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有一份近距离接触两个亿的机会---- 请注意查收!

 悦读读书 2020-08-04

悦读读书会

您有一份近距离接触两个亿的机会--

请注意查收

原创:大可


“请接收这份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男神天团的问候”

天津美术馆的这个文案成功戳中了我,没钱环游欧洲不要紧,感受欧洲文化不是梦。身虽在京津冀,心可以飘到佛罗伦萨。于是我出发了。

现场观展
夏天你好

天津美术馆异常低调,连牌子都没挂,保安大哥解释说,“你看门上那个红色条状贴纸,还是能看出来是天津美术馆”。嗯,微笑脸走开不说话。

问前台小哥哥要宣传册,意外得知14:00有一场义务讲解(听说每日上下午各有两场,会在规定时间基础上根据人数微调),抬表13:45,get个近道,直行右转有直梯。

宣传册在开展第一天就发完了,一直没有补货,现场志愿者都说没有见过长啥样,略有遗憾。展厅比我想象中要小一些,布置也照国博大英博物馆展的规格简单一些,布光有时会直接折射到作品上,玻璃展柜很宽导致人离作品很远很远。没事,这都不是事,我是来接受艺术熏陶的。

静下心来等待讲解开始,自己先随便转转。平常日子的美术馆也不冷清,陆陆续续有形形色色的人到来。

展览主要陈设三个部分,就如展的名字一样,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主要展示画作,另有两座塑像和数幅印刷品。现场除了一些国宝级名画因诸多原因未能到来以外,很多展品都是原件,但如果你想看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里只能看到印刷品哦。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布景,现场垂着三副幕布,大致起到分区的作用,深浅明暗中能依稀能分辨出人的样子,近看每一个小像素都是他的代表作。

按照我看展的习惯,喜欢贴很近感受细小笔触和质感然后暗自感叹一下作者的厉害,然而这个展并没给我这个机会,玻璃把人隔的远远的,有很多作品又是极小的(序中说媒介的缺乏和昂贵限制了草图的创作),而我又是视力下降的。

后来发现好多画作不必看清每个细节,远近适当的距离才能最准确的感受到画的意境。回来以后学习BBC关于文艺复兴的纪录片,发现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细节。这些作品的精细程度绝对经得起高倍放大镜的考验。

感受一下到底有多小

幸运的等到了一位非常专业的讲解员,甚至连在场所有的讲解员都被吸引过来全程跟着认真做记录。

他把当时的欧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介绍得很透彻,展示了作品里线条、明暗、颜色和结构的门道儿,讲解过程中附赠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并自备ipad适时向大家展示提前下载好的未展出的相关图片。ipad是他向“全幼儿园最可爱”的女儿借的,有时操作不熟练还连连和大家说抱歉。

旁征博引、前后呼应的讲解过后,平面的画作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立体感,即便是后面的印刷品讲解起来也是精彩异常。

有的人来抱怨为什么看不到真品,一些国宝级别的展品是禁止离开国境的,另外如果连印刷品都看不懂,真品更看不懂。

讲解大叔带有一点点骄傲和睿智赋予的帅气。个人觉得有两种人最帅,一种是凭长相,另一种就是凭才华,而后者远胜于前者。

看过展后回家做功课,学习了《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文艺复兴相关章节)《这幅画原来要看这里》《BBC文艺复兴解读》系列纪录片、《BBC文艺复兴》系列纪录片,对这些人、这些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因为一个展览,对一个时代的人和事产生浓厚兴趣,引导自己学习和探究,从而构建起这个特定时点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看展给我带来的乐趣。

我的讲解
夏天你好

这三位为什么一起来了,是凑单省邮费吗?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知识点,文艺复兴前三杰是谁?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也被誉为“艺术三杰”。

三位艺术巨匠于文艺复兴时期争相在作品中创新视觉效果,给艺术史带来了深远影响,为西方艺术创作奠定了永恒的基础。抛开文艺复兴,艺术史是不完整的;抛开“艺术三杰”,文艺复兴也是不完整的。人物关系大致如下。

图片来源于耳朵里的博物馆

旷世奇才达.芬奇

达.芬奇精通建筑学、流体力学、解剖学、化学、天文学、哲学、医学等多门学科,一生发明创造数不胜数,呈现了无数奇思妙想,但未曾被当时还在睡梦中的世人所理解。

他从小热爱绘画,父亲是名门望族、佛罗伦萨大行会的会员,强烈反对其从事在那个年代不被看好的绘画行业。

达.芬奇紧紧抓住机会,潜心研究,以其创作的无花果树盾牌上令人生畏的美杜莎形象打动了父亲,成为了当时托斯卡纳最著名画家韦罗基奥的学徒。还记得那个画鸡蛋的故事吗?就是发生在那段学徒时光。

经过十年的学习,韦罗基奥看到达.芬奇帮他完成部分作品后封笔。这里有两种说法:一是韦罗基奥很是欣慰,觉得有这么好的徒弟以后自己签签名就可以了,二是韦罗基奥认为达.芬奇已远超过自己。

(第二图左下角两个天使左侧为达.芬奇所画,右侧为韦罗基奥所画)

不同于以往绘画服务于宗教的传统,在达.芬奇的作品中,更多散发的是智慧、深邃、严谨的气息。通过细腻的笔触更好的体现出人物的情感,尤其是对人物嘴角的独特刻画技法,流露出似笑非笑的温柔。

他最著名的画作莫过于《蒙娜丽莎的微笑》,蒙娜丽莎并不完全符合对美人的传统认知,而她的美穿越数百年仍有摄人心魄的力量。达.芬奇以雾状的渲染手法营造出画面神秘的光,使视觉被提高到哲学思维的高度,仿佛她已经洞察了世间一切。

蒙娜丽莎的微笑

《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可以好好欣赏的画,更是一幅可以侧耳倾听的画。

作者运用了严谨的透视结构,耶稣在正中央,双手摊开,形成一个金字塔构图,象征永恒不朽的力量。在耶稣说完“你们中有人出卖了我”,众弟子的形态和神情仿佛那种水入油锅的场景已经跃然纸上,每一种表情似乎都代表了一种人在面临灾难和死亡时的情绪。

最后的晚餐

暴躁狂热的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是一名狂热的宗教分子,年轻有为却脾气暴躁。米开朗基罗服务于金主爸爸美第奇家族,他为美第奇家族设计的数座建筑成为后世典范,为美第奇家族陵墓创作的《昼》《夜》《晨》《暮》四尊雕像更是传世之作。

30岁左右他受命于教皇,创作了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创世纪》(与此同时,拉斐尔就在隔壁,后面会提到)。为此他身体损伤较重,直至数年后仍只能仰头读信。他害怕他人且不易相处,甚至对教皇也敢咆哮。没人能被允许看到他工作时的样子,只因为他要保护自己的想法不被人看见。

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雄健有力,他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被禁锢的天使,只有一直雕刻,才能将他释放”。

受当时出土文物雕塑皆为白色的影响(实际是雕塑的颜料因年久被腐蚀),米开朗基罗用卡拉拉的大理石进行创作,从而定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范本,而实际上这是在与一个没有存在过的虚构白色过往交手。

《圣殇》,作为宗教重要场景之一,对圣母和耶稣姿势的刻画很难拿捏把握,它像一道测试题一样,只有最伟大的艺术家才能通过。米开朗基罗在23岁时便通过了测试。

圣母衣服的文理褶皱细致入微,坚硬的大理石也能表现出柔软的布料。对圣母悲伤的刻画不是激烈的,反而用沉默来诠释最深刻的悲恸。耶稣手掌脚掌皆有孔洞,那些是钉在十字架上的伤痕,甚至耶稣胳膊上的血管也是清晰可见。耶稣的姿势仿佛还是婴儿一样没有重量,这正寓意着婴儿耶稣要向前看到成年,成年耶稣要向后看回婴儿。世人皆不相信这么精美的雕塑为一个年轻人所做,于是米开朗基罗一气之下在圣母胸前的飘带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圣殇

温和贵族拉斐尔

得益于父亲是贵族画师,拉斐尔从小便临摹父亲的画。他性情温和细腻,在艺术创作上不仅吸收了米开朗基罗的豪放,也吸收了达.芬奇的细腻。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温柔而神圣,他通常会在观察数百位女子的面容后,汇聚她们的优点绘画而成。

《草地上的圣母》是拉斐尔代表作之一,圣母角色温柔慈祥、熠熠生辉,而耶稣和圣约翰的表情活泼生动、惹人喜爱。画面的发光感体现在许多形态各异的部分上,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光方式,从而形成了谜一般的光线感。完全的真实感、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入微的细节描绘,都在他的色彩运用中得以体现。所有的美都是有序组织的,用数个最稳定的三角形来构图,画面上人物各得其所,达到最极致的和谐。

(共有红、黄、蓝、绿四个三角形构图)

前面提到米开朗基罗在创作《创世纪》时拉斐尔就在隔壁,当时他在为礼拜堂画壁画《雅典学派》。

趁米开朗基罗暂时离开时,拉斐尔偷偷看了他的作品,受到极大启发,吸收了人物形态的雄健有力,并在本已完成的画作中空白台阶位置加上了一个托腮沉思的人,而这个人的原型便是米开朗基罗。

《雅典学派》描绘了希腊雅典时期哲学人文的昌盛,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构架起古典世界的中心。画中有好几个彩蛋,数个人物形象是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自己为原型的,这正是拉斐尔意识到自己所处时代人文鼎盛、成果辉煌。

红色圈为后补以米开朗基罗为原型的人物,黄色圈皆为以“三杰”为原型创作

特别强调,下面这件雕塑是米开朗基罗的真品!价值两个亿!人生第一次离两个亿这么近,好激动!

这次展览展出到11月14日,10月份读书会将组织现场观展,有没有小伙伴们想报名一起去的?快来留言吧。

两个亿哦!!!

作者简介

大可:兴趣爱好广泛,不放过任何一个打开世界新大门的机会。静能潜心做个手工匠人,动能徒手攀爬直角岩石。

编辑:思无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