺漏,要弥补思维上的欠缺。

文字给人的联想是连绵不断的,就像有人给你讲大道理滔滔不绝那样,你可以放飞自己的思想,遨游在文字之间,形成于颅内,洋洋洒洒写下自己为数不多的思考文字,将其记录,再者改正,再者修补,再者一步步完善自我。

最好的思考方式是你阅读完的那一时刻,放下书,没有着急拿起手机一下子让脑海处于极度放松的状态,而是要思考刚刚阅读完的内容,以便于形成对书中知识点的记忆,以便下次用到时能够脱口而出。

这就是思考,这就是阅读,思考和阅读就像一对好友,互相批判,互相审阅,你有不足,你朋友批判你,你朋友有不足,你批判你朋友。

说白了就是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阅而不思则无用,思而不阅则会越来越颓废。

所以,在《阅读是最好的独处》这本书中,作者反复强调读书,读书的意义,读书的目的。你也知道读书并非炫耀,而是一种自我认知之后的思考,就像作者在阅读大量书籍之后,带来的更多益处便是——思考。

可见,思考多么重要。好比你攀登一座山峰,只攀登,不去思考下一脚落在哪里更为适宜,不思考怎么攀爬节省体力,不思考如何攀爬才能保存体力节约时间,你再怎么攀登也只是脚底下的肆意妄为,弄不好会失足掉落悬崖。思考至善,多思多善,多善多思

还请相信,我说的

每一句话,

你都有理由质疑。

参考资料:《阅读是最好的独处》——黄桂元

出版信息: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