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 / 罗向葵

 作家美文 2020-07-29

   声明:本作品为作者授权原创首发  

特别提示 作品一经本平台录用,将同时发表在‘网易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微信公众号’四大媒体平台!

父亲  

        每当我听着刘和刚的《父亲》,每当我回忆起朱自清的《背影》,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父亲的一主一动,一言一行,都浮现在我的脑海……

        父亲,中等个儿,瘦瘦的身材,黑黝黝的皮肤,两鬓白发,看起来就是走过了八十多载的风雨历程。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出生贫农家庭,两岁丧母,八岁丧父。那时父亲三姊妹(还有一姐一妹)只能跟着他六七询的爷爷奶奶过日子,况且,奶奶还是个盲人,所以,父亲他们一家三代五口,与其说过日子,还不与说与世挣魔,举步为艰。

        父亲一生勤劳质朴。打父亲丧父之后,慢慢开始自力更生了,十二岁便成了家里的劳动力,开始扶犁掌耙。其实,那时的父亲个子矮小,犁耙都扛不起,都是几步一挪的,且莫说跟着牛后面操持犁耙更是艰难。有一次,牛走快了,父亲在田里泥一脚水一脚,根本赶不上牛拉田的速度,就连人带犁耙一坨摔在田里,满身是泥,还吓得要死,但是,那时的父亲也顾不上那么多,生怕耽搁功夫做少了。爬起来又开始扶着犁耙,继续犁着田,现在听父亲讲起了真的太危险太可怕了。那时年幼的父亲且不说做这个,还要与他爷爷抬着扮禾桶去扮禾。四五十年代的扮禾桶,说起来可能现在好多人都没看见过,一个几立方大的木箱,一个挡着防止稻谷飚散的棚子,还有一个脱粒的刷子,等等这些,都是很原始的打谷子工具,没有一点现代气息,使用起来很吃力。并且,我家那时住在智峰山的半山中,田地不是在这个山坡上,就是在那个山坳里。无论是扛着东西,还是担着担子,前扩后绊的,所以,儿时的父亲干起活来简直太力不从心了,真的是“捉到黄牛做马骑”啊!父亲长大了,成家了,生了我们五姊妹,加上他爷爷奶奶,刚好碰上“五风”、“大集体”运动,那时人多劳少,家庭负担重,餐餐吃不饱,有上顿没下顿,更谈不上营养,天天还必须按时参加集体出工。从我开始懂事起,多次看到父亲出工回来,饿着肚子,白汗直冒,脸色苍白。那时我们根本不懂,不懂得去照顾父亲、体贴父亲,不懂得父亲这是为了一家的生计而劳累成这样。现在,回忆起那一幕幕,父亲太可怜了,心里涌现出一阵阵酸楚,鼻红了,心酸了,眼湿润了…….这仅仅是我们能看到的,还有,毛泽东时代,大型建设多,父亲经常出外参加集体大型建设,比喻修向阳花水库、铁山水库、开拓汨罗江、……在外搞建设时,从天亮到断黑,除了吃饭,再没其它休息时间了,对父亲来说,确实是件苦差,因为父亲身亏力小。直到八一年搞改革开放,田土到户,父亲带着我们一家老小,才勉强能吃得饱,穿得暖。但是,父亲因为饿怕了,所以他还是保持那种勤俭节约,拼命干活的优良作风,能做一点就坚持做一点,能减少子女负担就不给子女添麻烦,直到现在,这就是父亲的劳动本色。

         父亲一生善良淳朴,善良是父亲的天性,那时虽然父亲自己过着衣食难保的日子,村子里左邻右舍如果有困难,看到别人苦如同自苦,他宁愿客服自己,救济别人。偶尔,算命先生来了,他总是主张妈留他住几晚。如果讨饭的来了,他总是交代妈多给一点,每次要给一升两升大米或红薯丝给那些要饭的,说是他们难得翻山越岭到我们那里。记得,七十年代初,邻居的一个叔叔,要盖几间泥砖房,父亲除了体力上帮他们不说,粮食少了,父亲就把自己每月不足的口粮借给他家,没油吃,自家分配每月不到三斤口油也借给那个叔叔,解决他家燃眉之急,然后自己少了再去想办法。

      父亲一生痛爱有加,我们姊妹虽小,那时大人白天都在外面赚工分,所以家里的简单活就交给我们几个小孩。每次父亲出工回家后,看到我们几个脸上乌七八糟的,或者因煮饭炒菜,满头大汗。他总是一到家,就给我们洗脸擦汗,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六岁的夏天,父母哥哥姐姐都出去搞双枪,我就留在家里料理家务。中午,我把饭菜都弄好了,端在桌上凉着,等他们回来。然而,自己睡在竹床上睡着了,满头大汗,衣服都汗湿了,父亲一进门,就给我擦汗,那时我朦朦胧胧听着父亲那和蔼可亲的声音:孩子,饭煮好了,都盛好了,菜炒好了,端在桌上,我的乖牙子!那时虽然只有六岁,但我听着,心里好激动。大约我七岁的夏天,一次,父亲去一二十里外的供销社买肥料,回来后拿出一块花布,特别漂亮,原来,父亲买给我的,一块棉绸。当时我高兴地跳起来,那时能穿上这么漂亮的花棉绸,希之又希,少之又少。十八岁的姐姐在家,跟着父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次,父亲也是从供销社买什么回来,记不清了,只看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粉红色布料,溜溜的,特别柔软,原来是父亲买给姐做寸衣的的确良,姐喜欢得不得了。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穿质地柔远的料子布啊,那年代姐同龄伙伴她是第一个。八十年代初,哥哥缀学,父亲马上决定送哥哥学手艺——做缝运,生怕哥哥以后难得面朝黄土背朝天,八十年代中期,父亲又借贷款买一台农用手扶给哥哥,让他拥有一技之长。同年,弟弟没考取高中,父亲为了摆脱贫困,立马找关系择校录取,找进汨罗五中就读。可见,父亲把我们姊妹如此痛爱,竭尽全力让我们姊妹长大以后摆脱他那辈子的穷苦。

        然而,父亲且不说恰了大半一辈子亏,受了大半辈子的苦,还有一点难言之隐,因为父亲出生在三十年代,是独生子,势单力薄。五六十年代,什么土改,破四旧,五风,大集体等等运动都经历了,我们家族没有一个党员队长什么的。所以,父亲那时吃了多少霉饭,受了多少怄气,只听妈说父亲每次去开会,胆战心惊的,每次开会回来大都脸色苍白。幸好七八十年代,大搞改革开放,田土到户,什么运动都取消了,父亲再不受那些委屈了。

     父亲的一生,劳累奔波了大半辈子,吃亏吃苦了大半辈子,节衣宿舍了大半辈子,还是搭帮党的英明政策,让父亲过上了幸福生活,安度晚年。在这幸福和谐的日子里,愿我父亲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女儿  向葵

授权作者简介:罗向葵,供职于湖南汨罗市统计局,平时爱好写作。有作品在统计分析刊物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