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古方今用之十三升阳益胃汤

 昼三夜二205 2020-08-07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彭鑫 胡镜清

升阳益胃汤源自金·李杲所著的《脾胃论》。《脾胃论》载此方可治“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本方由黄芪、人参、防风、独活等十余味药组成,有益气升阳、健脾益胃、除湿清热之功,主治饮食无味、脘腹胀满、面色无华、畏风恶寒、头眩耳鸣、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口干舌干等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热内蕴之证。

方药解析:李杲认为,脾胃元气虚弱,升降失常,则清阳下陷,脾湿下流,遂致“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治疗时“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本方体现了李杲以补气升阳泻火法治疗脾胃内伤证候的学术思想,成为后世治疗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热内蕴证候的代表方剂。正如汪昂《医方集解》言本方中“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加黄芪以补肺而固卫,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而升清阳,茯苓、泽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少佐黄连以退阴火。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气足阳升,则正旺而邪服矣。”

抗疫应用: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在恢复期表现为发热或持续低热、面色无华、神情倦怠、脘腹胀满、肢体困重、口干舌干等,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热内蕴之证,此时正可应用升阳益胃汤以益气升阳、健脾益胃、除湿清热而愈之。

升阳益胃汤与补中益气汤相比,从药味组成上来看,前者为后者去当归而换白芍、去升麻而易防风,再加茯苓、半夏、羌活、独活、泽泻、黄连而成。二方相同之处在于皆重用黄芪,配伍白术、炙甘草、柴胡以补气升阳,健脾益胃。不同之处在于,补中益气汤用当归以补血、升麻以升清,其功效比较专一,专注于补气升阳、健脾益胃;升阳益胃汤则用防风、羌活、独活、茯苓、半夏、泽泻、黄连等辛散行气,燥湿清热之品,在补气升阳、健脾益胃之外又增除湿清热之效。(彭鑫 胡镜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