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肿

 中医漫游 2020-08-05

中医治疗水肿有妙方

佰脉通中医馆i
2020-08-05
“哎呀,我眼皮肿了。”“幺,我腿肿了。”“我的脚也肿了。”生活中总能听到有人向身边的朋友们诉说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身体出现这种情况,那可要爱惜自己了。


中医认为,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三焦气化失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西医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

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治疗水肿的吗?当然,中医可是很灵活的!

从中医角度来讲,水肿分为阳水和阴水。阳水以风邪、疮毒、水湿之邪为主,发病急、病程短,肿势多由眼睑面部开始,自上而下或及全身,肿势皮肤绷紧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可见有表证热证,病属表证属实证;阴水以饮食劳倦及禀赋不足,久病不愈致脾肾亏损为主,发病缓病程长,或由阳水转化,肿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侵及全身,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伴见脾肾不足证,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阳水不愈可转为阴水,阴水复感外邪可呈现阳水的证候,成为本虚标实之证。

佰脉通【下肢水肿】医案分享

主诉:董某某,男,78岁,左侧下肢水肿五年!

现病史:五年前出现左侧下肢水肿,以小腿及踝关节水肿为主,时轻时重,近几日水肿加重,局部皮肤肿胀发亮,灼热疼痛,压之凹陷不起,有糖尿病病史,口服二甲双胍维持,自感后背怕冷,食欲不振,口干不思饮,查舌淡苔白,脉沉细缓。证属阳虚水盛,经脉痹阻。给予温阳利水,活血化瘀之法,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一周后复诊,下肢水肿已去,仍有局部皮肤触之疼痛,食欲不振,在前方基础上增加消食之剂,再服七剂,以固前效。

中医在治疗水肿,其主要思想是发汗、利小便,通过发汗以及利小便的方式将水液代谢出去,便可使水肿得到缓解与治疗,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体有局部的水肿,或者是有全身的水肿的时候,在查明西医的相关病因后,可同时配合着中医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