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几年日本废除汉字论出现,愈演愈烈,报纸登出后所有人不说话了

 鉴识历史文化 2020-07-30

前几年日本废除汉字论出现,愈演愈烈,报纸登出后所有人不说话了

文/思源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我们国家和日本岛隔海相望,距离相对来说并不算太远,所以历史上两国之间的交集也比较多。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中日之间的额交流应该起始于唐宋时期,其实不然,早在汉朝的时候日方就已经向我们称臣了,不仅年年派使者进贡还学走了不少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汉字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就在前段时间,日方有些派系不断叫嚣要取消汉字的使用,但这一新闻刚刚登报就让所有人沉默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让原本热情高涨的日本人突然选择沉默,这件事我们暂且不说,毕竟他们说到了汉字这件事,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中国的汉字和日本的渊源了。

其实很早的时候日本是没有正式文字的,这一点说起来挺奇怪的,按理说每个地区发祥的时候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字,比如罗马、拉丁美洲还有我们国家等等,偏偏日本没有统一起来。

前几年日本废除汉字论出现,愈演愈烈,报纸登出后所有人不说话了

不过日本人似乎骨子里就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善于学习,如果不是学习中国和西欧,他们也不一定会发展得这么迅速。文字问题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大约在汉光武帝时期,日本首次派了使者远渡重洋来到中原地区,当时正值我们的高光时刻,因此使者们无不惊讶于大汉的雄伟。

前几年日本废除汉字论出现,愈演愈烈,报纸登出后所有人不说话了

也就是在这期间,汉朝的文字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为了把这种文化带回日本,使者临走前特意向皇帝要了三样东西,分别是《论语》、《道德经》和《千字文》。虽说汉字文化远不是这三本书就能涵盖的,但它们无疑推动了日文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有现在的日本汉字。

其实大家也发现了,日本人虽然用了汉字,但日文中也不全是汉字,而且就算满大街都是汉字招牌我们也很有可能不懂什么意思。这是因为日本人在吸取了汉字精华的同时还加入了本土的一些东西,所以有些日文虽然有汉字的形但发音和含义可能与我们用的相去甚远。

前几年日本废除汉字论出现,愈演愈烈,报纸登出后所有人不说话了

不过就调查来看,近些年来日本国内对汉字的热情并没有减退、相反还一直在膨胀。比如每年报考汉语测试的日本人远比报考托福的人要高,据说单是这一门监考费每年就有七十多亿日元。教育方面,中小学生要掌握一千六百多个汉字,如果是在我们国家,对付日常用语已经足够了,而日文中引用汉字的总字数其实有八千多个,所以日本人根本离不开汉字。

前几年日本废除汉字论出现,愈演愈烈,报纸登出后所有人不说话了

而近些年来一些不同的声音屡屡出现,“废除汉字论”、“限制汉字论”等字眼不断更新,有人提议逐渐减少引用汉字的字数,最后完全用日本本土的字代替。或许是汉字实在是太复杂,有些日本学者还说,西方人一年就能掌握文字,而汉字的学习往往要花上好几年。不错,汉字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而非日本,但他们要想彻底根除汉字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大部分日文都与汉字有关,仔细留意就不难发现,他们的拼音都是借用汉字的偏旁组成的。

前几年日本废除汉字论出现,愈演愈烈,报纸登出后所有人不说话了

更尴尬的是,虽然在那段时间抗议的事闹得越来越大,但最后这件事登报后所有人都沉默了,因为他们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不得不使用汉字。

这就好比两国开战,打得正激烈却发现自己手里的武器都是对方造的,遇见这样的事谁都忍不住的心虚,没有了底气也只能选择沉默。其实不光是报纸,汉字充斥着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满大街的招牌、广告几乎都有汉字,想摆脱谈何容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