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文学剧本 ▏皖南事变 (连载 二)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江鸽宾  ▏《皖南事变 》

电影文学剧本(连载二)

(创作手稿)

1、    延安,党中央办公窑洞

毛泽东:“蒋介石又在搞阴谋。事变随时可能发生,希夷(叶挺的字)那里情况危险了。”

朱德:“新四军军部走的决心还没有坚定。顶英太相信顾祝同啦。”

毛泽东:“再不走,要吃亏嘛,项英这个同志!”

彭德怀走向墙壁挂着的军用地图,竖起一根小指头,说:“从军事上看,皖南已经是个孤点。中央要催一催。”

毛泽东:“商议一下,以中央书记处命令发报项英”:

⑴    必须准备于12月底全部开动完毕;

⑵    希夷率一部分须立即出发;

⑶    一切问题须于20天内处理完毕

2、    云岭,新四军军部会议

……

项英:“中央来电催促。大家知道,皖南环境,北渡是有困准的。下面可以发表看法。”

赵凌波(参谋处长):“皖南之地,北临长江天险,南依黄山,又有苏南陈毅一部呼应。进退可以自如。条件得天独厚,为何必渡长江?”

大家议论纷纷,意见产分歧。

叶挺:“军分会是下决心的时候了。中央指示是英明的。我刚从上饶回来,据情报,第三战区国民党部队调动频繁。目前,国军144师、40师、新七师都在向皖南附近集结。我们已处在日伪、顽双方夹势之下,部队当立即行动。后勤和军部所属单位,家属可先走一步,以防不测。”

许多干部投以赞同的目光。

袁国平从表情看,同意军长之见,但没有吱声。

饶漱石在沉思。

周子昆望望项英。

项英一脸沉默。

赵凌波:“局态恐怕没这么严重。后退三年,打游击那阵子都顶住了。即使有变,大不了再打几年游击”。

叶挺:“难道连党中央的指示也可以不听?现在形势,决非三年前的形势;我们的部队也完全不同于粤赣边时的游击队。这几年的扩充,有许多同志尚未打过战,我们决不能把眼光只盯住一个皖南。”

作战科长:“军长分析是正确的。现在是争取一切力量共同抗战,我们应具备远见。”

项英:“好了,决定一下:先送部分机关后勤人员首批出发,军部和主力暂缓一步。得向中央请示后,再考虑一下北撤路线。现在的原则不能不要统一战线。这一条必须服从。我们即使走,也得向顾视同索取补充军饷。散会。

3、 云岭

由家属和后勤人员组成的一支近千人的队伍离开军部,撤退出发。

叶挺在送行。

作曲家任光手里卷着一迭歌纸,走向叶挺说:“报告军长,曲子谱成啦,《别了·三年的皖南》!”

叶挺:“很好!军歌是部队战斗力的精神号角,你们文化教员要抓住移师备战空隙,尽快教会我们的战士。三年来,皖南老百姓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军民结下了鱼水之情,现在马上要离开了,我知道不少同志有留恋,但这是暂时的,我们一定要坚决抗日,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才能保老百姓的长久平安!“

任光:“军长说得太好了!”周围许多女同志随之鼓掌。

叶挺:”任光同志,你是大知识分子,是革命的精英!为什么没有跟他们一起先撤?“

任光:“报告军长,我要坚持和大部队一起锤炼!”

叶挺:“好!一定保护好自己。让你辛苦了。要注意休息!”

任光点点头,哼着新谱成的曲子,满意地离去。

叶军长往军部教导总队驻地走去。

哨兵向走近的军长敬礼。又悄悄地问,“军长,大部队什么时候出发?”

叶挺:“快啦,同志们加紧准备吧”。

叶挺手拄拐杖,在一个小山包上立定,目送渐渐隐去的那支先期撤离的队伍。又抬起头,转头向北方凝望,眉头紧锁。

4、 19401229日 徽州岩寺瑶村

整个村庄戒备森严。

许多小汽车禁止鸣笛,悄声停在村口。

三战区众多高级军官、皖南国民党的地方党政军要员,由警卫护拥下车步行进村,鱼贯接受检查,由专人带入会场。

会场外滞留下众多随员。

会场内气氛诡秘,暗藏杀机。

第三战区围攻皖南新四军的秘密作战会议即将开始。

机要员送上一份第三战区顾祝同总司令的紧急密件。

上官云相(时任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参议、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展开之后,可见蒋介石手书:“行动要秘密、迅速。一网打尽,不使漏网。”

上官云相将急件递给一边的冷欣(时任第三战区副总指挥)。

蒋介石手书密件在与会高级军官手中传阅。

会议执行官:“会议开始,全体起立!宣布一条会议纪律:任何人不准做记录,绝对保密,如有泄露,格杀勿论!坐下。”

上官云相:“好!现在讨论一下行动方案。”

冷欣:“叶挺部已有北移之迹相,他们非战斗人员组成的先遣队前几天已出发,到达苏南,由陈毅部护送过江。”

52师师长:“新四军与我师结合部警戒加强。据可靠情报,项英北移决心未下。”

此时,一副官进来,在上官云相面前低声耳语。

上官云相:“项英派员催取军饷。他们声称:‘部队没有补给,则按兵不动。’”

冷欣:“新四军如镇坐云岭不动,我们则包围歼灭之。”

顾祝同告机要副官分发《进剿匪军计划》。

众敌军官面对作战计划,喜形于色。

上官云相拉开墙上布帘,露出已标上红蓝箭头的军事地图。

上官云相宣布作战命令:

“各部应于12月31日以前,秘密推进到南陵、泾县、小河口、了山镇一线,严密警戒。”

“攻击开始后,用两翼先进击南陵、戴家会、峡山口之线,尔后向北压迫,务于长江南岸歼灭之。”

命令:

“张(文清)军长统率52师、108师、79师、62师从右翼方向攻击。然后向繁昌方面追剿。”

“刘(雨卿)副司令率40师、144师、新7师从左翼展开于湾址、茂林一线,配合右翼部队,协力合围。”

“各部务必于四一年一月三日之前到达指定地点,完成围歼之计划,贻误战机,军法从事。”

“另则,52师应责成驻新四军联终副官立即摸清敌人北移确切日期,通报指挥部。部队调进期间,该师采取措施,尽量迷惑敌人,出其不意,歼灭新四军。”

52师师长立正接命:“是!”

“各地方党政军单位和保安组织,务必配合围剿作战。严密封锁各个路口,盘查来往可疑人员,不使战后离散和流窜之新四军漏网。”

众地方要员起身应和:“遵命!”

10、新四军军长部操场

敌联络副官心术不正地走近一个正在散步的新四军干部。

联络副官:“叶参谋,贵军怎么还没打算走啊?”

参谋:“早哩!怎么,让你发急啦?”

11、泾县,敌52师驻地操场

新四军篮球队受邀,正在与该师球队进行篮球友谊赛。

双方篮下抢球,竞争激烈。

远处,崇山峻岭之中,大批敌军正秘密向云岭方向调进。

12、延安,党中央办公窑洞

窑洞里烟雾缭绕,灯火通亮。

毛泽东:“……全国没有一个地方象皖南那样,没办法,没决心!眼看要吃大亏啦!不知道他们还要中央作何指示?”

朱德:“打了三年游击,艰苦的环境把项英也搞成忧柔寡断了。”

彭德怀:“项英要走的路线,完全照顾祝同所示,这太危险!”

三人心情沉重。又是一番周密的商讨。

毛泽东果断地把手一挥:“发加急电报!”

13、云岭,新四军军部

项英等在传看中央命令:“你们全部坚决开苏南,并立即行动。一月三日。”

项英:“马上开会决议”。

军部指挥员会议

项英坐正中。叶挺侧坐其边,不停地吸烟。

一副官走到叶挺身旁,轻声说:“敌52联络副官想溜,已经扣起来了。”

叶挺点点头。

项英:“现在中央来电必须走。我觉得皖南是需要一支党的武装的。三年了,我们已经得到巩固。但现在服从中央,坚决走!下面,请叶军长先谈一下行军编队。”

叶挺:“军部决定行动。部队分三路出发:老一团、新一团成一纵队为左路;老三团。新三团为二纵队,走中路;五团与特务营为右路。军部直属队和教导总队随中路前进。”

项荚:“关于行军路线。离开云岭,我们从茂林至三溪转入旌德,然后到宁国。在这里,三战区答应给我们补充一些军备。再从广德。郎溪进入苏南,由潥阳完成渡江。为了避免磨擦,部队今天夜里就出发,避开大路行军。”

图绕行军路线,干部们在下面展开了争议。

一干部:“这样走,经过三战区心脏地带,怕不妥吧?”

一干部:“顾祝同为何等我们到达宁国后,才肯补充弹药呢?可能有鬼!”

一干部:“大部队专走小路,会不会给顾祝同造成口实?这条路线军部事先没布置过。部队思想上缺乏准备。这样走,可能造成影响。”

叶挺脸色严峻,左手握成拳头,右手二指夹着卷烟猛吸了几口,看看项英,似乎想说什么。

项英:“所走路线,顾祝同以他人格担保,我们军分会已经反复考虑过,大家放心好了。准备三天干粮。部队开动时,基层如有疑问,团以下干部可以不用解释。开始执行吧!”

叶挺站了起来,大声说:“要作好政治动员,要保持警惕,部队立即出发!”(未完待续)


(铅字油印本)

《金鸽子文艺》常年约稿:

   金鸽子文艺是面向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平台,旨在以文会友,采珠藏山;投合志趣,携手发展。

   热忱欢迎全国志向于文学创作和书画爱好的广大微友,不吝赐稿。

   来稿强调原创文学原创书画作品(拍成照片)如有抄袭,文责自负

   来稿强调原创文学原创书画作品(拍成照片)如有抄袭,文责自负。附作者简介和本人彩色横幅照片,并发送至364393068@qq.com 邮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