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周耀华 我那刻钢板的年月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我那刻钢板的年月

作者简介

       周耀华,高级工程师,兼职研究员,现已退休。

  我2016年6月退休后,开始整理我的一些书本和资料,令我惊讶的是发现了“暗藏”在资料中早已“退休”的钢板和一筒无法使用的蜡纸,还有我刻印的部分习题集、教材。

  刻钢板,也叫刻蜡纸。就是把专用的蜡纸铺在钢板上,再用钢针笔把字刻在上面。是刻,绝对不是写。写很容易,刻就很难。遇到带钩的笔画,要做两笔完成,否则就会把蜡纸刻破,刻出的字就白费了。刻好了蜡纸,将蜡纸贴在油印机上印刷时,推油滚子也有一点技巧。要保证一滚子推到顶,由下而上,不能来回推。否则印的字会出现“双眼皮”,就像是两个字重叠在一起,这样印出的东西根本不能用。

  看到这些陈年旧物,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刻钢板的往事回忆……

  我岀生在平江县伍市镇一个小山村,当时父亲担任大队会计兼秘书,我读小学五年级时,父亲要我帮他刻蜡纸。当时用的蜡纸有天津生产的,也有浙江衢州蜡纸厂生产的四号“警钟誊写蜡纸”,又叫铁笔蜡纸,是一种表面涂蜡的加工纸。钢板名叫“誊写钢板”。一块条形钢板安放在木质板框上。铁笔很简单,就是在胶木或塑料笔杆上装一枚约1.5厘米长的铁针。我只刻蜡纸,由父亲去印。

  每年的夏收夏种“双抢”时期,大队要编“双抢战报”,战报上有一张表,上面有全大队每个生产队的战况,应收多少亩、实收多少亩,应种多少亩、实种多少,一清二楚地统计在表上,后面还有完成任务进度排名表,这叫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双抢”时期,我每天都有刻钢板的任务。那时候,老家没有安装电灯,我点上煤油灯,借助暗弱的灯光,在钢板上慢慢摸索,一直到深夜才入睡。“双抢战报”中的“双抢”进度还会在高音喇叭里播出,高音喇叭每天早、中、晚播出三次,在田里干活的人都可以听到。

  1972年12月高中毕业后,我当上了公社的“民办教师”,每年“双抢”,我经常抽到公社成为“双抢战报”的刻印者。公社的“双抢战报”要求高一些,标题要求突出,版面还要求有颜色搭配,战报的版面有八开纸那么大。为了设置好报头,我先用毛笔写几个题名(我们称之为“报头字”)于纸上,然后挑取其中一个较为满意的报头字用空心字描写在蜡纸上,再用铁笔按蜡纸上描好的字在钢板上重刻。因为报头字是实体字,所以要将整个字体刻透,以让油墨渗透到纸上。报纸的版式是根据文章的字数多少现排现刻。为了使文章题目引人注目,标题刻成不同字体,以求美观、整洁、大方;正文字体,对准钢板纹路刻写,工作效率较低。印刷时,我将红、蓝油墨分别涂好,将蜡纸贴在油印机纱框下,铺好纸,把纱框按压在纸上,然后将粘着油墨的橡胶滚筒在纱框上滚动一、二下,一张“双抢战报”就成功了。战报印好后,我还反复检查油印的质量,像大姑娘绣花一样,总是看了又看,似乎完成了一篇大作。

    在“民办教师”岗位上,我经常刻印学生考试试卷、刻印学科辅导资料。蜡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每一道题目都包含着老师精心的选择和思考。一支笔,一块刻板,一张蜡纸,一架油印机,便是制作试卷的全套用具。刻写过程,需百倍小心,稍有粗心大意,就会把蜡纸戳破。一戳破,印出的试卷便会落下一个黑疤点,很是难看,直接影响了效果。刻写蜡纸考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考验教师的细致和韧性。刻写需一笔一划地进行,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疏密有致,印出来的字迹美观大方。在刻蜡板的时候必须非常小心,不仅要字写得好看,握力也很有讲究。

  1980年7月,我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湖南长岭石油学校当老师,同时兼教务干事。当时,学生的专业教材靠自编自印,学生的考试试卷主要靠刻写和油印。尤其是机械制图试卷,用当时的铅字打字机无法完成,只能刻蜡纸。我是学机械的,是教务干事,又知道刻蜡纸,所以这个担子必须挑。因机械制图是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如线条就有粗实线、细实线、细点画线、粗点划线、双点划线、细虚线、粗虚线、双折线、波浪线9种,图形有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断面图(旧称剖面图)、后视图、仰视图,右视图等。图样中书写的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图形中的尺寸要求按比例绘出,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要对正,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要平齐,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要相等。这些要求要在蜡纸上表达清楚,难啊,有时一不小心,劳动2个小时的产品就报废了,为此,我不知熬过了多少个通霄。

       日积月累,我刻写蜡纸之技艺渐长,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现在,在电脑的键盘上不停地敲打,屏幕上就跳出你想要的标准汉字,字的大小,什么字体、行距、密度随意选。计算机绘图也非常方便。再联想到刻钢版,心中的滋味真是难以言表。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当时根本没法想像的。但对我来说,这些钢板、铁笔和蜡纸仍弥足珍贵,因为它们是我工作生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这难忘的岁月,将激励我不忘过去,催促我不忘初心,继续发奋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本期图片: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