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我读书不少,语文成绩却依旧不高?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专家们的观点

这几年我常常听到两句话,一句是专家说的。

他们认为,语文素养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

所以,语文教育一定要多阅读。

他们说:“读书多了,语文水平自然就上去了。”

他们说:“爱读书的学生语文成绩也不会差。”

他们差点就要说:“语文课不用上了,语文老师没有啥用,让学生进图书馆学语文吧。”

专家们要求加大阅读量的观点不能说不对,

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懂得,

语文素养,绝不可能仅仅靠增加阅读量就能提升,

阅读的质量远比阅读的数量更重要

家长们的疑问

这就要提起另一句话。常有一些家长问我:

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那么多书,语文成绩却还是不好?

也有一些学生问我:“老师,我爱读书,语文咋老考不及格?”

是啊,为什么?不是专家说多阅读语文就不会差吗?

为什么在现实面前,这个规则就失效了呢?

难道有的“专家”真是“砖家”?

还是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以便推销成套的阅读书籍?

或者说,我们读的是“假书”?有些同学是“假读书”?

金圣叹的方法

我也曾苦苦不得其解,直到遇到了金圣叹,

读了金大侠点评的《水浒传》,

这才知道,读书和读书之间,差距原来那么大啊!

请看金大侠是如何点评《水浒传》的: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金圣叹对文中某处描写,甚至某个字词的点评,都是恰到好处,这里无法一一列举。

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金大侠点评的《水浒传》;

读完后意犹未尽的话,就再读读脂砚斋点评的《红楼梦》。

和金圣叹们相比,我们所谓的读书,原来只是粗知大意,只是走马观花,只是囫囵吞枣,只是猪八戒吃人参果。

我们从书中获得的,仅仅是了解其中的故事,记住一些人物。

这种阅读,其实只能算作“粗阅读”或“浅阅读”。

我们平时看报纸,读杂志,浏览网页,大多都是在“粗阅读”。

粗阅读有其作用,那就是让我们获得资讯,得到消遣。

但是,仅凭粗阅读,是难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

我们还需要金圣叹式的“精阅读”“深阅读”,

来提高鉴赏审美能力、鉴赏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究批判能力。

没有这些,花几百元钱买来专家推荐的书单,读了也没用。

↑ 图:金圣叹点评《水浒传

阅读的分类

上面谈到的“浅阅读”和“深阅读”,是根据读者的用心程度来分类的。

如果依美国学者阿德勒的说法,则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超越读者理解力的阅读。

“你一页一页地翻过去,就能毫不费力地完全理解,书上的文字往往只是表达了你与作者相遇之前就具有的共同认识,或者是一些资讯。”

一类是能够提高理解力的阅读。

即需要读者思考和探究的阅读,书中的内容超出了读者水平,只要通过研究和钻研,才能逐步从茫然不解到茅塞顿开。

——(《如何阅读一本书》)

而文学作品有其特殊性,它既可以是消遣性读物,也可以是学术性读物

一本小说,读者既可以粗读浅读,不超越自己的理解力,仅仅了解小说的情节就可以,这是体育老师常用的阅读方式;

也可以精读细读,提高自己的理解力,不仅了解小说写了什么,还要探究怎么写的,好在哪里,这是语文老师应该有的阅读方式。

而精读细读方法,往往需要有教师引导,仅仅列出书单是没有用的。

比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一些读者读完之后,只是了解到农民打鬼子的故事,那就是浅阅读,不能提高理解力与审美力。而另一些读者却能在故事中发现很多美,下面就是我阅读时的点评:

孙犁的比喻用得极妙,比如女人们挂念丈夫,他说“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藕断丝连”把女人和荷花淀的环境联系起来。喻体取自周围环境中,就境设喻,生动活泼,写出水生嫂们对丈夫牵挂的微妙感情。人物与环境刻画水乳交融,天然浑成。

孙犁连象声词都用得特别讲究。女人们兴冲冲地去探访丈夫却失落而归,“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慢慢划着船,水声轻缓,写出妇女没见到丈夫有点落寞的心理;等到遇见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水声变响、变急,写出了妇女紧张心理与娴熟的驾船技巧。

孙犁甚至不忽视一个标点。水生报名参军,回家向妻子辞行,水生嫂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句话中的句号很重要,它把水生嫂的话分成了两层意思:“你走,我不拦你”,表明水生嫂识大局,顾大体,不拖后腿,然后她才商量式地提出了自己的难处:“家里怎么办?”如果把句号改为 逗号:“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意思就变成了“我非拦你不可,不阻拦你参军,家里就没法办了”。水生嫂就成了阻拦丈夫参军的落后妇女。据说有家出版社印错了这个标点,孙犁竟要他们销毁重印,我就喜欢这样严谨的作家。

这样的美在小说中到处都是。

对于中学生来说,读出文中的美,读出文中的情,读出作者的深意,才能算是一个好读者

隆恩·佛莱说:“一个好读者应该清楚自己读书的理由。”

中学生读书,不应该以增加数量为理由,忽视了质量。

↑ 图:孙犁对语言十分讲究

高明的读者

进一步说,仅仅做个好读者还不够,

还要做个高明的读者,不仅能读出这些好处,还能模仿这些好处,最终超越这些好处。

比如一位同学跟孙犁学到了“就境设喻”的妙处,这样描写一辆大雾中的救护车:

救护车被笼罩在浓雾之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跑不动,这可怎么办?

你看,他也学孙犁就境设喻,靠海吃海,靠山吃山,靠雾吃雾,

依据救护车取材,将大雾比作纱布,显得自然而又奇特。

这种鉴赏、模仿和超越的技巧,岂是靠增加阅读的量就能达到的?

所以,好的读者读书能走心,不是浮在表面,走马观花;

更会走进文本,鉴赏评价;最后还能走出文本,化为己用

好的语文教师,也能带领学生品味出文本之美,让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爱上语言,爱上文学。

语文老师最大的作用,就是教会孩子们读书方法,

并引导他们模仿与借鉴,从名著中获得语言的维生素。

这一点,绝不是体育老师能够做到的,正像体育老师能做到的,语文老师也可能做不到一样。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