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能影响镇静实践?研究发现,护士对镇静的态度和行为可能影响ICU的镇静实践

 Nursing小班长 2020-08-08

前两天剧荒没啥可以看的(这两天就比较多了,有点不知道该看哪个好的感觉),所以小编就去补了前年比较火的《急诊科医生》。

是的,你没看错,它火的时候小编没有看,现在才去看

在看剧的时候,小编发现里面柯蓝饰演的何建一的前妻梅律师,因为得知了辉卫制药的内幕被害,入住了ICU。

(图源:《急诊科医生》)

昏迷的梅律师口中插着气管插管,这让小编突然想到,剧里梅律师是因为昏迷才一直处于沉睡状态的,但是现实中却是有很多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是一直处于一种镇静状态的。

小编仔细的思考了一下,大概也能理解一直镇静的原因,毕竟嗓子里插着这么一根管子肯定是非常不舒服的,所以应该是怕有拔管的风险吧!

但是小编去找了一下相关文献发现,机械通气时采用镇静手段通常与不良后果有关。因此,2002年发布了镇静指南要求限制镇静剂的使用。

并且自2005年以来,支持减少镇静需求的证据越来越多,于是又发布了新的镇静指南和建议。

然而,根据《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美国重症监护杂志)7月刊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仍有超过一半的重症监护护士认为需要镇静,以尽量减少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截图自网页)

这项研究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市马奎特大学医学院(Marquet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的Jill L. Guttormson博士及其同事,他们使用护士镇静行为量表(Nurse Sedation Practices Scale)对美国危重症护理护士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ritical-Care Nurses)的177名成员进行了调查,以衡量护士自我报告的镇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在这177人中,她们大多数是护士(67.8%)、护士学士学位(63.2%),且在医疗外科(34.1%),医疗(15.3%)和心脏或心血管(13.1%)ICU工作过,平均拥有12.6年(标准差,10.9年)的ICU经验。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2%)拥有CCRN认证(即获得重症监护护理认证)。

(图源:pixabay)

研究发现,护士对镇静药物在机械通气期间最小化患者痛苦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对积极的评估。大多数护士同意或强烈同意镇静对于患者的舒适度是必要的(65.7%),并且由于机械通气所产生的压力和不适,患者应该接受镇静。

此外,其中大多数的护士同意或强烈同意,如果他们接受机械通气,他们宁愿服用镇静剂(77.3%);34%的护士同意限制患者的回忆是镇静的理想结果;只有10.3%的护士同意或强烈同意更容易照顾警觉和清醒的插管患者,但有超过一半的人不同意或强烈不同意这一说法(59.2%)。

(调查项目回复,图源文献)

事实上,护士对镇静药物在机械通气期间缓解患者症状或痛苦的有效性的态度与他们对所有接受机械通气和自我报告的镇静实践的患者使用这些药物的意图正相关。

而我们通过简单对比与之前数据的不同可知,在过去的十年中,护士对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使用镇静药物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认为需要镇静的护士减少了。然而,仍有超过一半的重症监护护士仍然认为镇静是必要的。

这一结果强调,不仅需要减少常规镇静药物的使用,而且需要将常规评估和针对患者症状的针对性治疗纳入重症监护实践。此外,在试图影响ICU镇静实践时,必须考虑护士的态度和经验以及单位或组织环境。

# 小编碎碎念:

如果是清醒着的病号,嘴里插个管子得多难受啊!

参考文献:

[1] Guttormson J L, Chlan L, Tracy M F, et al. Nurses’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Sedation: A National Survey[J]. 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2019,28(4):255-263.

参考链接:

[2] https:///news/2019-07-nurses-sedation-comfort-ventilated-patients.html

原文链接:

[3] http://ajcc./citmgr?gca=ajcc%3B28%2F4%2F25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