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A老虎 2020-08-07


文/聂西峰

说起西安市鄠邑区的甘河,虽然它不在西安的八水之列,但它的名气可不在长安八水之一的鄠邑涝河之下。只是很多人对甘河历史了解太少罢了。其实,甘河也和涝河一样,被鄠邑人称之为母亲河。

鄠邑的甘河也叫“干河”、“甘峪河”,得名于发源地“甘峪”。甘峪又得名于古战场“甘”。甘峪乃秦岭七十二峪之一。

甘峪位于鄠邑区西南二十公里的蒋村镇甘峪口村,距西安市六十公里。

甘峪河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首阳山,上游有东西甘峪沟,在峪口7公里处相汇,总流域面积78平方公里,主流山区段长17.3公里。平原段全长约7.5公里。河水出谷向北流经鄠邑区的蒋村镇、祖庵镇、甘河镇,于涝店镇西汇入涝河,

鄠邑甘河,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和传奇故事的河。

1、“甘野”古战场的历史传说

据说甘峪之名,是因为甘峪口,此乃“甘野”古战场所在地。

据文献记载:夏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这种废“禅位”而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引起了王公贵族们争夺王位的激烈斗争。同姓邦国有扈氏起兵反对。公元前2086年,夏王启率领军队西进,直抵有扈氏国,双方大战于甘。后有扈氏兵败,沦为“牧竖”(即放牧奴隶)。又《尚书甘誓》云:“甘,地名,有扈氏国之南郊也。启与有扈大战于甘之野”。《周至县志》“甘野图”注:“甘在户县西南。而户即古扈”。《夏书》:大战于甘即此,“甘野在县东50里,即古有扈氏国之南郊。夏启立,有扈不服,大战于甘,召六乡,作甘誓。

这次有名的战争历史上称之为“甘之战”。战争的大概范围就是现在鄠邑区的甘河流域。也有传说鄠邑的“甘亭镇”名字也由此而来。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蒋村镇甘峪口村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蒋村镇甘峪口村

2、“洪菴”村的历史传说

历史上的甘河,每逢夏秋暴雨季节,洪水泛滥成灾,淹没房屋和农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甘河两岸群众深受其害。

蒋村镇洪菴村的村名来历就是最有力的历史证明。洪菴村就坐落在甘河西岸。传说很早很早以前,甘河突发洪水,洪水所到之处,农田被冲,房屋倒塌,村庄被毁。但村旁有一小庵,洪水泛滥之后,村子被毁,但小庵亦在,平安无事。村民迷信认为,这是上天保佑,龙王施恩的结果,故改村名叫“洪菴”,历史上一直沿用至今。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蒋村镇洪庵村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蒋村镇洪庵村

3、“聂姑洞”的历史传说

甘峪口东山上有个望仙坪,望仙坪有个“聂姑洞”。

聂姑乃甘河边聂堡村人,父母早亡,从小与哥哥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因她长相较丑,到十七、八岁,尚未找下婆家。但她却勤快能干,吃苦耐劳,整天闭门不出,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抱着纺车纺线。其兄嫂却是个好吃懒做的女人,早睡懒起,东游西逛。嫂嫂总是看这个姑子不顺眼,经常找聂姑的麻烦。其兄怕老婆,看到聂姑受欺负了也不敢说。嫂嫂就把家里的脏活累活杂活都让聂姑做,自己却坐享清福。

聂姑在家备受欺负,时间一长,实在忍受不了了,聂姑就想着活着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不如一死了之。一天晚上,她趁家人酣睡之际,梳洗一番,换了衣衫,欲寻自尽。她想用自己纺的线吊死,结果未能如愿。后来一想,还是出家当道姑去。她便背着自己纺的线旦儿,朝终南山望仙坪走去。快到山顶时,见路旁有一石洞,便坐下歇息,谁知一坐下去,就“羽化”成仙在洞中了。第二天,日上三竿,懒嫂才爬起来,见地未扫,饭也未做,前后喊聂姑不应,就到她住的房子一看,未见其人。便顺着她落下的一丝棉线一路寻去,一直找到望仙坪的石洞内,看见聂姑端坐洞中,愁容满面,忙喊聂姑不应,仔细一看,聂姑已变成一座石像。嫂子看此情景,悔恨交加,无地自容,便一头撞死在洞内的石像上。

从此,聂姑洞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蒋村镇聂堡村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望仙坪聂姑洞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望仙坪集仙观

4、白龙寺的历史传说

在秦岭北麓,甘峪甘河西岸,有个村庄叫白龙村,村子有一座寺叫做白龙古寺。

白龙古寺建于汉,距县城20公里,东临甘河,南依蟾岭,西有红土坡,北接环山公路。三面环山,形如聚宝盆。

据《汉书·地理志》载:终南县东,南山檀塔,沟口竹林,号称绿海,靛石卧龙,古今奇景,为雍州膏腴也。

传说,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游猎白龙沟,看到飞流瀑布中,两条白龙长约百米,卧伏于清水之间,龙首入山,逆水掠岸,健丽夺人,跃跃欲飞。即命宠臣东方朔在此建寺,即白龙寺。

秦岭山脉犹如一条巨龙卧伏在中华大地的中央,白龙寺就好比中国巨龙的心脏。生活在甘河岸边白龙的子子孙孙们,作为龙的传人,必将白龙文化,白龙精神更加发扬光大,让白龙古老传说故事永远传下去。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白龙古寺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白龙古寺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蒋村镇白龙村

5、甘河“遇仙桥”的历史传说

在陕西西安市鄠邑区甘河镇甘河村,有一处始建于元初的石拱桥,叫遇仙桥。此桥乃重阳真人王重阳点化成仙之地。

相传道教祖师王重阳48岁那年,时任甘河镇酒监,在甘河桥巧遇汉钟离、吕洞宾二仙。经二仙点化,故而离家修道,创立全真教,最终修成正果。为了纪念王重阳受点化成仙,后人便将此桥命名为“遇仙桥”。

此桥遗存至今,桥梁尚好,拱石浮雕精美,桥洞之间有石雕龙头。相传其中一个为龙王小儿子,龙头下有一小龟口咬龙须;另一个龙头有玉兔卧于其下。人云:人人都从此桥过,不知玉兔那边卧。今游人站立桥上,浮想联翩,超然若仙。

甘河“遇仙桥”是陕西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元代大石拱桥。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镇甘河村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遇仙桥”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遇仙桥”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遇仙桥”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遇仙桥”

其实在甘河岸边,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在民间相传。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岸边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岸边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岸边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岸边

今日的甘河,河道笔直通畅,道路四通八达,两岸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如画。

今日的甘河,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鄠邑区增添了新的光彩。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岸边

探秘鄠邑甘河:甘河边上的历史传说

甘河岸边

愿我们的甘河越来越美!

愿甘河的历史传说代代相传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