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的十大死亡灵魂拷问(谷鸣与书友谈话记录上篇)

 谷鸣先生讲书法 2020-07-30

公众号 [谷鸣书社] ,窥探晋唐笔法。

一问:书法的传承为什么会断呢?

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从两方面简单的回复,你辩证思维来看我的分析。

1,唐代之前学书口传手授,师带徒,童子旁观听讲,可见老师写字,其用笔方式一目了然。比如颜真卿学张旭。

2,宋之后学书临帖为主,你的老师,老师的老师也是临帖而成为老师的。宋统一五代十国后,太宗为恢复文治,建淳化阁,网罗天下名帖供文人学习,即淳化阁帖。由此开始千年的临帖学书方式。

3,从唐末分裂为五代十国人口骤降,书法主要传承人在战乱中几乎没有后代了,笔法的手授至此终结。比如柳公权,后代就查不到资料了。

4,宋代之后至今写字一个路子,写出的字和唐代之前的书法明显不同,因为用笔不是一个方法。但是宋代之后至今千年之中,把通过临帖总结出的书写方法也推向了一个高度,这点值得肯定。

书友:很多失去传承的东西,有其内在的背景,有些东西没必要刻意去追去。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答:不用客气,学术探讨不能带任何主观情绪,冷眼辩证就好,否则就不纯粹了。

书友:我看您发的汉唐的书法作品与宋之后的比较,明显的流畅程度差异很大,汉唐书法的感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答:确实如此,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书法终与唐,死于宋的原因。

二问:那笔法的始创问题是怎么样的呢?

答:这个问题很好。笔法始创问题,实际是不会有具体人和时间的。

1,史书记载,蔡邕得神人相授,这显然是笔法传承者刻意把他神话了,目的是为了彰显笔法的神秘性,蔡邕一定不是第一个懂笔法者。因为笔法的载体是毛笔,就如钢琴,指法无论多么令人眼花缭乱,没有钢琴这个载体,指法没有任何用武之地。毛笔的问题有据可考,史书记载蒙恬改良毛笔,秦统一六国后,同时代的李斯等人用毛笔写小篆,以此字体昭告天下,统一文字。从这个角度可以这样认为:毛笔书法是从秦朝小篆开始的。

2,毛笔在秦朝开始普遍使用,这个时候毛笔的技法一定不是很成熟的,因为毛笔刚刚登上历史舞台不久。秦后为汉,天下由汉分为三国,然后到了西晋、东晋,秦汉三国两晋这500年时间,汉字有小篆按着两个不同的路径演化为隶书、行书、草书和魏碑、楷书。

三问:书法从秦到东晋王羲之算是成熟了吧?

答:在字体演化的过程中,毛笔的使用方法也逐渐丰富起来,到东晋达到一个顶峰,书法五体俱全。到王羲之家族,可以认为毛笔使用方法的挖掘基本已经完成,其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从历史演化的角度来讲,不可能说谁是笔法的创始人,后人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发展的。蔡邕、钟繇等说是笔法的创始人也好,楷书的创始人也好,用哲学的发展辩证思维去看,他们一定不是的。因为一件技艺的成熟都是通过多少人的努力逐步发展起来。

四问:笔法是属于技法,或者说是用笔的技术吗?

答:笔法就是毛笔的使用方法。就如木匠的斧刨锯凿、乐师的钢琴等,每一个工具都有他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之所以称为某个领域的大师,他一定把该领域的工具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在此基础上把自己极高的审美用工具表达出来。比如:生命交响曲,宋明家具。

问:道和术相得益彰?

答:对,你理解的很对。先是把工具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然后才有艺术创造。道与术的辩证关系,毛笔书法一个道理,先把毛笔这种书写工具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然后根据自己的审美,创造出高雅的线条组合成文字,这样方称为书法。

如果毛笔的使用技巧都没搞明白,其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拿毛笔写出的字不能称为书法,只能叫做写毛笔字。就如一位木匠,你的工具都没搞明白怎么用,造出来的家具一定格调不高,更不用谈高雅的审美了。

书友: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理解您的意思。

五问:汉唐笔法和后世的区别,这个最重要,应该怎样理解呢?

答:这就是笔法的范畴了,从工具的角度,也就是毛笔的使用方法来思考。书法1,从道和术两方面进行辩证,道就是道法自然,是精神,是中国最传统的哲学。术是技,就是技巧。毛笔的使用方法是术的范畴,就是使用技巧。

2,思考一个工具的使用技巧,要从他的构造来辩证。毛笔是圆锥形的、柔然的、有弹性的造型,和西方硬笔、排笔大有不同。也可以认为是中西方哲学的不同。那么圆椎形柔软有弹性的毛笔,怎么样使用才能把他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呢?这是汉唐书者追求的问题。

你认为怎样用才能把圆锥形的毛笔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呢?

书友:弹性、转动的变化都体现出来,顺其性,行笔过程随着运动体现变化,写着不断笔。

答:你想的太复杂了,我来回答你。

圆锥形的柔然的有弹性的毛笔最佳的使用办法就是画圆圈运动,最简单的动作。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画圆圈的过程中,线条产生各种变化,即‘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论书)。

六问:那楷书中的横和竖呢?

答:你把画出的圆圈看成动态整体,每个圆圈中的一段就是楷书的某一个笔画。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笔法的技巧范畴了。比如横,是圆圈的顶部的上半边或底部的下半边,竖是左右两个半边。

书友:钩和提这些笔画不是吧?

答:钩和提是的,圆圈的曲线,你取短就是直线,你取长就是折线。这是笔法的精髓所在,我口传你,你得不到,除非亲眼看见,即‘手授’你才能明白。这是唐之前的笔法。宋之后,临帖学习书法,怎么能得到笔法呢?古之蔡邕也好,王羲之也好,留下的书论权当作口传吧,忽略后人的误解,没有‘手授’,怎么能理解呢?

每一处均在圆圈笔画之内,或取圆一段,或取圆一半,就是汉唐笔法了。这个需要你慢慢领悟,聪慧者深度思考方能领悟到,次之亲眼见到可得之一二,常人亲眼见到,也无法得之。

问:那折笔这些呢,比如横折,也是一笔吗?

答:横折一笔而就,顺势而成,不存在多余的动作。

看我发的图片,慢慢领悟。

化圆为方,就是小篆过渡为魏碑,楷书。

化圆为圆,就是小篆过渡为隶书,行书。

这是三国到晋朝时期,书家们把毛笔的使用功能推进到了一个高度。

但,无论化圆为方也好,化圆为圆也好,绝不可以脱离圆圈曲线的法度。一旦脱离,就非书法。书法的‘法’就是这个了。

问:何谓圆圈曲线的法度?

答:你拿毛笔画圆圈,有条件的情况下录下视频。观察画圆圈的过程中你的笔锋状态,也就是毛笔与纸接触之处的状态。画圆圈行笔时,笔锋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如果你正常书写能做到与画圆圈时的笔锋状态相同,你即得法。

当然,你能领悟到这个层面,已经触碰到晋唐笔法的大门了。如果能做到,就算入门。如果能流畅书写,做到‘吾观夏云多奇锋,公孙大娘舞剑,王羲之观鹅的境界’,你必为一代宗师。

七问:这么说也不复杂,可是您也没有得到‘手授’啊。

答:没有人能够传授了,除非自己领悟到,我花半生算一个吧。

书友:您是苦心追求笔法。

答:嗯,我不相信如今玩书法的所有人,才至于我只追求真理,不相信权威。

书友:你这样气息比较刚猛。

答:如今我花时间写写文章,就是为了唤醒如今热爱书法的年轻人,不想引来许多诋毁谩骂。

书友:对啊,你否定了很多人,触动了利益。

答:嗯,从这个角度确实如此,很有意思。我研究颜真卿、欧阳修、褚遂良的字比他们玩的草稿都多,但是我没必要花时间去争论,因为人的思维会固化,不相信晋唐笔法存在者,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他们好好临帖就行。他们刻苦临帖,值得尊敬,但终生触摸不到笔法之门,也实在可怜。

书友:是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啊。讲笔法的的确凤毛麟角。但是,能悟道的人,笔法也未必是汉唐笔法啊。

答:我没遇到一个讲笔法讲的对的人,庙堂权威也好,书协大师也好,都是不知所云,看他写的字,就明白了。对,你这句‘能悟道的人笔法也未必是汉唐笔法啊’质疑很好,怎样验证你讲的就是晋唐笔法。以下途径可以验证:

1,看他写的行书,而非楷书。因为如今他们写楷书出现了涂抹,回描等小动作,掩盖了笔势。又加上用生宣写字,字体笔划细节被纸张洇晕的模糊不清。实在令人遗憾,更多的是令人可怜,他们努力一生追求的目标竟然不知是错误的。甭说用笔,连书写用纸都没搞懂,唉。

2,把他的行书的某一个字放大到极致至丝毫毕现,观察是否符合圆形法度。如果为了符合圆形而刻意为之,一旦有小动作,瑕疵毕现、丑态百出。

这两个判断方法把如今玩书法的直接拍死了。

当然我能一眼穿透他们楷书的皮肉和骨骼,而你现在没搞懂笔法,只能看到字形,行笔轨迹无法看到。就如只能看到其外形,无法搞懂其躯干。

以下内容,留给下一篇文章。

八问:那笔和纸是不是有很高的要求?

九问:“取圆一段为直,取圆一半为折”是什么意思?

十问:字还要写啊,写出来才有意义,除了练习画圆圈,字怎么写呢?

看完三件事:
1,点赞,让更多热爱书法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耍流氓!)。
2,关注笔者及我的专栏【晋唐笔法】
3,关注我的公众号“谷鸣书社”,窥探晋唐笔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