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民之美《美的沉思》共读01 | 有色有味

 悦读读书 2020-08-04

17年的寒月里,我们大家一起共读勋爷的《美的沉思》,透过勋爷的眼睛去启发我们对美的感知和认识!

《美的沉思》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领读者:Lucia媛

 时间:2017年11月6日开始

领读者说

第一章

初民之美——岩石与泥土

勋爷以石器时代人猿相揖别后初民的文化艺术作为开篇,介绍了中国原始社会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美的产生和过渡。

章节的脉络和内容大家都可以自行阅读和总结,我们就不累述,不妨来一起总结一下此章里面勋爷的一些独有发现美的联想。

当我们学习课文看到半坡的人面鱼纹盆的时候,是否联系过第一个碗的出现和形成原因?会不会像勋爷一样,从捧水喝的双手形状,联想到碗造型出现的雏形?从下雨踩过的泥巴脚印,晒干后形成的凹洞能聚水的特性,联想到烧制陶器出现的成因?

如果我们这代人因为曾经的教育方式缺少想象和创造的话,不妨尝试从我们下一代开始,在生活中的这些小事和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去引发他们的联想和创造性,让他们善于发现和思考。

今日讨论:

1.艺术起源的学说: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从艺术起源学说讨论中国原始社会的艺术起源。

2.山顶洞人对美的追求的表现。

打卡集锦

紫星

人类自从直立行走解放了上肢,“手”的灵巧被逐渐放大,他们开始有了更为敏锐的对物质的辨别和利用能力,人类自从开始改造自然界的物质为我所用,就开始了发现“美”的旅程。也终于开始了解到,那些被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放在第一位的,各种人类远古时期的简单器具的重大意义。

正是这些“圆”“方”“三角”的造型,成为了人类辨认造型,思考造型、创造造型的最初纪念,这些现在看似简单但意义非凡的器物被作者成为“造型之因”,比起后来各种繁复的艺术造型,这些器具的造型才是启蒙。

其实在看书之前从未想过这些器物的造型是如何得来,看着书跟着作者浮想联翩,眼前就真的仿佛浮现了那个双手捧水而饮的古人和那个看着雨天的泥地里被踩出来的脚印在干枯后形成的凹洞凝神的人类祖先。

渐渐的那些本来是用最粗糙的材料打造而成的实用器具,慢慢的被淡薄了实用性,剩下的就只是单纯的造型,被人类用各种名贵稀有的材质打造成更加精美的器物,完全变成了对那种远古记忆的情感,于是便产生了“艺术”的“美”……

学着欣赏“美”背后的“美”。

回答问题:

1.第一次在书中读到关于“碗”这个器具造型的可能由来,钦佩之余也打开了自己认识事物的另一扇门,我始终相信艺术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但对于艺术的理解也会因人而异,但对于“美”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无论哪种艺术起源学说最终追求的也必将是对“美”的追求。

2.从考古发现中看到北京山顶洞人开始有了被穿了孔的兽牙,还有被打磨成圆形的石头,这些证明他们已经开始有饰物的概念了,你猜想用穿了孔的兽牙作为饰物一方面他们认为那是美的,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是一种狩猎能力的炫耀。

amanda

勋爷说,原始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听觉、味觉、嗅觉、视觉、触觉,本是一起活动的。后来,随着双手的解放和进化,视觉和听觉成为艺术发展上最主要的两大感官,产生了造型和音乐这两种艺术。我在成长的历程中,对这两种艺术,有幸有些浅显地接触。

五岁时学了一年电子琴,中学学校里开了两年国画课。无论琴还是画,当时都喜欢得不行,心向往之,却找不到艺术殿堂大门,终于还是收回了神思,朝着学业功名的方向继续去了。到如今,都仅限于能照着简单的谱子机械演奏,对着简单的画作照猫画虎,仅此而已。

虽没系统学过艺术及艺术史,但我心里总有个清晰而坚定的声音:艺术是用来表达的,艺术之美在于新意,亦在于心意。

唯一关于艺术之美的记忆,是五岁时妈妈陪我学那曲梁祝,前奏磕磕绊绊怎么也弹不好。妈妈给我讲了梁祝化蝶的故事,然后说这前奏第一段反复的5和6,展现的是两只蝴蝶悠然从坟中飞出、嬉戏玩耍、翩翩起舞的场景。

这可能是妈妈当时自己的理解,我也常佩服妈妈关于艺术的领悟能力,可惜她生活的年代没有给她学习的机会。当时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美好的景象,音符和蝴蝶交织在一起,竟一气呵成弹了出来。迄今为止,这是我唯一能完整弹出来的曲子。

除此之外,关于所谓的艺术,仅限于观察、照搬、临摹,我再也没有感受过其他的艺术之美,更无法达到如痴如醉、精神愉悦的境界。

无论学业还是工作,我的经历给予我的是只不断累加的条条框框,掌管艺术的神经元被禁锢得越来越深,甚至有点安于一隅的惰性了。我曾一度感到烦闷,甚至恐惧,就像有些人失去爱的能力一样,我怀疑自己失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所以,我选择和书友们一起,跟随领读老师的脚步,共读《美的沉思》。

在山顶洞人的遗物中,器物已脱离了求生与实用性,美已朦胧而生。而与人类制陶、制作铜器的历史相比,“石器时代”几乎是不成比例的漫长,这让我想起了奇点临近那本书,希望奇点能慢点到来,我们对于美的欣赏已跟不上你的脚步。

今天我就从原始人用不大灵活的手摸起的那一块石头探索起来,开启寻求美的本源之旅。期待我们的共同收获。

跑跑单车

器物之美来自于人的应用,离开了人的因素,艺术和美就失去了意义。

石斧木棒,对工具的利用开始了先民的历史,漫长岁月中,这些器物上浸润了人的生命痕迹,如玉似宝,先民们发现了美。

之后,先民们有意识的加工石器,让它更加趁手,更为平滑,艺术从自发进入了自觉阶段。

这种审美意趣经过传承,带了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壁画,也带来了陶罐上的鱼纹绳纹。

以此来看,艺术真切的从生活中来,不虚妄,不矫情,也从不超越生活的阶段。

在我们欣赏那些石器壁画陶罐时,不要觉得粗陋,在那些器物上闪耀的是人类的智慧之光,鸣响的是艺术及美的最初啼声。

潇潇

每一次的物质改换都使人类一方面感觉着对新的材质的兴奋,而另一方面又感觉着对旧的难以割舍的情感。当人类向新的物质过渡时,那种对陪伴了自己几十万年的旧的物质的依恋,便完成了人类最初的“美”的情感。

“艺术”与“实用”分开了,玉斧又变成了玉圭,代表了社会上或政治上的地位,“艺术”与“伦理”结合,原始的作用与 美的欣赏一并对人发生影响。然后,伦理的因素也淡薄了,玉圭成为单纯的“美”的欣赏。

在视觉和触觉上依然仿佛呼唤着远古的记忆,但是确实的记忆太模糊茫昧了,只留下一团解释不清的情感,那便是我们至今无法说明的所谓“美”吧。

初读第一章,已有些许感动,折服于初民之美的来之不易,钦佩作者善于设身处地大胆模拟的想象力和科学考证的严谨性,更对自己甚少关注这些美的印记而感到羞愧。期待明日打卡。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