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回复“书单”
果妈阅读的朋友,你好,我是果妈阅读的创始人果妈李璇,很开心能够与你在这里相遇。 每天准时为你讲述果妈阅读【家庭教育100讲】,希望这美丽的相遇能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带来的美好生活。 昨天我们分享了孩子语言敏感期的三个方面,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表达自我的语言方式,那就是绘画敏感期。 1 绘画是一种螺旋状的敏感期 绘画敏感期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才会出现,他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很多个时间点都可能会出现。 比如说:有的小孩在两岁多的时候就会出现,三岁多还会出现,所以,如果你一开始忽略了孩子的绘画敏感期也没有关系,只要你细心的去观察,孩子在后面还会出现敏感期。 果果的敏感期基本上会从手指画,然后到会用画笔去涂鸦。我们家里面的有一面墙壁,还有沙发,从白纸到地面都曾在他的敏感期被他“祸害”过。 对于孩子的敏感期,有一本非常经典的育儿作品,叫做《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这本书它分为一和二两本,它把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和家长应该如何来做,解释得非常的透彻。 这本书在果妈阅读的主题阅读儿童美育当中,深度的去解析过。 2 如何保护孩子的绘画敏感期 今天我就从孩子绘画敏感期的角度,来讲一讲他们是怎么样来表现的,我们又应该如何的去保护他们的绘画敏感期。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描述绘画敏感期的重要性,他说如果一个孩子在6岁之前没有握过画笔,那么这个孩子的绘画天赋很可能就会泯灭。所以真心的不要去过孩子的绘画敏感期。我们先来看一看绘画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有着怎样的帮助作用。 1、绘画可以同时开发左右脑 孩子在画画的时候是左脑右脑一起开工的,因为他会用大脑去思考画什么、怎么画,以及对手部运动的控制,这些都会促进左脑的智力开发。 同时,他在绘画的过程当中,还无意的去培养了对颜色、形状、空间、位置的判断认知能力,这些对于右脑的智力开发也很有益处。 2、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孩子一开始涂鸦,他是对于自己内心当中一些事物的描绘,慢慢的他们就会加大自己的观察力度,他的画作当中就会有一些更细致、更具体的内容了。 3、绘画是可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们现在都常说一句话: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实际上对于未来的世界,我们并不知道它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人工智能这样时代的来临可能是我们现在都无法预期的。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定是未来的竞争力,因为这些活动一定都是由人类来控制着的。 4、绘画让孩子去学会表达他的情绪 前几节我们讲到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完美敏感期、秩序敏感期,都会讲到一不顺心的时候,孩子有可能就会大哭大闹。 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发育并不完善,他们也没有办法去更好的在前额叶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愿意用画笔去发泄他的情绪,其实这是对于他来讲有着非常好的疗愈作用。 而且在儿童心理学的治疗里面就有绘画的运用,因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咨询师可以通过儿童的画来分析孩子的心理活动。 5、绘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有一点,绘画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你会发现孩子的画里面都是有故事的。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这本书的作者,日本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画家鸟居昭美也说,在孩子小时候我们是听他画画,而不是看。当孩子拿着一幅画过来让你看的时候,你可以让他讲给你听,在孩子说的过程当中,无疑就会提升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组织语言的过程当中,也会锻炼着孩子的思维能力。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于绘画敏感期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 既然绘画敏感期对于孩子这么重要,作为家长,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应对孩子的绘画敏感期呢? 毕加索曾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他告诉我们,其实艺术活动是一种靠直觉与本能的活动,理性往往是它的敌人。 在面对孩子的绘画敏感期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给他创设一些环境,给他提供绘画的材料,放手让孩子去画,不要去纠结他画的是否像,因为独特性更加重要。 如果我们给孩子设定一个条条框框,让他参照着各种各样的范画进行绘画活动,其实就扰乱了孩子依靠本能的直觉进行绘画的思考与表达,反而就干扰了孩子绘画创作的自由。 其实任何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拥有绘画的能力,孩子的绘画作品真的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 3 不同的年龄段 我们下面就讲一讲在各个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绘画敏感期的表现以及我们的一些应对的方式。 1~3岁的时候,孩子会拿着蜡笔,这样比较粗一些的笔进行他们的绘画活动,他就是通过绘画来描述着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所以你就任由他去自由的发展就好。 可能他的作品就是一些特别简单、抽象的符号,我们根本看不懂是什么样的内容,这都表露着他们最初的认识和最原始的一个记忆。 如果这个时候,你担心孩子到处乱涂乱画,你可以给他规定一个区域,让他可以进行任意的涂鸦。 比如说:找一面墙,在墙上贴上大大的纸,你可以告诉他在这些纸上你都是可以任由去画的,这样就给了孩子一个自由释放的空间。 慢慢的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就会画出来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圆形,这对于孩子的绘画能力来讲是一次飞跃,因为能够画出形状,这件事本身会还带给孩子巨大的成就感。 当然我们不需要去教孩子,随着他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发展,他自然而然的会去习得,这个时候也不要去嘲笑孩子或者纠正他,更加不要把孩子之间的画进行比较,因为这样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打击。 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他可能会进入一段非常痴迷的阶段,他可能慢慢的开始能够画出一些小人了,描绘出一些事物的基本轮廓,他的绘画当中也逐渐的有了故事,而且这个时候他也开始关注事物细节的方向。 如果你发现孩子沉浸在他的绘画当中,不要去打扰他,保持这种痴迷和热忱的状态,让孩子能够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 可能这个时候你会问:果妈,我的孩子是不是要送到各种绘画班里面去学习呢? 这个事情你一定要去考察,如果在培训班当中,给孩子提供了一些大量丰富的绘画材料,允许孩子自由的去探索,每一个孩子画出来的画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样的培训机构你当然可以选择,但如果说,培训机构的老师是在指导孩子,画范画给孩子看,教他画简笔画、画形象、指导他用色。 然后你会发现这个班里面出来的孩子,画的画几乎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培训班你可以不用去选择。 因为等到孩子过了9岁之后,系统性地教授绘画的技巧才开始变得有意义。 如果在这之前去教孩子画画,反而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表现,会毁掉孩子的天资。 因为绘画其实就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孩子就是在用画笔表达着他独一无二的思想,展示着他独一无二的想象力,以及讲述着他独一无二的故事。 所以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明白了,有时候不是父母做的太少了,而是我们做的太多了。 在绘画的这件事情上,给孩子创造好环境,给他提供丰富的一些材料。让他去感知铅笔画出来是怎样的、毛笔画出来是怎样的、蜡笔画出来又是怎样的? 水彩笔、马克笔各种各样的笔,它的软硬度、质地不同,那么它画出来的画的感觉就是不同的。 孩子自由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去探索,自然的就会发挥出来他自己的想象力,所以不如就静下心来保护好孩子的绘画敏感期。 学会用你的内心去感知你孩子的画作,不评判、不指责,倾听他在画作当中的故事,就是你们沟通最好的桥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