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中药学职称《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第5天

 zjshzq 2020-08-04
以下是第5天学习知识点
当标病与本病并重时,则应标本兼治。
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盛,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后祛邪。
未病先防1.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重视精神调养(2)注意饮食起居(3)加强身体锻炼,坚持运动,坚持锻炼既病防变1.早期诊治2.控制病传
缓则治本指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情况下,即应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如肺痨咳嗽,其本多为肺肾阴虚,故治疗应滋养肺肾之阴以治其本。又如在急性热病中后期,则应养胃滋肾等。
损其有余损其有余是对阴邪或阳邪过盛有余病证的治法。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治热以寒”,即用“热者寒之”的方法,以清泻其阳热;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则应“治寒以热”,即用“寒者热之”的方法,以温散其阴寒。
补其不足补其不足是对阴液或阳气的一方虚损、不足病证的治法,如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等,应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唐代的王冰则称之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王冰则称之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虚则补之:虚性病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扶正的方药进行治疗,如阳气虚弱证用温阳益气法,阴血不足证用滋阴养血法等。
实则泻之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祛邪的方药进行治疗,如痰热壅滞证用清热化痰法,瘀血内阻证用活血化瘀法等。
反治是指所用药物的性质、作用趋向顺从病证的某些表象而治的一种治则。这一治则采用与病证表现的假象性质相一致的方药进行治疗,故又称为“从治”,适用于本质与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塞因塞用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之虚性证候的治法,即以补开塞法。适用于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用通利祛邪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症状之实性证候的治法,即以通治通法。一般气虚无力固摄时,往往会出现通利的症状,但当实邪阻滞,气化失司时,也可出现通泄下利的现象。例如饮食积滞引起的腹泻,瘀血内停出现的崩漏,膀胱湿热导致的尿频等,这些病证的本质皆为实,故运用“通因通用”的反治法,分别给予消导泻下,活血化瘀和清利湿热等祛邪的方法治疗,通泄的症状即会痊愈。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人的年龄不同,生理状况和气血盛衰有别,病理变化各异,故在治疗用药也需有所区别。特别是小儿,老人和孕妇,要注意用药的宜忌。比如,少年慎补,老年慎泻即是。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不同的地区,由于地势高下、物产差异、气候寒热以及居民饮食习惯不同等因素,导致人的体质和发病后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因此治疗用药也应有所区别。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少雨,病多风寒或凉燥,治疗宜温热或润燥;东南地区,地势低下,气候温暖潮湿,病多温热或湿热,治疗宜清热或化湿,即使出现相同的病证,在具体的治疗用药方面,亦应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如外感风寒表证,西北地区气候严寒,人们腠理多致密,可重用辛温解表药;东南地区气候温热,人们腠理多疏松,选用辛温解表药较轻。
因时制宜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指出治疗用药或选择食物必须根据四季气候变化来加以调整。如春夏季节,气候由温较热,阳气生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致病,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秋冬季节,气候由凉转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应当慎用寒凉,以免过用伤阳。如“用寒远寒”,即是指运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凉的季节,饮食调摄也应遵循此理。
反治的治疗方法包括:①热因热用;②寒因寒用;③塞因塞用;④通因通用。
缓则治本:指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情况下,即应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如肺痨咳嗽,其本多为肺肾阴虚,故治疗应滋养肺肾之阴以治其本。又如在急性热病中后期,则应养胃滋肾等。
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它是正治的一种方法。
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它是反治的一种方法。
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如气虚、阳虚的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治疗;阴虚、血虚的病人,应采取滋阴、补血的方法治疗。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盛,单扶正则易留邪,单祛邪则易伤正的病证。
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而会助邪的病证。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答案中“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寒性症状的病证”采用的是”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该办法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泻症状的病证。该办法适用于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
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
因人制宜,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人的年龄不同,生理状况和气血盛衰有别,病理变化各异,故在治疗用药也需有所区别。特别是小儿,老人和孕妇,要注意用药的宜忌。比如,少年慎补,老年慎泻即是。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地制宜”。如外感风寒证,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重,常用麻桂;东南温热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轻,多用荆防,就是这个道理。
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正是这个道理。
清热药中的黄连、黄芩、黄柏、北豆根、苦参等主要含生物碱,皆具有抗菌、抗炎、解热等作用。
相畏、相杀配伍能减低或消除毒性。
由寒凉药或温热药引起的寒证或热证模型动物,也可见到类似于寒证或热证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变化。寒证和热证模型动物给予电刺激后,寒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表明动物中枢处于抑制状态,而热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降低,表明动物中枢兴奋功能增强。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为:中药作用的两重性、中药作用的差异性、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中药作用的时间关系、中药作用的双向性、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关系。
解表药多为辛味药,而辛味药主要含有挥发油。
中药炮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影响药理作用:(1)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如附子经过炮制使乌头碱转化为乌头原碱而降低饮片毒性。(2)增强疗效,通过炮制可从两种形式上增强疗效,一方面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如醋制延胡素,可使生物碱溶出量增加。另一方面是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如制大黄泻下作用减弱,抗感染作用增强。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中医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气(四性)即寒、热、温、凉。
甘味药主入肝、脾、肺经。甘味药大部分含有机体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
大鼠长期饲喂寒凉药后心率减慢、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减少,耗氧量降低。
中药的毒性会对造血系统有所反应,其中,穿琥宁注射液较长时间(10d以上)静脉滴注后可能致血小板减少症。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有:①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②中药作用的两重性;③中药作用的差异性;④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⑤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⑥中药作用的双向性。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是指某一中药既可使机体从功能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从功能低下状态向正常转化,因机体所处病理状态之不同而产生截然相反的药理作用,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一般认为,中药的双向作用的产生与所用剂量和不同化学成分有关。
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如钩藤、羚羊角等具有抗惊厥作用;黄芩、栀子、苦参等具有镇静作用;金银花、板蓝根、连翘、穿心莲、知母、栀子、柴胡、葛根等具有解热作用。而温热药中部分药如五味子、麻黄、麝香等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炮制中药炮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影响药理作用:(1)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如附子经过炮制使乌头碱转化为乌头原碱而降低饮片毒性。(2)增强疗效,通过炮制可从两种形式上增强疗效,一方面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如醋制延胡索,可使生物碱溶出量增加。另一方面是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如制大黄泻下作用减弱,抗感染作用增强。
咸味药主入肝、肾经。主要分布在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中,且多为矿物类和动物类药材。
许多寒凉性的清热解毒药对动物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
醋制延胡索可使生物碱溶出量增加,增强药物功效。
咸味药主入肝、肾经。主要分布在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中且多为矿物类和动物类药材。咸味药含有碘和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之功效,多用以治疗痰核、痞块及大便燥结。如昆布、海藻含碘,可治疗瘿瘤,芒硝含硫酸钠可泻下通便。53种温肾壮阳药中有咸味药19种(占35.9%),多为动物药如鹿茸、海马、蛤蚧、紫河车等。咸味与温热性相合,具有补肾温阳的功效。其作用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中毒症状有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降低、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可引起心血管毒性的中药有:含乌头碱类药物如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含强心苷的药物如蟾酥、罗布麻叶、万年青、黄花夹竹桃、北五加皮等。
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大部分是一致的。但也有部分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之间还存在差异性,如葛根有扩血管、改善心肌血氧供应作用;小檗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枳实注射给药有升压作用,这些作用是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其扩展了临床应用,是十分有意义的。
用药安全还必须注意妊娠禁忌。根据药物对孕妇和胎儿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药大多是毒性较大或药性峻烈的药物,例如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慎用药大多是破气、行滞、通经、活血以及辛热、滑利、沉降的药物,如桃仁、大黄、附子、肉桂等。
辛味药能行能散,具有解表化湿、开窍、行气健胃等功效。
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机体,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治疗虚证及拘急疼痛证候。
中药七情配伍中,起增强疗效作用的是:相须、相使;能减低或消除毒性的是:相杀、相畏。
桂枝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桂皮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

来源:药圈网友整理

每日推送

药学信息和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