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律知识:诉讼时效你知道吗?

 昵称62716617 2020-08-05

当我们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超过法定的时间呢?这个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知识点--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义务人即获得诉讼时效的抗辩权。也就是说当我们知道或应当知道民事权利被他人侵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法院请求其为我们伸张正义,但是需在法定的时间呢内,如果你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间再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你的权利,基于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间了,我们再去法院起诉,我们的被告,也就是义务人由于你怠于行使请求权,就形成一个对抗你的权利--抗辩权。说到这里,是不是突然察觉,权利受损要积极行使请求权?没错!法律认为,当你自己的民事权利遭受损害的时候,作为受侵害本人都没有为自己的利益积极进行主张,那么义务人就因此享有可以抗争你的权利,因此法院也不会强制义务人履行之前的义务。如2000年1月1日张三向李四借款5万元,约定一年后偿还。但是到了约定的还款日期,张三却无动于衷,既没有主动找李四表示要偿还欠款的意思,也没有做出偿还的行为。且在这期间李四也没有做出任何措施,如打电话要求张三还钱或者发信息。二人一直没有互动,时间转眼过了三年,到了2003年3月1日,李四发现张三迟迟没有还自己钱的意思,自己不能再不好意思了。于是给张三打电话,想要回自己三年钱借其的5万元。没想到张三说没钱给,等着吧。李四非常恼火,于是一纸诉状起诉到人民法院。可是等来的结果却是李四由于其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故法院无法强制张三还钱,这事只能二人协商让让张三还钱。这时的张三犯了傻。

那么上述案例中,说到的诉讼时效的时间到底是多久呢?根据法条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从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今天大家学习了诉讼时效的内容,需要大家首先对什么是诉讼时效进行理解。其次可以做一些相关的题目来进行巩固和复习。

文/安徽中公事业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