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不是随大流

 韩青辰 2020-07-27

中庸是中国古老的学术思想。

也是一种哲学。

更是处世的行为规范。

这里讲的中庸不仅仅是儒家经典文献《中庸》。

论语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它强调的是外在表现。和内在修为。

但是仅仅是这样,你很难觅得真宗。

因为,

更重要的是中庸是有前提条件的。

中庸常存在天地之间,中庸常存在于乾坤之内,

以坤为边,以乾为界。建立边界思维。

可得中庸之边界。

格物致知,无边无界以何格何物?

既得边界,方可明中庸之运行。虽物随边界消散,而中庸之核常存。

什么是中庸之思想?

条件反射式的响应不算中庸思想。所以深明中庸的人总是显得略有迟疑,眼中似有一道光线划过,洞明世事。

那一定是获知边界及边界的边界,明析阴阳。所以才能尽可能避免因触碰边界而散逸消失。

趋一极端不得中庸,偏听,便视,加上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最易触碰边界。

乘势,顺势,逆势,兴势,皆可得中庸之道。

沉迷一极而不知变通,随大流都不是中庸之道。

也许有的时候勇于斗争才是中庸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