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款玉器是中国玉雕的巅峰,乾隆下令禁做!只因一个女人?

 天宇楼33 2020-08-03

一件清乾隆年间的痕都斯坦御题诗白玉洗成交价千万,更难得的是,这惊艳世人的玉器,在百年之后重现,依旧光彩夺目。


这件玉器,通体由白玉制成,质地透明,莹润光亮。
器型呈贝壳形,器壁凹凸,器底浮雕一朵盛开的栀子花,内浅刻乾隆御题诗“西昆玉”。
没想到一向以农家乐为审美的他,竟然藏过这样小清新的玉器?

 
乾隆的17种釉彩浮夸大瓶

虽然白玉洗确实是乾隆私藏,但是之所以不符合他一贯的审美,是因为一个女人......

她就是香妃,原型和卓氏。《延禧攻略》里的顺嫔,《如懿传》里的容妃,也都是她。


在《还珠格格》里,香妃的体香是能招蜂引蝶的,真实情况没有这么夸张,不过也把乾隆迷的七荤八素。

还有一种说法是,香妃没有体香,只是长的秀色可餐,好像散发阵阵花香的花儿一样。


不管乾隆是体香爱好者,还是颜值控,他对这位异族女子,一度爱的死去活来。

她刚入宫时,就被他封为和贵人,连同她的献礼痕都斯坦玉器,也奉为国宝。

痕都斯坦原来是清代对北印度的称谓,可能是乾隆的方向感不好,以为中亚和北印度在一个地方,因此他把爱妃的礼玉,也叫做痕都斯坦玉器。


爱屋及乌是人之常情,不过咱们的乾隆是真的很爱这样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舶来品,曾多次作诗赞誉。

在他一生多达800多首的咏玉诗中,有关痕都斯坦玉器的就有将近70首,可谓爱到深处高歌一曲,足见情深意切。

什么“薄过刻片楮,轻喻举毛鸿”啦,又所谓:“玉既莹净,器薄如纸,良彩巧琢,非中土玉工所能仿佛也。”


爱玉如痴的乾隆,甚至都忘了他的爱妃们了,一有空就观赏把玩这种玉器,甚至在内务府设立了专门仿制痕都斯坦玉器的作坊。

由于乾隆皇帝爱玉及其积极倡导和“清三代”昌明兴盛等因素,玉器制作在乾隆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后人将痕都斯坦玉器的高超手法和技艺称为“乾隆工”。
 
但凡和“乾隆工”沾边的玉器,身价倍增,这就是奢侈品工艺带来的价值和魅力。

“薄”是痕都斯坦玉器最大的特点。

薄到什么程度呢?

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即将其放在水上能漂动,不会沉入水中,故也被人称为“水上漂”。


这是如何做到呢?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最薄的只有一两毫米,堪称鬼斧神工。

在薄之上,加了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组合,使玉器雕琢由内透过器壁能看到外壁上浮雕的各种花纹图案,拿在手上虽轻但巧,有梦幻之感。

即使镶嵌了各种玻璃、宝石、金银或玉片,也不压手。

如此“掏膛”绝技,不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和严格的工艺规程,是不可能成功的。


除了薄,痕都斯坦玉器和一般的玉器不同,它强调实用性。

主要有食器与杂器两大类,食器类有碗、杯、盘、壶等;杂器类有瓶、罐、盒、用具、香炉等。作礼玉、佩玉、摆设的很少。

从拍卖记录看,痕都斯坦玉器的比例在玉器拍卖中的比例不是很大,成交价格从最初不到10万元逐渐走高,已过百万元。如果是皇宫之物,则价格上千万元。

这就是为什么,藏家最爱收藏它了。
一件真正意义的痕都斯坦玉器,需要耗费一年甚至数年更久。这样的作品,其独创性及技术水平均达到无以复加的巅峰境界。它才是真正的世界顶级奢侈品,花钱都难买到。
现代愿意沉心研究“乾隆工”的大师越来越少,而代表“乾隆工”工艺的作品也是越来越稀有。但凡和“乾隆工”沾边的玉器,身价倍增是常态。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玉器鉴定专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