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禹偁诗文传》第十二章:入京任职,初露谏臣本色

 麻雀爱读书 2020-08-06
大家好,这里是麻雀爱读书,谈诗论文,走进古人。《王禹偁诗文传》为您讲述宋初文学家王禹偁的一生。
雍熙四年(987)秋季,王禹偁和罗处约一起前往京城。因为不确定能否留在京城任职,王禹偁暂时先把家人安顿在了扬州。
年底,王禹偁和罗处约到达京城。次年(端拱元年,988)伊始,二人到中书省应试,作《诏臣僚和御制贺雪诗序》。文章送上,太宗非常满意。正月初八,任命王禹偁为右拾遗,罗处约为著作郎,同直史馆。右拾遗(不久改称右正言)、著作郎是本官,都为从七品,直史馆为差遣官。
能够顺利地入京任职,王禹偁非常高兴。京城给他留下最美好回忆的地方是琼林苑,五年前考中进士后,王禹偁曾在这里参加皇帝赐宴,后来回忆起来是“蓬岛会群仙”。这次入京任职,又是一件喜事,王禹偁要故地重游。

《初拜拾遗游琼林苑》

开宴曾游此缀行,五年为吏别仙乡。

杏园莺蝶如相识,应怪重来蒨绶香。

三馆一阁——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是朝廷藏书的地方,掌管修史、藏书、校书等事。秘阁这时还不存在,要几年后(淳化三年,992)才建成。在馆阁任职的人员,过个一两年后,就可以超迁官阶,委以重任。
直史馆职务比较清闲,非常适合读书人。王禹偁初入史馆,既荣幸又感到新鲜。

《馆中春值偶题》

御柳差差拂禁墙,菲才何事直仙乡。

坐闻鸡唱皇宫近,睡枕鱼须白日长。

帘挂藓庭微雨霁,研添桐井落花香。

春风老尽诗情淡,翻卷青编独绕廊。

与之前担任县主簿、知县相比,王禹偁对如今的职务已相当满意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济世为民的大志。
刚入京不久,王禹偁就写了一篇《待漏院记》来告诫宰相。
待漏院是百官清晨等待上朝的地方,设在丹凤门西边。王禹偁以宰相在待漏院休息期间必有所思为出发点,根据其所思内容,将宰相分为贤相、奸相、庸相三类。
倘若宰相所思是百姓尚未安定、四方蛮夷尚未归附,边境仍有战争、田地仍有荒芜,还有贤人在野、佞臣在朝,天灾仍在,民风不淳,为此而忧心忡忡、殚精竭虑,那他上朝后对皇帝说的话必是关乎天下如何达到太平、百姓如何达到富庶的。这是贤相。
倘若宰相所思是怎样报私仇、旧恩,得到更多财物奴仆;使攀附我的奸人高升,将忤逆我的直臣贬黜;君主听说有天灾或奸吏枉法,就用巧言遮掩过去。这样的宰相谋取的都是私利,政权、帝位终会因他而颠覆。这是奸相。
至于那些没有主张、随波逐流、贪恋高位的庸相,则不值一提!
看到这篇文章的宰相想必会对号入座,从而警醒。
三月,太宗下诏百官直言朝政。
在此之前,王禹偁请假去扬州迎接家眷。皇帝不仅准假,因知道他贫困,还赐给他一家来京的路费。这让王禹偁既感激又惭愧,因为他知道皇帝所赐也是出自百姓的膏血。
回到京城后,王禹偁听说了皇帝求直言的事,立即写了一篇《端拱箴》献上。
王禹偁开头先说:皇帝身处尊贵崇高的地位,又赶上天下太平的时候,很容易忘记开国时的艰辛而产生懈怠,这正是臣子进谏的必要时刻。
人们都是你虐待他他就仇恨你,你对他好他就爱戴你,因此君主要多为百姓着想。
首先,要勤俭。“无侈乘舆,无奢宫宇,当念贫民,室无环堵;无崇台榭,无广陂池,当念流民,地无立锥。御服煌煌,有采有章,一裘之费,百家衣裳;御膳郁郁,有粱有肉,一食之用,千人口腹。”
其次,赏罚要慎重。手握生杀大权的君主,更应该慎重地使用权力,不要因为一时喜好而赏赐,也不要因为一时怒气而滥杀无辜。
第三,要区分忠奸,进贤人、远佞臣。“孰为君子?先人后己,信而用之,斯为至理。孰为小人?害物谋身,察而斥之,斯为至仁。”
其他还有抑制兼并、精选官吏、按时祭祀等意见。
这是王禹偁第一次上书进谏,内容比较宽泛不够具体,但也体现出他为国为民的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