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2020年中考历史特训——三国两晋南北朝

 初中历史资料馆 2020-08-0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年) 

(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阶段特征

政治:国家分裂,政权对立与更替频繁

经济:人口南迁、江南开发

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内迁、汉化,民族融合的第一个高峰

具体考点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2.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4.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练习题

西安2020年中考历史特训——三国两晋南北朝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恢复     C.社会分工扩大    D.民族交融加强

2.“曹魏”政权位于左图中的哪一区域(            

 

AA                          BB                           CC                          DD

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                        B.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                                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

5.三国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分裂时期,涌现了一批在历史和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人物。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孙权                    B.诸葛亮                 C.曹操                    D.刘备

6.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而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巳转移到南方                        B.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

C.北方经济发展落后南方                        D.南北方民族交融逐步加深

7.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8.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材料表明(             )

A.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B.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C.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D.全国统一的条件已形成

9.在两汉,江南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而南朝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它各种杂谷……北方陆地作物大量移植南方。这表明(         )

A.两汉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南朝时江南地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江南地区的土地利用率有较大提高    D.江南的农业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北方

10.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

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11.孝文帝迁都后,有“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其中“塞下”应是(           )

A.洛阳                    B.长安                     C.平城                    D.建康

12.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战役。这场战役(          )

A.奠定了南北方对峙的局面                    B.前秦政权在之后迅速崩溃

C.东晋迅速强大并统一北方                    D.鲜卑族自此之后由盛转衰

13.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                        D.北方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14.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国家统一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

16.南朝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齐宋梁陈            B.陈齐梁宋             C.梁宋陈齐            D.宋齐梁陈

17.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材料或史实

结论

A

官渡之战,袁绍兵十余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

曹操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

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

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

D

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破坏南方稳定,阻碍经济开发

18.“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因以为号。”材料中的“魏”当指(                 )

A.西周时的魏国    B.战国时的魏国     C.三国时的曹魏    D.北朝时的北魏

二、材料阅读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自《宋书》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7)

(2)据材料一、二,概括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江南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7)

20.对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学术界一直褒贬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材料二 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

(1)据材料一、二,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2)简要说明材料一、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不同。

21.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材料二 3个鲜卑姓改的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孤

贺赖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4)

(2)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4)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7)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据材料北方内迁少数民族从事农业耕种,北方边境汉民族从事放牧,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体现了民族交融的加强,故选D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南移,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了农具的使用和放牧的信息,并未体现农业生产的恢复,排除B项;材料强调民族交融,并未涉及社会分工,排除C项。

2【答案】A 【解析】由所学过的三国时期史实可知,图中A区域为魏国统治的地区,属“曹魏”政权,故选A项;B区域为今西藏地区,在当时为少数民族如羌、氐等统治的地区,故排除B项;C区域为蜀国统治的地区,D区域为吴国统治的地区,均不属“曹魏”政权,故排除C.D项。

3【答案】B 【解析】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融,故选B项;北民南迁是为了躲避战乱,排除A项;人口的迁移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C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材料魏晋时期的壁画,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惯对汉族的影响,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故选D项;材料壁画只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惯向南扩展,而非生产方式的扩展,排除A项;材料壁画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饮食习惯,与宗教题材无关,排除B项;材料壁画没有反映出烤肉这一饮食习惯是否普及到普通民众,因此不能说明人民生活普遍富足,排除C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不属于三国时期”此题属于逆向思维试题,所学“三国时期”是指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而曹操是东汉末年历史人物,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222年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诸葛亮是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人物,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B项;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排除A项;材料强调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看不出孰强孰弱,并且此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C项;北民南迁逐步加深了民族交融,但材料没涉及,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评价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因素,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措施,加速了其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向先进的农耕文明学习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取得成功,故选D项;北魏实现北方统一为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只是其成功的条件之一,但并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促进了改革的成功,是其主观原因,但并非根本原因,排除B项;据所学孝文帝改革的知识可知,其措施比较全面,体现全面汉化,但有些措施也遇到了一些阻力,并非易行,排除C项。

8【答案】B 【解析】据图片可知,少数民族建立了多个政权,出现了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故选B项;据图片不同少数民族建立不同国家且存在政权的更替,说明之间存在矛盾,排除A项;图片中不同民族建立不同政权,说明民族之间存在隔阂,排除C项;材料多个政权并立,表明还处于分裂状态,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据材料“在两汉,江南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而南朝时则有稻、麦、黍、粟……北方陆地作物大量移植南方”说明南朝江南的陆地作物增多,陆地得到有效利用,故选C项;材料“江南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只是反映江南的作物不是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材料“稻、麦、黍、粟、菽、麻”是农作物不能反映生活水平,排除B项;材料“北方陆地作物大量移植南方”说明南方受到北方影响而不是超过北方,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采用汉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A.C.D三个选项都包括在其中。B选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时期把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故“塞下”应是洛阳,A正确。

12【答案】B 【解析】淝水之战之后,由于内部各族尚未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战败之后迅速崩溃,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表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故C项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故排除③。正确选项为D

15【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A项是远古时期;B项是隋唐时期;C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项是明清时期。

16【答案】D 【解析】420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史称“南朝”。

17【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200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A项对应不正确;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B项正确;“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描写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C项不符合题意;淝水之战发生于383年,是前秦政权想南下消灭东晋时发生的一次战役,结果东晋打败了前秦,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有利于南方的稳定和经济的开发,D项史实和结论不相符。

18【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大鲜卑山”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兴起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的拓拔鲜卑部,他们建立了北朝时期的北魏,故选D项;西周时期的魏国是姬姓魏氏封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排除A项;战国时期的魏国是姬姓封国毕国后裔建立的,并非崛起于大鲜卑山,排除B项;三国时曹魏的建立者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今河北邯郸临漳县西与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排除C项。

19【答案】(1)情形:①北方少数民族移迁到中原地区;②中原汉族南迁到南方地区。

原因:①北方地区寒冷出现得更早;②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

(2)原因: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兵役和徭役负担较轻;人口增加;社会安定。

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解析】(1)问,根据材料“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概括出一种是北方少数民族迁到中原地区,原因是北方地区寒冷。材料“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概括出另一种是中原汉族迁到南方,原因是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根据材料二中“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可知,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兵役和徭役负担较轻,人口增加,社会安定。第二小问,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20【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实行汉制、尊崇儒学、兴办教育、移风易俗等。

(2)不同:材料一否定孝文帝改革,认为改革使北魏走向衰落。材料二肯定孝文帝改革,认为孝文帝改革使北魏走向强盛,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1)问应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概括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问要注意分析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使北魏走向衰落,材料二认为孝文帝改革“于中国之贡献颇大”,指出评价的不同。

21【答案】(1)A城:洛阳。

原因:冲破守旧阻力(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2)措施:改汉姓;学汉语。

(3)效果: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或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

【解析】(1)题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第(2)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汉姓、学汉语两项措施。第(3)题依据材料信息“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或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