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恋的人,往往都很寂寞....

 咩咩羔 2020-08-03

作者简介:瑛子

来源:丁丁心理(ID:cuca-ddxl)


自恋是褒义词吗?

 · 01 · 

你总是在说,仿佛我不存在一样……

曾经有个夜晚,有个男生与我走了几条马路。一路大谈着足球。

我不懂足球,也没有兴趣,刚开始还出于礼貌地嗯啊是吗几声回应一下,后来因为实在说得太长,我没办法再嗯啊了,就感觉好怪异,并且,他似乎不需要我回应似的,只顾密不透风地说下去。兴致一直很高昂,那样的兴致会让我感觉我要是打断他是我的错,他也可能会被挫败。

我就默默地在“他都没有注意到我好久没吭声了吗?”、“我好想打断他但无从下嘴”、“算了还是让他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迷惑的情绪中走完了那些路。

后来我只能解离了,思绪飘很远了再回来他仍然没有停。

哦,他只是需要一个听众。不需要回应,不需要交流。

他只是需要单方面输出。

有个人在就好。

 

又一回,与一个男人吃饭,在饭桌上他一直一直在说自己的事情。说了好久他才像醒过来一般:“都是我在一直说,抱歉,你也说说你自己的事吧。”

可我才说了几句,话又被他接了过去,又变成他一直一直说自己。

哦,他对别人并不真的好奇。

他只是需要有个人坐在那里。

乖乖地听他说。

他们是自恋的人儿们。

他们并不与别人建立双向的关系,他们所有的关注点都在自己身上。他们需要回应,但那回应仅限于你的赞同、肯定,以及仰慕的目光。他们并不需要你的观点、表达,以及彼此的碰撞。

你们寂寞吗?自恋的人儿们?

坐在你们对面的我,走在你们身边的我,可是感觉到了漫无边际的寂寞呢!


 · 02 · 

他们和外界,根本没有“之间”

我说的并不是亲密关系中的自恋,这只是自恋人格的人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的状态,但实际上,自恋的底子在他们的幼年,与妈妈的关系里就已打下基础。

自恋人格真的不需要与人建立双向的关系吗?

不,不如说他们从小就没有习得与人建立双向关系的能力。

他们没有体会过这种你来我往的快乐和深刻。

他们无法去向往一个对他们来说并不存在的东西。

他们只盯着自己。从外部,而非内部。

他们不是宇宙中之一点,而是充斥整个宇宙。

他们始终在自己与自己玩儿,所有的爱恨都不指向外部。

他们爱自己,又恨自己。

当他们自大的时候,他们爱自己。

当他们自卑的时候,他们恨自己。

 · 03 · 

极端的自卑让他们自恋

没错,他们既自大又自卑。并且总是以极端的一面出现。

在自恋人格的人格组织当中,既有自大的自体,也有饥饿的自体(自卑的一面)。通常他们的自大自体很明显,而把饥饿的自体隐藏、掩盖一起来。

自大的自体就是自大的、夸大的部分,是“我是老大,我是第一名”的部分。这部分占大部分。小部分的是饥饿自体,这部分是渴望爱,渴望力比多的投注的。

自大的自体包含了三部分:真实自体,理想自体,理想化的客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一部分真实自体,这部分来自妈妈早期的养育。

也许妈妈养育得并不好,但妈妈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一些独特的地方,妈妈这些特殊的目光被孩子接收到,就会被孩子吸纳成真实自体的部分。

所以真实自体的本质是孩子觉得自己是很特殊的。但是这个独特是妈妈臆想出来的,并不是孩子本身真实的特质。

美国的精神分析学院前主席Vamik Volkan曾举过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点:一个自恋人格障碍的病人在他幼年的时候,他的妈妈坚定地认为他以后会是一个神父,需要保持完全的洁净,因此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他定期灌肠。因此孩子有了与别的孩子完全不一样的经历,孩子会认同妈妈自己真的很独特。

但这个独特是妈妈因为自己的某个情结强行植入的,并不是看到孩子本身就有的特质。

因此这个独特本来就是偏离了真实的,是一个夸大的独特。夸大的独特使孩子慢慢形成一个夸大的自体。尽管夸大,但孩子是不能分辨的,他只是将这个来自母亲的这个夸大全盘吸收进来,成为真实自体的一部分。而实际上真实的自己,是没有被看见和认同的。

这个现象在很多家长身上其实都能看到,比如家长没来由地觉得孩子就应该是上清华北大的料,就应该是能弹会画的艺术家,不顾事实地夸张地夸奖孩子。这些会让孩子对自己形成不切实际的期待,也就是夸大的部分。但是这个夸大的部分始终要经受现实的考验,当现实重重打击了这个夸大后,孩子可能会走向反面—极度自卑,也就是来到饥饿自体的位置。

第二部分理想自体的形成,是来自于妈妈不够好的养育会让孩子有挫折感。

为了弥补挫折感,孩子会发展出一个理想自体来应对挫折,这个理想自体在孩子的需求中是能够满足他的一切的,他可以自给自足,各种自洽,不再向妈妈寻求他认为得不到的弥补。没有完美的妈妈,就造一个完美的自己出来。但这个完美强大的自己同样是远离真实的。

第三部分理想客体的形成。

是当妈妈常没法满足他们时,被他们感知为坏妈妈时,他们会幻想出一个理想的妈妈,这个理想的妈妈就是理想客体最早期的形象。或者可以说,他们会将理想自体投射到他人身上,这个理想客体是可以给自己提供无穷无尽的爱和养料的妈妈。

这个妈妈是完全为他所用的,满足他的工具。

假若这个妈妈(客体)不能够无限满足他,打破了他的幻想,那么瞬间这个客体就会成为被贬体的坏的客体。

在他们心里,好坏是分裂的,无法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

他们自大自体的部分与饥饿自体的部分分裂开来,那些真实自体不能接受的自体部分,以及被贬低的客体意象,都被驱逐到饥饿自体里。

他们的力比多(libido: 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和攻击性总是以分裂的形式分开投射到不同的人和事上面。他们没有整合的能力。


 · 04 · 

我不喜欢这个世界


当你完全地满足了他们的自恋,你是好的,他们会投注爱和激情(力比多的部分)给你。当你做不到,你是坏的,他们会攻击(攻击性的部分)你,你曾经的好就像从来没存在过一样。

他们没法把你看成好坏并存的一个人,他们没有同时容纳好与坏的空间。

因此,你总觉得与他们的相处需要如此小心翼翼,一不合他们的意,你就变成了一个坏人。

甚至你只是在表达你的观点,仅仅因为你的观点与他不同,就会被他视为是攻击、敌意,是在否定他。

可是,没有谁可以无止尽地满足另一个人,除了在某个特殊的时期。比如婴儿和妈妈。

无助的婴儿需要每时每刻被即时满足才能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安全感。也因为这种一饿就有奶,一哭就被安抚的感觉,婴儿会处在一个全能自恋的感觉中,这是一个人日后健康自恋的基础。

但是过了婴儿期,如果还一直处在全能自恋的状态,就会变成病理性的自恋。

一般婴儿在过了一岁以后,会慢慢具有延时满足的能力,可以适当地耐受挫折。如果妈妈还是坚持一直用即时满足的方式对待婴儿,他们的能力会发展不出来。

如果婴儿开始能够感觉到妈妈有时也做得不完美,对妈妈发泄愤怒,而妈妈能够很好地承接婴儿,并不因婴儿的愤怒而报复婴儿,而是以一个稳定平和的存在陪伴婴儿。慢慢地,婴儿就能够接受妈妈有时做得好,有时不是那么好,这个好和不好,可以并存在同一个妈妈身上。他会接受这个不完美的真实的妈妈,同时也是接受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的开始。以及接受真实的,不完美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总是好坏并存的。自大和自卑也是并存的,它们是月亮的阳面和阴面,可以长久地和谐共处,而非总是一个试图绞杀另一个。

 · 05 · 

自恋的人,都活在巨大的泡泡里

Vamik说自恋人格的自大自体就像是一个玻璃泡泡,自恋的人呆在泡泡里面,隔着玻璃去感受这个世界。他们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同时,这个泡泡又是如此脆弱,稍微一碰,可能就碎掉了。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个呆在泡泡里的人,没错,你会很寂寞,你触碰不到他。但同时,他也触碰不到你,你们彼此寂寞地呆在一起。

也许,他的寂寞更甚于你,毕竟,你的寂寞因他而起,而他与这寂寞的泡泡,已相处了一生。

他们的寂寞,在最早的不被妈妈看见真实自我的那时,就已经开始了,他们让你感受到寂寞,也许只是他们想让你尝一尝他一直以来感觉到的滋味。

先让你感同身受,然后,也许他们在他们也不知道的无意识中,期待你能改变他们,让他们能够拥有真实的能力,建立真实的关系,从此不再寂寞。

你可以选择转身离去,或者,如果你足够爱他,他也爱你,你也可以这样做:在大部分时候,无条件地满足他、肯定他,给他一个基本的安全感,以及对你的信任,但同时要有自己的一个界限,当他越过界限的时候,让你不舒服的时候,你要清晰地表达出来,然后不管他反应如何,以行动和语言表示你依然爱他。

向他示范就算你既好又坏,就算你不完美,有诸多缺点,甚至对我既好又坏,我也能够接受,并且一直爱你,因为我看见了这个真实的你,并且爱着这个真实的你。

慢慢地,他也可以接受你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你没办法总是满足他,但他仍然可以与你好好呆在一起,而不是暴怒、离开。总的来说,你需要做一个足够好(而非完美)的妈妈,耐心地等待他从泡泡里慢慢出来。

而如果你是拥有宝宝的真的妈妈,若想要你的宝宝不受自恋之苦,你所要做的是去看见、回应你真实的孩子,不夸大他,也不贬低他,你只是因为他是他自己,因为他的真实,因为他的存在而爱他。

也许惟有足够好的爱,才能破解寂寞。

*作者介绍:瑛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十几年纸媒从业者。儿童教育践行者,赞成教育的前提是认同与跟随。爱文字,爱人性的丰富和不完美,相信陪伴和被看见的力量。图片均来源于韩剧《金秘书为何那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