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画家张弛独具一格的山水

 泊木沐 2020-08-06

导师于少平寄语:

女弟子张驰,江苏东台人,自幼受父亲影响,家庭熏陶,喜好书画,朝朝暮暮,寒来暑往,孜孜不倦,可谓乐之者。当今画坛,千姿百态,眼花缭乱,标新立异,人心不古,传统山水画面临失传的危险。张驰好古,有沉稳厚实之笔,得苍茫茂密之气,拾王蒙、石谿之意,久而久之,别开生面,自成一格。
中国传统山水画,博大精深,记得一个苏州画水乡的名家说过:中国传统山水画,博大精深,技法多且神秘,不敢轻易介入,怕进不去出不来。不学古哪来厚,不
得古哪来高,高古之气为历来大师所求。纵览天下为高,不带常情是古。张驰知难而进,兢兢业业,心追手摹,愿她在传统山水画的天地之间走的更远。

张弛,一九六九年生于江苏东台。职业画家。于少平入室弟子。

▶张驰 任性逍遥

心性的收敛

文张弛
江苏东台,传统书画之乡,自古文人辈出。我从小受父亲影响,喜爱绘画,琴棋书画皆有涉猎。后有幸拜入于少平门下,书画认知和技艺得以提升。
今围绕『架构、影映、传承、意味、内敛』五个方面,对我所认识的绘画思想和作品形式进行简要梳理和解读。
(一)架构:认识山水画,先要了解其系统的架构
我们的文化是一个有着复杂架构关系的庞大系统,而山水画作为其中的一小部分,同样也有着自己的架构关系和完整的脉络系统,但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们的文脉确实有点紊乱了。通过个体的努力来传承和梳理我们的文脉,对于我们这个有原创性的民族和国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二)影映:山水画作品是个人与时代关系的影映
《周易》,是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智慧哲学,饱含了老祖宗对自然的看法,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是变动的、变易的、变化的,不是固定的,不是非此即彼的。这是我们的文化比较核心的内容。传统山水画,特别是元代以后,表面看上去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实际上却包含了对深层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影映。只有了解了这种辩证的影映关系,我们才不会对山水画的理解走向局部或支解的误区。

张驰 云间烟火是人家

(三)传承:以系统化的传承视角理解传统山水画
纵观我们绵延至今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清晰的传承关系。每一代人不断地努力、完善、提升和创新,在丰富着绘画语言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传统。而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的前提,是更依赖于对先辈们好的认知和积累的有效传承。对待传统,我们应该抱着谦卑和感恩的心态,客观地看待前人走过的路。
(四)意味:好的作品一定有好的形式意味
绘画的本质是一种意象的表达,是一种情绪的承载,是一种符号化的有意味的形式。而对于传统的绘画作品,它们的架构性、影映性、传承性,是需要我们去多看、多读、多想、多写、多画的。对于山水画中的气韵、体势、章法、笔墨的感受,我们在一些经典画作中,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真实的关系和微妙的变化。这种关系和变化也营造了不同的意味形式,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也足以判别不同的人格、性格、乃至时代。绘画是一种符号,是意象、意味的载体。
(五)内敛:沉潜入画依赖于心性的内敛
比起祖辈,今天的我们更需要一种内敛的心性,而不是一种张扬的心态,需要我们把自我心性调整到非常冷静和淡定的状态来看待这个日趋复杂的世界。在进行绘画时,我时刻感受到这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只有收敛起自己的心性,才能更好地感受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所有的所谓章法、技巧、笔墨,都指向这种心性。正所谓『谋技者众,求心者寡』,我在绘画中的用笔越来越内敛,并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强调这种『心性的收敛』。前贤作品的那个脉络,即意象或者气脉是丰富的,而今天的我们,在气韵、阴阳虚实的流转、变化和表现方面都越来越简单了。我希望通过自己持续的尝试和完善,以绘画中的『阴阳虚实』把握变动世界中的『万千变化』,达到『气韵相生』的意境,给观者以更好的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