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喻铭心遗著选注

 winriman 2020-08-05

1

练拳要在均匀连贯的基础上,逐渐要求跨度大,练到相当长的时间,所谓已具备了适当的“底盘”功夫,则可逐渐收为中型的跨度,如勉强求跨度大而不顾及均匀连贯,则不能免除心劲(即有意的使劲,此为习太极拳者之大忌,切戒切戒)狃(犯)于断劲,影响气意,与太极拳背道而驰。既或有点收获也只能如其他功夫中的“站桩”长长硬劲而已。

【汤庆章注】

太极拳首重松软,次求劲整,后求连贯。喻师将均匀连贯列为首条,因其最难也。

传说张三丰祖师遗论的《拳论》老谱,起言即要求“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连贯有序。后又有“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的连贯要求。末句又言应“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连贯性。可以说,这篇古典拳论主要论述的就是“连贯”二字,太极拳对连贯的要求特别鲜明,因为连贯才能消解对方的力量化于无形,连贯才能把全身的力量动量递增,形成无坚不摧的爆发力量。所谓连贯,本质就是拳经言简意赅的“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太极拳之均匀,是为了避免“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时”三大毛病。均匀包含两部分,一是空间上的均匀,指的是避免缺陷和凹凸之病,一是时间上的“断续”,也是需要避免的毛病。一般人容易只注重时间上的速度均匀,忽略空间上的结构均匀。

空间的均匀是指练拳者的身体结构需要均匀,它是实现“劲整”即“周身一家”的必备条件。拳论所谓“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即有右。”凡“缺陷、凹凸”皆空间上的不均匀。只有结构平正,拳论所谓“立如枰准”。太极拳的身法特别强调平正,平正才能左右平衡,前后稳定。若左歪右斜,前凸后翘,就不算是均匀,也就有失中正。

“断续”是时间上的不均匀,有违连贯之旨。时间均匀不是刻板的匀速运动,更不是非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某些动作。它指的是速度均匀适中,当快则快,当慢则慢,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速度过快则滑,过慢则滞。可见,检测速度适中不是以时间快慢为准,而应该是以是否均匀连贯为准。

喻师把均匀连贯作为跨步大小的衡量尺度,主要针对有的练习者,为了速成功夫,用大步沉压的练法以增强基础力量,虽可获明显之效,但有违“轻灵”之旨。长久之后,腿脚膝盖容易受伤。

从练拳的时间上看,杨澄甫有“越慢越好”之说,那是相对于外功拳而言。但在短短几十年里,杨式太极拳实践就从早先的八分钟一套拳到现在将近一个小时一趟拳的极大变化,是否还会慢下去?从理论上讲,慢到不动,就是站桩了,就成意拳了。所以,太极拳的练拳速度,其标准尚无定论。

我想,这个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人而异,也因功夫深浅高低而异,还因当时练拳时的感觉而异。太极拳只是大概有个时间规定,但没有刻板的死标准,只要做到行拳时均匀连贯,气意畅达,完整一气,就是合适的练拳速度。太极拳功夫只要符合均匀连贯的要求,就可能避免误入“旁门”,练成其它门类的功夫。)

2

拳之架式,务求端正。端正之意,是依照拳式(我们练的杨氏太极拳,即可照解放后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之一的杨澄甫老先生的架式为依据,原书为1933年左右杨氏死前两年出版,经过杨氏提练,故比较可作学杨氏太极之楷模,但杨氏当时体胖,故有的姿势值得考虑,如“海底针”等。如练其他各氏之架式,则当别论。

“不偏不倚”。万万不是绝对僵直,这如写字一样,端正的字,不是指的用排笔写的方块字。而是每一划,每一撇,每一点中,看起来是抻的,细察则有活泼生动之味。做好了端正,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已寓于其中矣。书中要求含胸,是要我们不要挺胸之意,决不是过分凹下去之意。否则,过分含胸则背驼,过分拔背则挺胸;沉肩意压则呆滞;收臀过火则欠灵。总之“过犹不及”即此拳之大忌。至于如何方能恰当,重在反复在实践中体察,修改。向要求的方向逐渐靠拢。假如认为姿势调整之后就已满足,不但功夫不能长进,久之必成为呆板之“死拳”了。

我的感觉,拳练到一定程度,对于姿势是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的调整,功夫越深,则越能及时调整,越能不知不觉的调整。此不但姿式如此,意之与气莫不皆然,悟此方能得太极拳之精髓。习太极拳数十年而无大收获者,悖于此理之故耳。

【汤庆章注】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说:“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中国书法理论与太极拳理论同出一源,其理互通,这个标准完全可以移植到太极拳的要求中来。所以喻师指出“这如写字一样,端正的字,不是指的用排笔写的方块字。而是每一划,每一撇,每一点……中,看起来是抻的,细察则有活泼生动之味。”

中正是中国几乎所有的传统技艺当然包括太极拳身架的评判标准。但不是为中而中,而是因有了中,这个结构才有参照系和准绳。四肢百骸的位置有了关联,才能做到雅翁“大松大软,各得其位”的周身一家,即符合“劲整”的要求。

可见,中正绝不是死板硬挺之中正,如军人立正之姿势;也不是书法中整齐规范的馆阁体,更不是广告字体的横平竖直的中正。太极拳的端正,指身体结构在变动中不断调整姿势以维持平衡的瞬间状态,即是动态的中正。骑自行车连续转弯时,随时调整身体与自行车保持平衡的中正,就是动态的中正。所以喻师把功夫越深,越能‘不知不觉的调整’评为最高境界。

影响中正的最大原因是对“含胸拔背”的误读。

喻师强调书中要求含胸,是要我们不要挺胸之意,决不是过分凹下去之意。否则,过分含胸则背驼,过分拔背则挺胸”。这是喻师1975年提出的观点,却与雅翁1999年第5期《太极》杂志陈龙骧发表的《太极拳体用全书眉批》关于含胸拔背的意见相符。

李雅轩在《太极拳体用全书眉批》中针对“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影响身体中正的概念指出:“老论中并无含胸拔背之说,只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亦无松肩垂肘之说。盖气沉丹田,一身松舒,含胸拔背、松肩垂肘自然有之。若单注意去作含胸拔背,沉肓坠肘,恐与身心舒适有碍,学者不可不慎。切不可专注意此十要点也,只须注意一身松舒,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则十要点自然有之,而且来得自然。否则必致勉强做出,与自然大有妨碍也。”

我曾听张义敬先生转述过雅翁对含胸拔背的看法,含胸拔背据说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规距。因此,雅翁认为对这句话不要过分强调,如强调了,就脱离自然。雅翁明确指出,太极拳是以端正为主要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胸腰脊背为了动作的需要,是有时含、有时挺、有时凸,有时凹,并非死死只抓住一个“含”字。

《太极拳体用全书眉批》发表后,引起极大反响。金仁霖先生对此不以为然,专门撰文《为〈太极拳体用全书〉正名》,其徒二水先生在《陈微明武学辑注》P196中,也举出大量资料进行考证辩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强求一律,习练者不妨对照阅读。但我觉得,有时是字面上的理解不同,才各执一端。含胸拔背也好,沉肩垂肘也罢,其中的“含、拔、沉、垂”如果不看成是动词,而是形容词,即描述的仅仅只是一种经常保持的身体状态,就没有绝对的分歧了。顺便说一下,二水先生做学问的精神实在可嘉,他在该书中对太极拳做了大量考据和释解,史料丰富,内容翔实,见解独到。此书是上海杨建生教授送给我的,我把此书推荐给大家。

李雅轩不墨守成规,他以“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精神,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喻师当年并不知道雅翁的意见,对含胸拔背他们分别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我完全认同,理由是,一切都要在动态中理解。

含、挺、凹、凸都是把身体调整到符合中正的要求的各种动作,不仅仅含胸拔背、松肩坠肘需要在动态中理解,包括《体用全书》提出的十个要点,均不是刻意做出,都是要在动态中“自然有之”。所谓自然有之,即喻师说的“不知不觉的调整”。这就与形意拳最核心的本质“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相通了。

保持动态的中正,只有自然的柔软才能做到,如小孩子滑冰、猴子荡秋千,他们没有刻意保持中正,只是身腰自然而然地进行调整。由于其平衡是“自然有之”而非刻意求之,舒适的状态让他们能够乐此不疲。而杂技团中走钢丝的平衡,就是刻意的平衡,不自然必然汗流浃背,所以李雅轩坚决反对把太极拳的独特要求与江湖杂耍的技术艺巧相提并论。 “悟此方能得太极拳之精髓”,喻师几乎是武断的下了结论:“习太极拳数十年而无大收获者,悖于此理之故耳”。此理为何?即动态中的中正之道。

中正之道,最为重要的是骨关节的中正关系。骨架端正,也许是太极拳强身健体之迷。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的《力学疗法》会给我们启示。

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礒谷公良医生在推拿实践治疗中,提出了《礒谷疗法——力学疗法》:

“就人类而言,90%的人都不是处于力学平衡的自然状态。……对于这些偏斜的体形,不正常的姿势与不良习惯,绝大多数人都习以为常,从未加以注意。其实,凡此种种都与某些疾病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礒谷公良断言,“髋关节及股骨角度异常正是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处于脊柱的椎管中,从上向下延伸,并通过调节周围神经来支配各种脏器。髋关节转位以及由此引起的脊柱异常弯曲,必将引起该部位脊髓及有关神经的功能障碍,同时也就会影响神经所支配的脏器发生功能障碍,也就是说使人发生疾病。”

他通过几十万例病例患者的病情而得出如下结论:“疾病只是人体力学均衡遭到破坏后所显示出来的征兆。”“凭借平衡中枢而动作的人类,只需要矫正髋关节异常和左右腿角度的不均衡,则可使骨盆恢复常态并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医好那些由于整体不平衡而引起的肩痛、头痛、腰痛、寒症,而且还可以彻底医好许多中枢神经障碍而引起的功能性障碍,使患者体质有所改善,进而成为真正的健康体质。”(参见日本礒谷公良《礒谷疗法——力学疗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5月第一版。))

礒谷公良先生将日本民族传统的正骨科医术与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从过去人们很少考虑到的人体力学结构出发,为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病因学说,创立了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简便易行的力学疗法。而太极拳立身中正的要求,“其病必于腰腿求之”的告诫,就是要求随时自我调整骨关节尤其是髋关节及股骨关节,这大概也是太极拳能够治病疗伤、强身健体的主要依据吧。)

还须要特别指出的是,雅翁提出“自然有之”和练拳过程的“舒适”,应该是衡量太极拳的最高也是最后的标准。雅翁从不语乱、力、怪、神,只用平常心去理解太极拳,“自然”与“舒适”是最简单而且最精确的检验太极拳的标准和方法。

3

太拳极之松,应该包括形、气、意、神(指神气、态度、大约可作如是解,这是鉴别太极拳最主要的部份,是不可能有意识模仿到的)。形之松,包括姿式与动作,姿势之掌握在乎松紧,勉强比喻松如汽车踏空档或如骑脚踏车不踩踏板。紧如过分握住“刹车”。我练拳对各方面都主张“自然”,不是过份有意识的松,而是不故意使劲,不故意把呼吸加重或拉长。

“气”以不感觉有呼吸为宜,欲达此目的,应以呼吸七八成,逐渐自然减到六七成。久之则呼到吸或吸到呼的转变时,无显著的痕迹。甚至感到无呼吸。这样“气”近乎“松”的境界了。练拳时初则以“意”导形,以“意”行气。但切忌太重,更忌所谓“意贯神注”,否则,即失太极拳之本意了。

【汤庆章注】

喻师将“大松大软、中正劲整、均匀连贯”三个阶段反序而论,最后才强调松软。其实初习者应把松软应列为太极拳要求中的第一条,无松软,后两个阶段劲整和连贯无从谈起。但松软是太极拳习练者最难把握的要求,有些拳师天天叨念松、松、松,其实终生不知何为松。喻师以驭车技术比喻,或踩刹车或踏空档,非软即硬,皆不是松也。

余以为,“松”字误人不浅,皆因把松字误读了。与松字意义相同的还有一个“柔”字,松柔本为同义连用,如果勉强区分两个字的区别,那么,松字容易理解成分崩离析的散乱状态,而柔则具有整体一致连续贯通的性质。简言之,松则易散,柔则自顺。松字是口语化的表述方式,容易产生误解,而柔字不仅典雅而且精确,也符合《老子》的原意——以柔胜刚,以弱胜强。

身心放松是太极拳的起码条件和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松不能作为习拳追求的目的,它只是实现太极拳目的的必要条件。建议把一贯要求的松,在表述上用“柔”字来替代。

因为“专气致柔”是李雅轩传杨式太极拳的主要特征。

如果说陈氏太极拳将刚猛风格的外功拳发展为“刚柔兼备”的武术功夫,杨禄禅则进行了继续柔化方向的改革。这不是太极拳武术功能的倒退,而是渊源于武“道”的时代创新。从武“术”的角度看,杨氏祖孙三代均以柔为努力方向,故杨澄甫弟子陈微明先生创立拳社时,专门取名为“致柔拳社”,明确表达了继承杨式太极拳“专气致柔”的特点和发展路向。后来郑曼青以“松净、不用力、不动手”的原则,李雅轩以“大松大软、稳静安舒”的方式,把太极拳推向了“轻虚无为”的境界。至此以后,“刚柔相济”的杨氏太极拳就与固守“刚柔兼备”原初风格的陈式十三势分道扬镳。

现在大家都习惯了说“松”,但对松字的理解千差万别,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松”应该像惟信禅师三种不同识见的理解,即“凡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庸见;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识见;依前见山只是山,水只是水者,即心中之山,心中之水,是真知见”。惟信禅师经过三十年的修炼,得出“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结论。

借用这禅机来理解“松”:起初:松就是松,后来:松不是松,结果:松还是松。

“真知见”的松与最初的松在感觉和层次上已经不同了。用现代话来解释;起初 ——松是不用力或无力的状态;后来 ——松不是不用力或无力,它还包括身体结构关系调整的状态;结果 ——在这种结构关系中,松真是不用力而又有力的状态。

须知,松的目的是灵敏,因此,检验太极拳松不松的标准,不是用力的或大或小,而是否灵敏。

松和硬是相对的概念,松是与“硬”相比较的。硬是有意识用力(有时是无意识的用了力)的状态,它是初学太极拳的通病。表现为肌肉扭曲绷张有力,或关节紧固僵滞不灵,抑或精神紧张全身死板。针对这三个毛病,解决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让肌肉柔韧顺畅,把关节松开灵动,使心态平和自然。做到这些,就可以说是“松”了。

喻师说“不过分有意识的松,不故意使劲,不故意把呼吸加重或加长”,就是自然,而越自然才愈加灵敏,所谓“有感必应”就是这个意思。

喻师认为,感到无呼吸,则是“气”近乎“松”的状态。那么,不感到肌肉紧张,关节不扭曲,就是身体“松”的状态。太极不动手,就是没有手的感觉,如果没有身体的感觉,没有肢体的牵扯,那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佛家所说的“空”了。松到极点就是“无”、就是“空”,现在明白什么是松的状态了吧?但那还只是肢体的自然。喻师认为意、气的自然最为重要,故下段喻师专论形、意、气三者之间的关系。

喻师认为:“‘气’以不感觉有呼吸为宜,欲达此目的,应以呼吸七八成,逐渐自然减到六七成。久之则呼到吸或吸到呼的转变时,无显著的痕迹。甚至感到无呼吸。”喻师指的是呼吸之气,还不是传统“气”的本意。至少提醒,在练拳的时候,千万不要刻意去配呼吸,更忌“意贯神注”。而配呼吸与意贯神注,往往还是有些习拳者津津乐道的不二法门。这些都违背太极拳追求“自然”的本意了。

4

形意气三者,互有影响,达到形能顺势,气能均匀,意能安适,必须在勤学苦练中逐步提高。决没有某一项提高,其他停滞不长进的现象。但是,形气意三者之间,也有先后重点的必要。初习者以形为主,拳式熟练、均匀、势顺、柔和后,(均匀、柔和程度是无止境的,熟练势顺后的匀柔,感觉不同;气顺后的匀柔感觉不同;气脉通畅后的匀柔感觉不同;意和意宁后的匀柔感觉又不同。每一突变飞跃,据我自己的体会,除气派通畅之际,有最显著的感觉外,其余均无显著分界的感觉,不过只要循作太极拳练习的途径不断研究,自会逐渐提高)。气转为主要的了,气顺是一阶段,气派通畅是一阶段,全身觉有气收放是一阶段,进一步熟练而感觉微、甚至不觉有呼吸。我对气的感觉只到此地步,一-整个过程中,尚有很多具体的情况-一我的功夫甚浅,将来的感觉如何,只有以后才知道。至于“意”,是由安静到舒适,灵与松到练拳忘形,忘气,忘意的境界,,练拳如此,推手也是如此。

【汤庆章注】  

连贯、劲整、松软基本上是外形可见的要求,形、气、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则是内感的要求了。喻师对内感要求高度概括,相当精准,即“形能顺势,气能均匀,意能安适”。喻师已通三关,故才能够指得出形顺、气匀、意适三者之间,既有阶段性的层次分明,又有突变飞跃而无界痕的特点。突变而无痕,即老论所谓‘得来不觉费功夫’者是也。亦即王国维学术三境界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得而不觉,是太极拳功夫优于其它苦练而得的功夫最显著差别。

形的标准,喻师分为四个步骤:熟练、均匀、势顺、柔和。我以为,熟练与势顺,是外在形的要求;而均匀与柔和,则是内在质的要求。外形的要求,容易抵达,而内质的要求,永无止境。必须注意喻师括号内的说明,不同阶段的“匀”与“柔”有着不同的感觉,此非过来人,不能道也。

喻师将气转也分为几个阶段:即气顺、气派通畅、有气收放,直至气无感觉。显然,喻师此处所论之气,还是以呼吸之气为主,尚未清晰的将呼吸之气与意识运动功能状态的“真气”的概念分清。故喻师非常诚实地说,‘我的功夫甚浅,将来的感觉如何,只有以后才知道。’喻师在练功实践中已经体验到了呼吸之气与真气的差别,但在理论上无法说清。

传统概念的气,准确的表述名称应该是“真气”,它是中国文化中最普遍的典型概念。但人们往往把功能状态的“真气”与实体呼吸之气相混淆,由此造成许多误解。其中明显的原因是传统养生术中的吐纳法,又名气功,通过对呼吸之气的掌握把控而获得健康,因此人们都以为所谓气就是呼吸系统之气。在中国传统概念中,除了呼吸之气外,还有一种虚无的精神状态的气,佛家的禅定、道教修炼内丹等称作“真气”,以与呼吸之气相区别。但什么是“真气”,至今没有人说清楚过。我以为,所谓“真气”,就是意识运动的功能状态。什么是功能状态?正如风是空气的功能状态,波浪是水的功能状态一样,气即意识运动时的功能状态。空气不运动则无风,水不运动则无浪,意识不运动则无真气。反之,风到则摧枯拉朽,浪到则排山倒海,而意到则真气到,真气到劲才到,劲到则无坚不摧,即指此。当然,呼吸之气与真气是有关联的,呼吸之气局促,必然影响真气的顺畅运行。所以孟子说“气以直养而无害”,所谓直养,即自然呼吸才能与真气的运行协调配合。

谈到意识,不得不涉及当代物理科学中最前沿的量子力学理论了。量子物理学把纯客观的科学研究以前抛弃的主观意识的认知科学重新结合起来,对宇宙物质世界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说法,是唯物主义的基础,而量子力学则颠覆了这一理论,认为确定的物质世界是因为有了意识参与后的结果。)量子力学超越了现代人的理解能力,就连量子物理学的创始人爱因斯坦和波尔都无法解释它的诡异之处。人的意识竟然是量子物理学的基础,而宣称“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拳,是否可以采用量子力学的观念来理解呢?我认为可以的,比如量子力学中“叠加态与塌缩”的理论表明,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状态,既可以存在于A,也同时存在于B,即客观物体的存在是不确定性的,“叠加态”是矛盾的复合体。这就合理的解释了太极拳“动静相兼”、“刚柔相济”、“攻防一体”复合的运动状态。太极拳的动静、刚柔、攻防、虚实、进退等等所有的矛盾状态,都可以而且要求同时存在。由于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但只要一有外来干涉,就可以立即变成或攻或防确定性的状态了。这也可以与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理论相联系,当推手双方进入量子纠缠状态,对方的轻微举动,立即能够得以反映与确定,这就是李雅轩说的“神明的感应”。太极拳中的攻防一体在理论上就是这样成立的,在实践中运用起来,才有“人不知我”的出其不意,“我独知人”的攻其无备。

建议大家听听原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的相关讲座,他在《物理学步入禅境》的报告中指出,现代物理学与佛学殊途同归;人的意识也处于纷繁的量子状态,而佛学通过身体纯粹静止的“禅定”修炼,就可以修复或改变大脑的结构状态,从而获得智慧即提高认知能力。那么,作为动静相兼的太极拳,通过用意不用力的动静相兼的修炼,更容易提高人的智慧和认知能力,更能增进人体内部关联性的通畅渠道。这应该是太极拳优于其它运动方式的最新发现罢。(这个题目太复杂,需要专家才能研究,我只是提出一个假想而已)

书归正传,再谈谈气。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与西方现代科学的“气”不同。西学的气是具体的实物,如氧气、氮气等。而中国传统哲学的“气”(“炁”)是虚物,专指行气(即运动的功能状态)。道家在修炼中为了不把所谓的真气与呼吸之气相混淆,用了这个'炁”与“气”相区别,炁”与“气”通用后,久而久之就混用不清,以至于神秘化了。后来炁”字变成废字不常用,仅存在道家典籍中,而“气”字普遍通用,就产生了这样的歧义。炁”应该说是万物的本源,【關尹子·六匕篇】中有“以一炁生萬物”之句,那是中国古人思维中天地宇宙的生成概念。“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二、三,并不是数学上的1、2、3,而是万物本源之'炁”的派生过程。

张三丰《拳论》,就好几处提到气:有‘气宜鼓荡’、‘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否则‘身便散乱’。身散乱则易犯缺陷、凹凸、断续之病。《十三势歌诀》:‘气遍周身不稍滞’。这些气其实说的都是“真气”,不是呼吸之气。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首句即言:‘以心行气,务令沉着,方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方能便利从心’。另有‘意气须换得灵’、‘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的气遍周身。还有‘心为令,气为旗’。这些气指的就是意识运动时的功能之气,即虚无的“真气”。在谈到呼吸之气,只有“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后句为孟子所说,所谓直养,自然呼吸也。即喻师所谓“不故意把呼吸加重或拉长”的“感到无呼吸”。所以,在《又曰》中指出:‘腹松气敛入骨’、‘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气若车轮’。为了避免混淆,武禹襄特别强调‘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前句之气指呼吸之实体气,后句指意识运动功能之“真气”。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理论原则,皆由此“真气”而来。而真气,即意识对身体各部份的有效调节和把控,太极拳修炼的“百骸随心”,是人体健康和武术功能的基础。

武禹襄在解读《十三势行功心解》的《打手要言》中指出的气,往往指的是真气的各种表现形态。如:以心行气的气,不过就是腰为主宰的‘命意源头在腰隙’;意气须换得灵的气,不过就是‘变转虚实须留意’专注;行气如九曲珠之气,不过就是‘气遍周身不稍滞’的连贯;‘腹内松净气腾然’之气,也是表明‘精神能提得起’的振作状态;‘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之气,不外乎‘尾闾中正神贯顶’的中正不偏;‘以气运身之气’,也只是‘屈伸开合听自由’四肢百骸的便利从心;最后的‘心为令,气为旗’之气,也只是表明心神这位主帅,指挥四肢百骸‘身为驱使’的号令旗帜。所以要求‘气宜敛,神宜舒’,说明真气需要收敛含藏,不能喧宾夺主影响心神舒展收放的运动。

总之,‘气’的概念甚多,一定要分清实体呼吸之气与意识运动功能之“真气”的区别。只有把实在之气与精神之气分清了,才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气”的本质特征和审美价值。如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中六法的最高境界‘气韵生动’之气的感受,这个气指的是绘画中的内在神气和韵味,是一种鲜活生命洋溢的精神状态。书画评价中显然无法混淆呼吸之实体气了,只有精神之“真气”才能体现在画里。同理,太极拳之气的表述,是传统中国文化中最精神性的概念,它是意识在认知时的高级状态,不要与养生吐纳的气,即以肺呼吸的实体空气相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