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笑两哭,英语老师如何才能避免战死讲台?

 凌哥英语 2020-07-30

■凌哥英语(Linglish)深思出品

【第一部分】

(我的准考证呢?)

  这张图,对大家来说,是再也熟悉不过的场景:高考前夕,高考生将所有的书籍和资料天女散花一样从楼上扔到地下。咦,这位小兄弟在找什么?据说他将准考证夹在某份资料当中了!(此图不知真伪,权当笑料。)

  笑了吗?笑过之后,有没有想过,这种所谓的心理释放其实代表了一种呐喊:“我再也不要这些东西了!”

  当然,也可能是一种绝望。据报道,今年高考语文考试之后,一位内蒙古的女生将自己扔了下去。——一种伤痛!

  如果一个人喜欢一样东西(比如某人喜欢收集书签,或者凌哥保留近20年来的听课笔记),即便不再使用,也会久久珍藏。如果一个人讨厌一样东西(比如香烟),即便每天让他接触,他也深恶痛绝,常常想逃之夭夭。那么,我们的这些教科书、复习资料和学生辛辛苦苦写的听课笔记呢?

  但是,今天凌哥从标题出发:从一堆的宝贝资料到一地的废纸垃圾,其中包含了教师的多少体力和脑力?

  就在高考来临的一天,51岁的卢雄英老师却再也等不到把学生们送进考场了。这名四川乐山犍为县清溪高级中学的高三数学老师,于5月26日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回学校,师生们说,卢老师如果不那么拼命,或许她不会离开他们。    

   “上课影响了治疗。”高三九班班主任陈玉蓉算了一下,卢老师一周要上34节课。其中,周一到周五,要上16节正课、6节晚自习,周末两天补课,要上8节正课、4节自习,“卢老师很认真,自习和正课没多大区别。” (凌哥注:5×7=35。平均每天有近5节课的时间在教室里面,粗一看似乎不可能,甚至有人心存质疑,但是经过陈老师这么一说,发现真的完全有可能的。还不去计算备课和批改作业的时间。而一位高血压患者还要担任如此重的教学工作,是不是规章制度出现问题了?)

【第二部分】

  在每一个上级部门都重要而不可或缺、每一个部门都要干一些有重要意义的事情,而有的教师连上课都无法应付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或者克服这样的矛盾成了校长们和老师们必须面对、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比如各种各样的部门还给学校下达了硬性规定:“某某教育”必须在课程表上明确写上去。一个部门占1课时的话,5个部门就是5课时啊!国家课程啊!地方课程啊!校本课程啊!到底有没有“课程设置规范”啊?!据凌哥所知,大部分学校都是在采用一些无奈的变通办法来处理啊!抱歉,凌哥在使用咆哮体了。为校长们咆哮,也为教育事业咆哮。

  凌哥接触过一些不同地区的校长。听到很多校长都讨论这个问题,而表达的基本上是无奈。不是有一句话吗?“千条线万条线拴在班主任这根针上看不见”。而校长就相当于是一个学校的班主任。针只有一根针,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减少一些线了。“税收知识进校园”、“廉政文化进校园”、……。“税收”重要吗?非常重要!“廉政建设”重要吗?非常重要!但是,它们要进入小学校园,必要吗????大概就是在有关部门的年度总结上多了一行闪亮的字:开展了“……进校园”的宣传活动。

  凌哥笑言:只要让各级教育局科长以上的领导每个人去各个学校担任一个班的学科教学,就解决问题了。

  不仅中小学教育管理是如此,在高校中,也有人大声疾呼要“去行政化”,让大学回归为“学术殿堂”。(凌哥不过多讨论大学的事情,如有兴趣,请百度一下“去行政化”吧)。

  两者虽然具体的内容可能不同,但是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行政部门对教育工作和学术研究的过度介入。(凌哥比较理性,用的词是“过度”。)

【第三部分】

  终于回到“英语教师”这个主题了。其实,在整个教育的生态链中,完全在一线教学的英语教师,相对还是比较幸福的。很多比较繁杂的事务,都由班主任等同伴在扛着呢。英语老师面对的压力,也许就如同前面卢雄英的压力一样吧。

  在此,凌哥就英语教师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能让自己稍微教得轻松一些,活得稍微自如一些。

  如果您的教学和生活已经轻松自如了,就不必再往下读啦。

  ★一、保持客观的学生观

  有的教师工作得比较痛苦(心理上的痛苦),根源是对学生的认识不够客观。典型的有两种:

  一是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凌哥想说,既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不能将这两者野蛮地联系起来。

  据说这句话是陈鹤琴(1892-1982)提出来的观点(但是凌哥没有查到确切来源)。在凌哥的理解,这一句话语基本上是口号式的,用于激励或者鞭策,而没有实证性研究来支撑。如果将这一口号用于学科教学,显然是危害极大的——来,让大学音乐系钢琴专业的所有学生来学习高等数学看看!那为什么钢琴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学高等数学,仅仅是因为专业的需要吗?

  但是,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各个人所擅长的领域是有区别的。加德纳的结论,应该是实证研究的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一理论。“短板理论”开始遭受质疑,而“长板理论”应运而生,——拥有“长板”的几个人合作工作,就可以克服每个人的短板。但是,在学校教学中,不存在一门名称叫“合作学习”的课程的,合作学习必须在不同的课程中实现。

  所以,学科教师不能再试图将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高材生,而是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就英语学科而言,要多开展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

  当然,英语教师也不能将多元智能理论当做挡箭牌,忽略了对弱生的辅导。

  二是总是因为学生的负面因素而心有千千结。

  部分教师容易受到负面现象的影响,一件不开心的事情可以郁闷两三天。这可能和性格有关吧。不过适当的开导应该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凌哥刚刚走上四尺讲台(我看来看去讲台宽度有1.5米左右嘛,哈哈)的时候,也算血气方刚吧,虽然有时候与学生们斗智斗勇,但是也有一些时候会和部分学生剑拔弩张的样子,关系不可调和啊,简直可以说只要这样的学生在我面前,我是横着看不顺眼,竖着看不顺心,——可是凌哥又没有权利把他赶走,只有一种无奈的悲哀和一种悲哀的无奈啊。幸好凌哥有一位师傅,虽然这师傅当时也就30岁样子,说起话来可是很顺耳的。他说:“学生,只有在你的工作时间内是学生。不要让学生造成的不愉快带到你的私人生活中。”多年以后,凌哥读到一篇小美文,说一位爸爸在进家门之前,总要在门口的树上挂一件无形的东西。后来,孩子问父亲到底挂了什么东西,父亲回答说,是不应该带回家里的各种困难、烦恼。读到这个故事的适合,我就想到了我工作后的第一位师傅。好有智慧的人啊!

  ★二、提升教学能力是根本之道

  凌哥经常对老师们说,如果我们难以改变外部环境,就要尽可能改变内部环境。外面的水污染了,除了我们自己不污染,暂时我们只有自己买净水器。如此之类的。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凌哥认为,要想实现最大的效率,最根本的办法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各个阶段的自主学习能力举例如下(当然不止这些):

  (1)教师教学词汇或对话后,学生自主朗读的能力,也就是不再需要教师读一句学生跟一句。能读出印在白纸上的词句或篇章并理解意思。

  (2)揣摩单词发音的能力。对于基本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就要能根据拼读法读出大致的发音。然后,再跟读正确的发音,必要的时候,对于发音规律比较特殊的,使用音标标注发音。

  到高年级能借助词典上的音标正确读出单词。但是可惜的是,据凌哥所知,很多初中学生竟然还在使用拼读字母背单词的方法。

  (3)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和借助词典查出与文本上下文一致的词义。如果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还需要老师手把手领读、甚至教师一个个句子用中文翻译下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是没有培养过就是已经被毁了。

  (4)自主整理语言规律的能力。英语的语言规律性比汉语要明显得多,教师要一点点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而不是教师告知一些语法规律。自己发现的规律,永远比被告知的规律更容易记住。

  ★三、合作应对繁杂的事务

  (1)和同伴合作

  凌哥,这个还用说嘛!我们学校本来就这么做的。开学初的时候,集体备课一周,就将一册书的内容备好了。

  唉,凌哥懂你们!这的确也是一种可理解的做法。就好像我们可以理解家长将孩子们送到毛坦厂中学,但是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值得鼓励的现象。所以,凌哥个人并不太赞同这种在开学初把一本书的课的备好的做法。开学初把一本书的教案备好,要么是分开各自备若干单元,要么是网上来的,——那还不如抄一下经过专家审校的教师用书或者买一套现成的教案了。

  凌哥,那你说的教师合作,是什么样的呢?

  A. 对于接下来要上的单元,先自己浏览一下,看一看哪些内容比较难上,然后同年级的教师定期坐在一起,讨论一下如何突破。

  B. 定期开展校内常态课教学研讨,不断改进低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尤其是低效的教学行为,一旦形成习惯,结果就是“教师累死而学生没学会什么”。这里,凌哥不得不称赞一下嘉兴市的南湖国际实验学校的英语组,每周都有组内研讨课若干节。

  C. 共享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包括教学方法的成果、技术运用的方法、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

  (2)和学生合作

  充分发挥能力强的、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参与课程管理,比如帮助监控弱生的朗读、批改部分机械性的作业;让绘画比较优秀的学生帮助绘图啊。

  在课堂上,和学生合作,就是让学生承担主动学习的任务,而不把他们当做听讲和做作业的机器。——这又回到前面的“教育之道”了。

  (3)和家长合作

  很多教师向凌哥抱怨家长的不合作。凌哥觉得,一方面要承认家长的合作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另一方面不能因噎废食,要充分赢得热心家长的合作。还有就是提出的合作要求要合理。比如,“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就太困难了;“读给爸爸妈妈听”,也是有点困难的;“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使用微信朗读录音”,就要简单得多。

  (4)和技术合作

  最近凌哥参加了一次现代教育技术的讲座。不是技术人员做的讲座,是江苏一位教育研究院(也就是“教研室”)的主任。她说,教育技术的推广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但是在行政推广中,往往有一个效率问题。现实情况是,商业软件(APP)总是走在前沿。

  比如,布置一个作业“朗读课文5遍”,孩子自己怎么能监控自己的朗读质量?“朗读课文5遍给家长听”,又有多少家长能监控孩子的朗读质量呢?而使用一些APP,不仅可以让软件监控朗读质量,而且可以观察到优秀同伴的朗读成绩,甚至可以比赛。——家长要做的事情是“陪(kong)伴(zhi)孩子使用手机”。如果教师愿与技术合作,那么你就省下了大部分的指导监控学生朗读的时间。同样,现在有可以布置作业的软件(APP),作业的批改就由网络来完成了,省下了不少批阅判断、选择类作业的时间,而且还能得到统计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凌哥啊,使用手机布置作业,学生会抄袭的啊!

  你布置纸质作业,想要抄袭的学生,就不抄袭了么?学生对于做不来的题目,还不是使用“作业帮”、“猿题库”等拍个照就能得到答案了?学生做不来题目,去寻求答案,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啊。你如果回答不了一个问题,是不是也会上网去找答案?就允许家长辅导孩子,就拦不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却一定要拦住孩子到网络上寻求答案?

  网络时代,教师的观念要改一改了:不能再说“做不来就空着”,而要说“实在做不来,就查一下网。如果看了网上的解释还不知道,就来问老师”,——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不要让他们觉得使用“作业帮”等工具就是像做贼一样。而且,这样子,是不是又省下你的时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