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大课中正确练习,如何找到适合自己身体的练习方式

 静儿的瑜伽世界 2020-07-26

今天我们简单的来聊一聊,如何在大课中正确练习,如何找到适合自己身体的练习方式。

很多的伽人在课堂中几乎都是很机械的听从老师引导的口令盲从的跟随练习。导致一旦脱离老师自己都不会练习,最最主要的是根本不知道这个课程适不适合你自身的状态。也就产生了有些伽人在课堂中出现受伤的情况发生。

瑜伽本身是好的,但如果不清楚如何正确练习,不会分析自身 体质适合哪种课程来练习,那好的事情就会变成不好的事情。

以下我总结分为了四类,您可以对号入座呦

1.   初学的伽人以及习练瑜伽时间不太长的伽人如何在大课中跟随练习:

    先学会摆姿势(pose)知道如何摆体式的姿势后再去找发力点的要领(建立自身的觉知)。

                                 

2.   接触瑜伽很久却依然停留在外在层面的伽人如何晋升提高练习:

   对于瑜伽体式你基本都已掌握了,都知道如何做,但就是在体式中没啥感觉,(或者整堂课跟下来都没任何感觉)那就要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启动了内在觉知,是否发力点做正确了,应该启动的肌肉有没有激活。还是只是轻松的摆出了一个体式姿势而已,或者只是跟着老师的口令动态的完成了整堂课的体式(自己的意识完全没有和自己的身体进行连接以及对话)。

                  

                                

3.  身体柔韧度很好的伽人如何练习。

身体柔韧度特别好的伽人呢,对外在体式基本都很容易做到,(也是很多伽人比较羡慕的体质)。但是,柔韧度很好的体质有利有弊(多数关节容易超伸)。由于身体伸展性很好,多数肌肉都处于无力状态,对关节保护能力就会减弱,如果不正确的练习,就容易出现受伤的状态。

那么你就要审视自己,在体式练习中,你完成体式依靠的是肌肉的拉伸,还是关节呢?

PS(个人建议,柔韧性很好的伽人们 就不要再过度拉伸了,多建立肌肉力量)

那在课堂中的习练,不要仅仅停留在外在体式上了,多往内观走,启动大脑神经传输让内在意识来引导身体,有觉知的完成体式(也就是意识层面)。

                                   

                 

4.  身体僵硬的伽人如何练习:

身体僵硬,也是大多数伽人比较苦恼的,那说到僵硬,很多人会认为是自己的骨头硬!(也是最初接触瑜伽时最容易否定自己做不了瑜伽)

       骨头本来就应该是硬的呀,不然怎能撑住我们整个身体呢

首先先清楚身体僵硬不是骨头硬导致的,而是肌肉(筋膜)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而导致的僵硬。身体很硬,弯下腰手只能垂到膝盖下面,这不仅仅是身体很硬,更多的因素就是气血不通的问题。气血通畅,身体会因暖而自然柔软。身体的僵硬,往往因缺乏运动,而气血没有流畅的效能,因此会硬一些。

同样的也是有利有弊的,虽然很僵硬,但只要不过度超出身体极限(不攀比体式的深入)就不容易受伤!

那在课堂练习中,就先去做到体式的姿势(对于僵硬的伽人来说,做到体式的姿势 身体就已经很有感觉了),体式的标准就是你身体能达到自身适合的状态即可。不要强迫身体追求真正标准体式的深入状态。对你而言,身体压力太大了,得不偿失!(虽然是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如何做外在体式上,但仍然要有意识的去做,才能更好的建立觉知)。

PS(个人建议,身体僵硬的伽人们,再大课中千万不要轻易让老师强度辅助你深入体式,以免身体受伤)。除非是对你的身体特别了解的老师或者一对一的私教课会避免以上问题。

坚持好好练习,一步一步的走,等待身体空间随着练习逐渐打开了,再去深入体式!

                                    

无论身体处于哪种类型的体质状态,在瑜伽练习中又或者是在生活当中,都要有意识有觉知的去做,才会更好的达到动力与阻力之间的平衡。

若想把身体健康理达到佳的状态,更多的是要把瑜伽带到生活里,更改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一节课堂上。

                                              

想达到瑜伽的身心灵合一,首先要学会和自己的身体进行连接~对话~去解读自己~了解自己!

瑜伽的体式练得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体式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做到适合自己的状态就是最好的,不攀比,不执著、不盲从。

瑜伽就是转变你的心意,用心做好每个体式,每个体式都能转化你的心态,控制好呼吸,控制好身体,带着感官收摄,带着感恩的心去练习,带着你美好的感恩心意,能练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要勉强,如此,人人都可以练出瑜伽的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