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雄志 : 书法之道,弃技法谈文化,有欺世盗名之嫌

 旷世缘q33hh84b 2020-08-06

许雄志

别署少孺,1963年生于郑州,祖籍江苏海门。先后问业于徐学萍、李刚田、韩天衡、马士达、黄惇诸先生。并多次担任兰亭奖、“国展”及一系列专业展评审委员。现为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河南省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河南印社社长。

书法之道,技法为立足之本,弃技法谈文化,有欺世盗名之嫌。然纯以技法炫胜,则难免近乎于匠。匠人与匠心,一字之别,差之霄壤。吾以为,技法以外,诗词文赋,金石经史,皆不可或缺。

此卷乃自藏汉魏吉金铭刻,捶拓题跋,孜孜矻矻,经旬逾月。尝见缶庐刻有“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之印,乃杜子美《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之句。此印此句,可窥古贤之匠心,吾今效之。

《鉴印山房长物题跋》[39cm×343cm]
鉴印山房长物,少孺。

信阳家铜钟,容一石,重四斤四两,第七十。 

此阳信铜钟之铭,凿刻成之,如锥画沙,恣肆率真。篆隶间含,计三行十又七字。

夫阳信者,汉武帝刘彻之姊,阳信长公主是也。初爲平阳侯曹寿所尚,寿殁后厘降卫青,青殁后复爲阳信公主。此钟乃阳信(长)公主家之用器耳。少孺记。

残石出邺城墟。冬季农人多于漳河两岸取沙,时获见之,盖『三武一宗』毁佛之所遗。以铭文气格论,残石爲北齐之物也。


此中侯瓦当,乃弘农郡故址所出,故址在今灵宝北地函谷关中,关爲秦时所设,汉世东移至洛邑之新安县。中侯瓦当存世有数式,此爲折磬式之『中』也,品相极佳,珍稀之品耳。与此瓦当同出者,有『弘农』瓦也。戊戌夏,鉴印山房,少孺。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此汉『君子有九思』砖之残品。出夏县禹王城。存世完整者,寥寥无几,稀如星凤。

残碑出洹上。观其文,应爲碑之阴也,可识者廿馀字,格近礼器。漳河两岸所出之残石,以东汉、魏晋、北齐者居多。近年获见洹上所出东汉残石,均已星散,不知所踪矣。

清泿铜华以爲镜,昭察衣服观容貌。丝组杂遝以爲信,(清)光乎宜照佳人。

此清泿铜华镜铭也,摹其大意,鉴印山房,少孺。

此镜得于洛阳市肆,铭文重圈者,乃西汉末流行之式也。通身铅银之光,如新脱于范者。铭文锋鋭,字口高挺,爲首模之品,洵可宝之也。戊戌夏,鉴印山房,少孺。

一切衆生皆同斯福。

此残石出青州。石无记年,以文字气格论,或爲东魏,与敬使君铭有异曲同工之妙也。青州龙兴寺所出诸残像,以北魏、东魏居多,此其精者也。
昔年所见两京古砖,以画像居多。其铭文纪年者,则以建邺、会稽、豫章爲最。东晋、六朝所出者,文字率真质朴,淳古稚拙,与龙门造像诸记颇同其趣耳。

食金石力,养草木心。

余弱冠时学治印,倏忽近四十年。嗜历代钟鼎器铭,玺印封泥,简牍砖瓦,泉布镜铭,造像墓志,皆喜积蓄之。或观其像,或考其文,朝夕相处,捶拓勾勒,心摹手追,以滋养吾之印学矣。

戊戌六月,鉴印山房,少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