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称工资与教龄工资相对哪个好

 教育论剑 2020-07-30

        首先要说明的是,现在的教师工资制度,既不是职称工资制度,也不是教龄工资制度。在教师工资构成里,两者都含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津贴和补助,比较复杂。

不过,影响教师之间工资差异的,还确实主要体现在职称与教龄上。那么,如果非要二选一的话,我觉得还是职称工资制度更合理一些,也更有利于教育事业。

我知道,很多人是反对这种观点的,看到这种观点就会反驳攻击,但请别忙,先看完我的理由再发表评论。不看下文就瞎嚷嚷,是非理性的,也是非礼的。

为了便于各位网友根据自己的关注重点选择性阅读,或是能整体把握本文要点,或是能有耐心读完,这里先列出提纲:

1.教龄工资制度的致命弊端

2.职称工资制度的合理性

3.反职称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4.理想的教师工资制度应该怎样

先说教龄工资制度的致命弊端

很多人支持教龄工资制度。我不知道这些人的本意是什么,难道是真的不懂得纯教龄工资制度的弊端吗?还是装糊涂?

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之路有这样一段,就是实行大集体。这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此处不作评论,只想借此说明,教龄工资制度就类似于大集体,激发不出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反催生更多的混子。

实行教龄工资制度,就是在教育系统搞大锅饭。没有评比,没有竞争,混一天也拿一样的工分,那么认真干的人就不平衡,就学着偷懒耍滑,以后就没人肯好好干。人性就是如此,别谈什么自觉性。

所以,有人说教龄长代表干得多,这种逻辑是错的。而且衡量一个教师,不仅要看干的多少,也要看干得实不实好不好。论苦劳,更要论功劳,任何单位都是这样。

再说职称工资制度的合理性

相比于教龄工资制度的大锅饭,职称工资制度在每位老师面前搭起一个梯子,每个人想获得高工资,就必须向上攀登,付出努力,拿出本事。

这对于勤奋的老师和优秀的老师来说,是公平的。勤奋的优秀的老师,付出努力,教出成绩,取得成就,获得高薪,这才符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天之经地之义。

在事业单位没有淘汰机制,有些老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不负责任,误人子弟,净拿工资。如果实行教龄工资制度,只能助长此风。

而实行职称工资制度,虽不能改变个别人的惰性,但不至于“逼良为娼”,何况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绝大多数老师一开始都会努力进取,职称制度正是迎合了人的这种需要,从而调动积极性。

反职称制度的本质是反制度缺陷

职称工资制度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客观上来说是不可能取消的。但是,制度的具体内容未必都是合理的,所以反对者的本意应该是反对制度缺陷。

正因为如此,国家近年对教师职称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弱化了论文,强化教学实绩,倾向农村,倾向班主任,对于实干的老师来说是利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职称制度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名额限制太紧,让许多人看不到希望;存在暗箱操作,尤其是高级评选。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严重的反响最大的问题,是一些评优评先的机会被教干利用权力巧取暗夺,或是照顾了自己人,老实的、耿直的都在排队中。天怒人怨在这里。

理想的教师工资制度探讨

前面说职称制度有合理性,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弊端,也不能说是理想的工资制度。如果取消职称,理想的教师工资制度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认为,新的措施一定要兼顾激励作用。所以我的想法是:结合教龄规定基础年薪,在年薪基础上,根据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奖惩,凡进步皆奖励,凡退步皆处罚,没有名额限制。

比方说,教龄五年以内年薪5万(数字可根据情况调整),五年以上6万,十年以上8万,十五年以上11万,二十年以上15万……直到退休,年数越多增加幅度越大。

在基础年薪上,教得好另外重奖,教不好就罚,从基础年薪里扣。这样,用递增且涨幅较大的加薪方式稳定队伍,用年薪外的重奖与年薪内的处罚进行激励。

以上为个人看法,欢迎留言讨论这个话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