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四期诗评专栏《诗评要做到正读与正向的误读》

 白云之边 2020-08-06

编语:喻大翔教授曾说:“文学评论就是作者面对文本,站在巨大的文化传统里,运用文学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学院批评,太拘泥于传统,四平八稳,语言挤干了情感与灵气,除了观点就是逻辑,沉闷而呆滞。作家批评是天马行空,神聊乱侃,我行我素,有时情绪之火将理性之水蒸发干了,极端者甚至否定了批评。”作为文学桂冠上的明珠——诗歌,由于其语言的特质与情思的隐秘性,其评论,不能泛泛而谈流于表层,我认为既要有理论的深度又要有文学的笔触,让读者既能理解又能享受,这就要求诗评有一定的宽度与深度,不能仅从语义上浅尝则止,要从诗歌语言、诗歌技巧、思想性、艺术性等多方面综合评析,而且要做到正读与正向的误读。(连方)

群内自由谈及诗歌赏析

连方

理想的诗歌是诗人的心灵图景或梦象,通过心灵图景发出独特的声音。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原创的声音,要学会倾听并从中领悟。

一、交流


一、诗歌大家谈:
诗歌文本
◎秋辞
郭淑萍(陕西)
 
菊花追赶着雁鸣
流水微波
落叶将大地层层包裹
这巨大的袈裟,佛光闪烁
 
尘世已是金秋
我的令箭尚未出鞘
黑色的铅字,像丰满的孕囊
在午夜的星光下,膨胀
 
红尘已所剩不多。仅有的词牌
供天,供地,供养一尊佛
笔锋下的光柱,将横空穿透人间
 
停止杀戮吧!停止沉溺
经书上说:在大雪封山之前
一只鹿,将又一次长眠
 
杨湃:大雪封山之前/一只鹿,将有一次长眠    道尽茫茫沉郁,令人心底升起挥之不化凄弥。我于俯仰之间,同菊,同雁,仿佛认命。
张红:诗的第一句“菊花追赶着雁鸣”,中的“菊花”,意指人的眼睛。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过自己的眼睛,里边的瞳仁就是呈菊花状的。作者巧妙地借两者之间相似之处,借菊花这种秋天才开的花,来喻指眼睛,增加了诗的想象空间,语言也有了弹性。如果直接写“眼睛追赶着雁鸣”,句子里除了剩下“通感”——眼睛是看不到雁鸣的,只有耳朵听得到,这句诗里就少了一些想象的空间。至于三、四行中,把落叶和袈裟联系在一起,也拓展了诗的想象空间。落叶也是一种生命现象,作者把这样一种生命的终结,和佛家修行者身披的袈裟联系在一起,既有内在的思想逻辑,还能拓展读者想象的空间,也自然增强了语言的张力和诗的意境。
至于诗的二节,作者借令箭、铅字、孕囊,等意象来喻指她面对秋天一些感触形成的过程。作者并没有直抒胸臆,而且通过一些意象来达到某种意境,就自然让这首诗有了一种朦胧美。而诗的最后两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到这里就浅尝辄止了。
西阁:秋菊而追雁 雁南飞 冬已近 秋将辞别 速度之快 全在一“追”。主要还是读者接收到哪些相信 而后有感即可。对立面也明晰 有快 有慢 有仰望有俯视 有戾气有禅意 在诗中都能找到。
阿果:有意蕴有禅意的一首秋辞
阿果:第一句就很出彩
西村:令箭是什么喻意,要表明什么
太极二十一:季节赋予我们的使命
阿果:由时令,季节;联想到我   令箭
张红:“尘世已经金秋”,那一节,我解读为,作者面对这样的时令季节,有了许多感触,像孕囊一般,想抒发出来。第三节,秋天即将过去,作者借“词牌”一词,暗指那些还未凋零的事物,“供天、供地、供养一尊佛”,来表达一种悲天怜人的一种情怀。然后借“笔锋”,准备抒发出来。@西村
太极二十一:此诗更多想表达是悲悯中的无奈。
阿果:秋天萧杀,红尘也所剩不多了
太极二十一:才有最后的呼吁
席迎春:“语言对于诗很重要,真正的好诗是在有行语言中滲透无形语言,使文本充满丰厚的內涵与弹性,在隐显之间产生诗美。”这一大段话是连方说的,他这段话已道破天机。这首诗美就美在语言的艺术上。好的诗的语言,诗叫人百看不厌,这就是诗语言的艺术魅力。难怪名家的诗是语言的艺术。要说诗的内容,也很平常,第一段写,大地被落叶包裹,大地被上了巨大袈裟,佛光闪烁,道出佛法无边。第二段写人世间欲望膨胀。第三段是写供天供地,供一尊神。第四段写不能屠杀生灵。
席迎春:佛家最大的善是,扫地恐伤蝼蚁命,小心飞蛾杀罩灯。蚊子都不能打死啊!
张红:一首诗,不同的读者也不同的解读,这很正常。至于一首诗是不是好诗,也自有公论。诗论,也因各自的角度、感触不同,和阅历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观点!请大家畅所欲言,有碰撞才会产生火花。对大家都有所启发。
席迎春:好诗就是,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且还都能站住脚。语言写不好就直白了,这就是咱普通人跟人家的差距。
珍妮:总觉得现在的诗评过度化了,超过作者的原诗,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没有必要,有些根本不是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凌语子:插一句话,关于诗,或者说何为诗?大家如何看?关于诗,其实从根里讲源自于心,这一点同散文和小说没有本质的区别。差别在哪里?在于表现形式,说白了,就是运用诗的技巧,将心中所想所思表现出来,这就是诗。看一首作品的成色,其实就是在捡拾其中的技巧成份。@方方(群监管)评诗有规矩,没有技巧否则就是读后感。
凌语子:有人说诗人在做减法,那么评诗就是在做加法
太极二十一:读后感也行,一样值得尊重。

飘香浪子:《秋辞》诗简析
该诗起笔把极具秋季特色代表的菊花拟人化同景动态的飞雁,再加上落叶,已经是一副生动的秋景图。首句便充满诗的语言特色。袈裟做比喻,需高角度视角,也彰显大气。二联三联层层相扣,文笔精练,比喻得当,文字优美,意象凝神。写秋又不限秋。层层递进,格局步步高升。于景外见作者立于季节之外的情怀。尾联的经书呼应首联袈裟,立意升华,含大爱大慈悲。佳作也!
凌语子简评:这是一首描写生的作品。“秋辞”“辞”在这里有“离别”之意。通读全诗不难看出诗人在声嘶力竭的呐喊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我们知道,写诗是靠感觉的,就如这首《秋辞》,诗人在用各种感官感受着秋,感受着一种萧瑟和诀别。起笔“兴”的写法,由“金菊”引出“雁鸣”,秋波到落叶。这里有个中心“袈裟”看似突兀实另有隐情。“令箭”和“孕囊”将诗歌之主题渐渐显露出来“词牌”供奉了天地鬼神而唯独忘记了这苍茫大地的生灵。于是“我的笔锋亮出了利剑“停止杀戮”。生生不息才是这“秋辞”的根源。“袈裟”的寓意在此彰显。

众人精彩评析

二、诗内评



竹哥:《秋辞》一诗,含咀之后,音韵丰厚。拟悲凉于美境、平和之中,喻祈求于衰败之际。菊本凡草,唯有坚韧抗苦的凡人性格;雁乃离鸟,仅留时光易逝的凡人情怀。两者开篇,给人以悲凉的感觉。将普通遍地黄叶想成佛衣,的确是绝妙联想。由光照点点黄叶进一步延伸到佛光普照,祈求人世平和,凡人乐业安居,过渡自然、不著痕迹。一只鹿的冬眠,意味更深,群雄逐鹿,成就的是英雄,悲苦的是凡人众生。祈求本不冬眠的鹿进入冬眠,是唯愿群雄按下争竞之心,还生灵以平凡的安宁吧?读此诗,随着诗人睹物赏景,那种情怀天下,祈求世界安静的情愫油然而生。为此诗点赞。

阿果(河北张全枝):评析:辞不去的虔诚——读《秋辞》
一首好诗不单是语句的纯熟表达,更是作者心境的修为所致。《秋辞》这首诗值得人一读再读,一品再品。
诗的第一句就很出彩,把秋天的景像——菊花与大雁写得很形象,且新颖别致,甚至可以说是不同凡响!
接下来写到流水、落叶、大地这些熟悉的事物,表达准确而依然别致着,说落叶包裹大地像袈裟,“佛光闪烁”,在这里,“一叶一菩提”的说法得到很好的印证。这一句为整首诗赋予了一定的禅意。
果然“尘世已是金秋”,收获的季节,而我所要做的事还未去做,用“令箭还未出鞘”表达很精准。那么,“我”是干什么的呢?“我”是诗人。所以,铅笔里有“我”酝酿已久的文字,酝酿了很多很多!
“红尘已所剩不多”,这段开头句与“佛”与“秋天”都是有关联的。剩下的是什么呢?“仅有的词牌”。即便只有词牌,也可用它来供天地,供佛。词牌是代表文化的。在这儿非常恰当,不然,如何来供奉呢?然后“笔锋”与天、地、佛联系起来,就具有了光的力度!文化的魅力!
既然心中有佛,那么就“停止杀戮吧!”杀戮在这儿也可代表世间的尔虞我诈等。停止这些行为,就是“停止沉溺”。在停止杀戮以后,一只鹿死亡了,它的死亡是自然死亡,就像落叶是自然凋落一样。所以,鹿的死亡属于自然之道,“经书上说”将死之意义提升!寓意禅意与前两段得到和谐统一。
《秋辞》有所辞,有所不辞。辞的是时序节令以及一些表像的东西。通观全诗,没有悲秋之感,有的是作者达观了悟的思想意识。其间对天地神明(佛)的虔敬之意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简介:阿果,原名张全枝,河北廊坊人,作品见于《燕赵文学》《南来北往》《中华诗词》《西部作家》《美塑》等。个人诗观:诗是灵魂的倾诉,思想的表达,精神的升华。
 

当代诗歌地理赏读

三、精彩评析



诗歌文本:
◎送别
杨湃
 
送别的不是别人
是世间飞鸿  拥抱时
城市街头竟弥漫故乡的山岚
这一情景仿佛是我预期的那样
没有酒  没有歌  也不曾折柳相赠
而在迎风的光线以外
他曾是最鲜亮  最迷人的精灵
现在却是最瘦的水  我看到他
内心嶙峋之骨  宁可一闪而消失
或慢慢地消失
我因为拥有过他  而满怀泥土

张馨予:《送别》诗简析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这是元代词人萨都剌出任江南诸道御史掾史时,途经徐州所作《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中的一句。意在感喟往事如烟,人皆是过客。
《送别》有异曲同工之妙。开篇一句"送别的不是别人,是世间飞鸿",将场景由聚焦豁然拉开,这是一场阔别,一个人与一方水土的告别,是心灵的遥寄与哀思。沧海桑田,人在变,拥有自然盛美山水却贫瘠的故乡也在改变,视野里的一闪而逝或慢慢隐去都是记忆深处的渐次淡却,而因"拥有过他而满怀泥土"的情愫仍如旧痂,在抚触时怅然若失且隐隐作痛。
 
张红简评《送别》
这首诗,应该写的是一对生活在异乡的情侣,姑娘送别男朋友(或爱人)时的所思所感。送的是世间飞鸿,意指常年生活在外的人。至于拥抱时竟弥漫故乡的山岚,意指他们是在故乡相识相恋的,所以在城市街道相拥,就自然有了这种联想。他曾是最鲜亮,最迷人的精灵,意指在这个姑娘的心中,她的男友(或爱人)原来就是如此迷人,可现在却是最瘦的水。作者借“最瘦的水”这个意象来喻指:在她男朋友(或者爱人)身上,再难看到过去那种生机勃勃的样子了。至于“内心嶙峋之骨”,是喻指两人的离别,在姑娘心中掀起的情绪波澜。至于诗的最后一句,“我因为曾经拥有他,而满怀泥土”,喻指姑娘好比泥土,而她的情人就好比她地里的庄稼,并以此来形容她和他之间的亲密关系。总的来讲,此诗内涵比较丰富,以比较精准的意象,贴切地表达出了一对情侣离别时,在姑娘心中产生的爱离别愁。是一首好诗!
 
张丽芳(晴翠荒城)简析《送别》
初读此诗,一股旷古的别离孤寂漫延开来,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告别某些事物,亲朋故土或自已的过往。
“送别的不是别人,是世间飞鸿”,首句作者以豁达豪放的姿态临风伫立渡口,送与被送,别者何人,似乎已不重要,竟有种“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透彻之感。“拥抱时,城市街头竟弥漫故乡的山岚”,突然笔峰兀转,从容淡定的表像下是乡愁浸漫作者,继而浸润读者,营造出漂泊无定者只能以异乡为故乡的无奈苍凉之感。首三句用诗的语言写出了诗的意象,有大开之感,吸引读者一品到底。情境的营造,情绪的铺垫很成功,这得益于对诗的语言技巧性的把握,及深厚的文字功底。
无酒无歌无折柳,场景似乎无送行者,也不需要送行者,因为,“这一情景仿佛是我预期的那样” ,作者已习惯了一个人的旅行,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精神苦旅。这一中间转折细节处,成功营造了诗境氛围。
只可惜,诗的上下部分意境较为分离,处理得有些生硬,稍显晦涩,脱离客观感受,反让美感受挫。选词有些失败,如用精灵喻作家乡,总觉突兀不自然。瘦水喻家乡的衰落,而“内心嶙峋之骨,宁可一闪而消失/或慢慢地消失”,这两句想表达什么?希望家乡陈旧腐败的事物消失,或是告别自己以往的一切,而重新开始?铺垫略显单薄,大开未有大合之憾。此诗微瑕,但仍瑕不掩瑜,不失为一首佳作。“我因为拥有过他/而满怀泥土”,结尾点晴,虽然送别一切,却已烙下终身情感印记。
 
吴红(温蒂)深沉的爱——赏析《送别》
文学是以感性示人的,诗歌尤其以情感来打动人,诗歌同时又是隐喻的语言,人们常说比喻是诗歌最根本最基础的修辞,甚至是诗歌的生命。欣赏一首诗就需要在诗歌中寻觅隐喻之痕,它们是语言的种子、路标、勋章和伤口,也是诗人和世界之间的故事。
《送别》这首诗就是把隐喻运用的炉火纯青的杰出代表。不加以仔细地反复地揣摩就会觉得这首诗极其隐涩而难解,而一旦领会了诗中隐喻所要表达的原始意图,读者就会立刻恍然大悟继而不得不赞叹作者对诗歌语言深厚的掌控能力,同时也才能让这首诗的价值彻底地体现出来。
首先这首诗开篇 "送别的不是别人/是世间飞鸿" 中 "世间飞鸿" 就是第一个隐喻,它代表了诗中所描述的陇南地区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已经逐渐告别了历史舞台,新的城市文明已经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迅速崛起,原有的自然环境无论是山峦还是河流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而这一切都是作者在离别家乡已久重归故里时突然要面对的,根本还来不及跟过去熟悉的家乡道别就突然一切都变了!  
虽然他心中已经有了预感,也已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仍然免不了在心中泛起震惊与失落,遗憾与惋惜,悲伤与欣喜的各种难以名状的复杂和矛盾的想法。这也就是作者在下一句 "拥抱时/城市街头竟弥漫故乡的山岚/这一情景仿佛是我预期的那样/没有酒/没有歌/也不曾折柳相赠" 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下面的诗句中则接着对故乡的河流进行了深情而详细的解读,这也是作者着墨最多描述最细致最精确的地方。原诗连续用了 "最鲜亮" "最迷人的精灵"来描述那条哺育了当地人几千年的母亲河曾经拥有的风采,又接着用 "现在却是最瘦的水/我看到他内心嶙峋之骨/宁可一闪而消失/或慢慢的消失" 来描述那条母亲河已经随着人们为了改善生活,对上游的水利资源不断地进行广泛的或者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而日益枯竭,主要不外乎是暗指在上游修建了一座座梯级水电站,各种水库都需要蓄水发电,导致了下游的河流几近干涸,甚至连河床都裸露了出来,也就是可以让人清晰地看到那些嶙峋怪石,水面已经狭窄到了作者竟然可以用 "瘦" 字来形容,而这还只是 "瘦" 字表层的意思,作者实际上在这里还利用了隐喻的手法,就是用 "瘦" 字来隐喻那条河的水质也远不如从前。不再那么富有活力和生命力,水产也不再那么丰盛了。至于说 "宁可一闪而消失" 指的是洪水季节来临时,上游水库出于安全考虑,需要进行泄洪,而那个时候就会出现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就连很多原本沉于水底亿万年的坚硬的岩石都会被威力无比的洪水瞬间给冲断,并随之奔流而去,对于岩石来讲生命能以那样悲壮的形式结束,要远比被流水慢慢的侵蚀而消亡更为可取。这实际上又是一种隐喻,暗示了作者自己的人生观,就是人活一世,要有经历大风大浪洗礼的勇气,一定要有一番作为,甚至宁愿慷慨赴死,也不愿意躲在安乐窝里苟且偷生的观点。
而诗歌的最后一句 "我因为拥有过他/而满怀泥土" 更是用 "满怀泥土" 这最后的隐喻来暗示作者对哺育了他成长的 "他" 就是故乡故土的深沉而厚重的爱!
所以《送别》这首诗写作手法极为独特,要表达的情感又极其深厚动人,不愧是一首佳作。



栏目主持:罗莲芳,笔名:连方,70后,四川宣汉人。现任齐鲁文学福建中心诗评部主编。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