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而不宣的汝瓷

 博搜艺术 2020-07-31

  汝窑是烧造青釉的瓷窑,属于耀州窑系,因成功烧造出天青釉,而被宫廷相中,专烧贡器,器形丰富,规格齐全。初期汝窑器形是仿越窑青瓷器(最 大特征是撇足),仿越窑而精于、超于越窑。宋晚期还专门烧制仿三代青铜器的祭祀礼器如水仙盆、三足洗、尊、方壶等;还有荷花类装饰造型的各种器物如碗、盘、香炉;以及装饰龙纹的瓶、钵、器盖等。(也有仿汉代青铜的三足炉,仿唐代金银器的香炉)。

  汝窑的釉色是非常丰富的。它以“青”为主基调,天青、粉青、天蓝是最基本的色调,此外有豆青、豆绿、月白,卵青、葱青、灰青、蟹青、米黄等。同色之间还有色差,有浓淡之分。其釉因以玛瑙入釉,所以其呈现的色彩是最接近自然界的颜色。不要以为玛瑙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石英成分一样,但其表现是不同的,就如同钻石与石墨的差异。汝窑的釉与其他窑口的瓷器釉最 大的不同是:汝窑高铝低硅釉,属石灰釉,且釉薄而呈色均匀,所以釉面呈现玉石感,似玉非玉。而其他窑口青瓷是低铝高硅釉,只有施厚釉才呈青色,南宋官窑是石灰碱釉,也需多次上釉才有玉质感。

  汝瓷是北宋时期为宫廷烧制御用品的20年内所烧制的成品,其中精品有限,且受皇宫垄断,南宋时已是稀有难得,又加历史上的战乱及各种天灾人祸,能传世保存到如今者,为数少之又少是可想而知的。过去曾有人统计,传世汝瓷不足百件,且分别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香港极少数私人手中,难得一见。所以流传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口碑。国画大师李苦弹先生曾说:“天下博物馆,无汝(瓷)者,难称尽善尽美也。”可见汝瓷之贵重。由于市面所见汝瓷甚少,能收藏到一件残器碎片研究、欣赏,也是幸运。

  通过和汝州汝瓷的对比,我们会发现,市场上“汝窑”的开片,都是很硬的线条,更像官窑和哥窑开片的感觉。

  支钉支烧的作用无非有二,一是因汝窑瓷器施釉裹足,不可能用垫饼垫烧,否则烧成后垫饼与器物的底足会粘连在一起;而是为防止器物塌底。考古发掘证明,五代时期湖南岳州窑和陕西耀州窑已使用细小支钉支烧瓷器,汝窑可能受到它们的启发。

  汝窑瓷片的段面,肉眼可见有许多气泡聚拢在釉层的中、下方,而釉层上方的气泡并不多。用放大镜于釉面观察,釉层中部以上的这些气泡,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如文献上记载)。但是,釉层中、下方的这些肉眼可见的大大小小气泡,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釉的断面,在靠近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参差不齐、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类同宋龙泉、宋临汝窑、宋耀州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为釉的又一特征。同时还表明,汝窑的烧成工艺很奇特,以致釉内及坯泥中的气体,在烧制过程中无法 正常逸出,较多地被封闭于釉层中、下方。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微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 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 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