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吃肉,吃鱼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7-31

□ 茅道

“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九日,怀素藏真白。”

唐大历年间,醉僧怀素旅居长安城中,无鱼可食,改为食肉,不免惹人非议,块垒郁结于心,生了场大病,久病之中,忽得友人雅集之邀——想必其中不会少了大酒大肉——怀素乃兴奋地给朋友回帖表示赴约,这便是中国书法史上极负盛名的《食鱼帖》。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物流体系肯定不如如今发达,即便都城长安,要吃到在水系四通八达的湖南随处可见的鲜活鱼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所以怀素才会“多食肉”。我也喜欢吃肉,钟意动物油脂在美拉德反应下释放出的那种极负侵略性的香气,极易让人起饕餮之心,熟知我秉性的朋友也都知道,请我吃饭,桌上是必备一碗大肉的,不然,任是海味山珍,也觉得欠了分诚意,只有这个时节是例外,溽暑逼人,食欲不振,大肉上桌往往会被腻到,纯素待客又太过寡淡,好在湖南鱼多,烹制之法亦多,蒸、煮、焖、烧,便是来上一桌全鱼宴也不嫌单调。

湖南烹鱼,最常见的大概是水煮之法吧,不同于川地名菜水煮鱼以红油火辣著称于世,湘菜中的水煮河鱼则是治净稍煎,加水没过鱼面,大火冲出奶汤,小葱末点缀其间,青碧可人,也带辣味,多是加了青椒,临起锅再放,可保汤水澄澈,青椒特有的清香之味在滚汤的催发下显得无比招摇,正可提振胃口,且不挑鱼类,但是河鱼之属,只要足够鲜活,都可以水煮之法处之,更可多种品类同锅烩之,这便是坊间极流行的杂鱼一锅鲜了,惟须注意,水须一次性加足,得是热水,且一直维持大火滚开状态,鱼肉食尽,更可滤出汤汁,入冰箱冷藏一宿,次日即成晶莹剔透之鱼冻,再单炒个素菜,口重的可以夹两块腐乳佐餐,独身一人过活的,也便打发过去,昔明人作《煮粥诗》曰“一升可做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庶几亦可近之,想来当年怀素在长沙城中所食之鱼也是此种搞法,味美之余,还多了个省钱的优点。

当然,也有人嫌水煮之法汤汤水水的不大爽利,这时就该轮到蒸鱼上场了。并不是所有的河鱼种属都适合蒸制,以湖南常见鱼属而言,翘嘴白为上,鳊鱼次之,雄鱼单用头,剁椒蒸之,正是外地人目为传统湘菜代表的剁椒鱼头,只是,在湖南本地,这些年颇有些没落,除了宴席,不大容易在单点的菜单上看到。

按理说,蒸鱼之法,当以清蒸为上,图其清爽,可湖南人口重,清蒸之法虽美,却不下饭,多会在蒸制时额外加些料,早些年多加剁椒,近两年衡东黄贡椒走红,又时兴将黄贡椒和豆豉混合调味后盖在鱼面上一同蒸制,如果黄贡椒是晒干后再碾磨成粉的话,味觉层次会更丰富,城中以此法烹鱼的店子颇多,河西二桥边的老渔村、四桥边的超鲜,以及红旗中路的朱亭镇,都可算其佼佼者。

湖南水系发达,渔获极多,鲜鱼一时吃不完,自有成体系的防腐储存之方,也造就了非鲜活类鱼馔千差万别的口感。湘潭有热鱼,其法乃将大鱼斩块,净锅烧水,内加豆豉、老姜、花椒、干红辣椒及大量食盐,水开后冷却,再捞出佐料,将控干水的鱼块没入其中,一夜之后捞出,或蒸或煮,悉随尊便,此法一般暑热伏天所制,故称“热鱼”,我的朋友、湘潭漫画家喜啤士先生常向外地来的朋友这么“科普”,我却不以为然,“热鱼”之制法,很明显是盐腌脱水以延长保存时间,好比长沙、株洲的“暴腌鱼”——菜单上多讹写为“刨盐鱼”,前辈报人、民俗学家任大猛老师曾著专文考证“暴腌鱼”的正确写法——亦是先行腌制,脱水后获得紧致口感再行烹制的,且古湘语中,热、腌同音,都念ye,久之音转,“腌鱼”也就成了“热鱼”。当然,我们俩谁也没能说服谁,每次见面都会“互掐”,题外之话,就不赘言了。

与之类似的,还有我老家常德的糍粑鱼系列——取鱼肉软糯而不散,与煮熟之糍粑质感相仿佛而名——亦是鱼先腌制入味,稍阴干,而后油煎使黄,再加水及佐料焖煮至汤汁浓稠起锅,成菜咸辣,隐有微臭,却极其下饭;安徽还有臭鳜鱼,腌制时间更长,臭味也更浓郁,干锅制法,在湖南夜宵摊档极受欢迎,只是,这些年鳜鱼价格年年攀升,囊中羞涩之人点单时多会犹豫再三,吾友谢露锋,朱亭镇家菜馆的掌舵,以腌制臭鳜鱼手法来腌制臭鲈鱼,虽然肉质较鳜鱼粗老,但胜在价格便宜,且肉更多更厚,慢火煎成,筷子稍扒拉,鱼肉即豆瓣般散开,臭鲜之味,弥久不散,反正我每去必点,以慰思臭鳜鱼而不可得的卑微心境。

暴腌鱼也好,糍粑鱼也罢,即便以臭为鲜的臭鳜鱼(鲈鱼),自风味养成到腐坏不能食,在没有冰箱的自然条件下,短不过三五日,长也不过十天半个月的保质期,要将鱼类保存得更长久些,还得在盐腌之外辅以更多的后续操作手段,或者入坛成鲊,或者烟熏使腊,保存得当的话,经年累月也不会腐坏。此类鲊鱼或者腊鱼,多为蒸食,亦有稍煎而后焖煮的,省城长沙,今年流行一味腊鲢子鱼,泡发后过油捞起,另锅炒红油,下腊鲢鱼并高汤,煨至汤汁收浓即可,咸鲜凛冽之外亦不乏满口腊香,正是米饭的绝佳搭配,“一条鱼,三个人,九碗饭”的广告语也随着这道菜的走红而在长株潭遍地开花。

在渔获丰富的湖南,鲢鱼本是上不得台面的贱物,乡间向有“鲢壳子”之蔑称,谓其肉少刺多只有一层壳,在菜市场也多是不受待见的品类,谁又能想到,腊制之后竟然会风靡到此等程度。想到这里,郁郁不得志的你是不是也该对这凉薄的世间多一丝温情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