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签约作家】李彦良|写作与教学结缘的结晶

 新锐散文 2020-08-08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写作与教学结缘的结晶

——评介王红莲的处女作《琴荷》

王红莲,阳泉市矿区红岭湾学校的语文教师,她的工作非常出色,是全国第6届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山西省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阳泉市模范教师,阳泉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委。写作,是她的业余爱好,她的处女作《琴荷》,是她将写作与教学结缘的结晶。

王红莲的《琴荷》,共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写给孩子》、《琴韵荷香》、《岁月墨迹》和《教坛心语》。前有序,后有附录和后记。通过100多个篇目,16 多万字的表述,多方位,深层次,完整地凸显出了作者高尚的教师职业情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能力,以及普通教师不具备的娴熟的写作技巧。

《写给孩子》,不只是写给自己的孩子的,也是写给自己的学生的,她向来是把学生当孩子看待的。《让孩子在失败中快乐成长》、《咬文嚼字的快乐》、《听听花开的美丽》等篇目都可读可赏。“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着另一个灵魂。给教育加一点糖,给生命增一缕甜,给童心抹一丝绿,就是要多一点滋润,多一些诗意。”王红莲对教育的见解实在是不同凡响。她在《阅读  悦读》中写道:“一次师生共读,就这样轻轻推开了阅读的大门,将孩子们引向了书籍的百花园中。接下来便是像导游一样带着他们领略春季百花,秋夜明月,夏日凉风、寒冬白雪。”师说心语,真谛其中,让人感悟到阅读是高兴的,悦读是幸福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她的人生从阅读开始,她的学生亦然,当王红莲的学生,真是有福。

《琴韵荷香》中关于阅读的部分写得更有创意。她写到:“教育,应该是广博清朗的,她远离喧嚣嘈杂,给予心灵最纯净的空间;教育,应当是醇香淡雅的,她遁开浮躁媚俗,带给人们唯美的享受;教育,更应该营造一种知识背景,积淀重厚绵长的文学底蕴,笼罩高屋建瓴的人文精神。”“瞻顾当下学生的生活,普遍存在着机械枯燥、单调乏味的学习压抑孩子们个性的现象,自在畅游书海已成为一种奢望。”“没有书籍灌溉的心灵注定是荒芜的、僵死的。”“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命需求”“读书应该成为一种人生境界”“教育需要人文艺术,因为重厚的人文底蕴能赋予人一种大气,能开脱人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教育应开辟一汪清潭,让学生沉醉其中,涵咏吟诵,使其神清气爽、爱读乐读,让书籍滋养生命,浸润心灵。”开读朗朗上口,掩卷口有余香。王红莲将教语文的职业赋予了诗的韵律,琴的悠扬,荷的洁雅。

《岁月墨迹》是对她年轻却不乏深沉的人生哲学的解读。《爱,让我们幸福;阅读,让我们快乐》,仍然把阅读看做了快乐,把饱含爱心的教师职业看做了她人生的最大幸福。《从容是一种美》和《心如丁香》以及《自然,生命的本真》等篇目,写的淳朴自然,但又不缺少深沉。《关注学生关照生命》对生命别有一种教育的见解和责任,读后让人得其启发。

《教坛新语》中的职业感悟,读后让人叫绝。《童心 童诗,让我们品读其中的美丽》显示着王红莲在教学研讨中燃烧激情,在下水作文中领悟成长。读她的《让爱缤纷五彩》和《分层教学,让学生习作各领风骚》,以及《爱,无处不在》,会让你感觉到她把自己的班级看作了“我们的家”,她用爱创建着一个又一个的“温馨班级”。《班级趣事》、《浓浓语文味,悠悠知音情》和《可爱的短信,真挚的情》让我们看到了王红莲辛勤工作的身影。她充满着教师的职业朝气,散发着教师的敬业智慧。她利用手机与学生发短信互动,写博客传送召唤。王红莲写道:“教育是一门需要唤醒、激励和宽容的艺术,当然他需要教育者的一份充满艺术感的心境。”《爱,浸润心香一瓣;法,成就民主管理》的命题,说明她善于“以爱育爱、用情润情”也懂得“注重方法管理、制度育人”。

收在附录中,由秀琴写的《诗意语文 诗意人生》则是对王红莲工作、学习、生活的最最完美写照。读王红莲的《琴荷》,会让你读出她无限的爱意。读王红莲的《琴荷》,会让你看到她优雅的神态。读王红莲的《琴荷》,会让你听到她悠扬的琴声。

教师不可能人人当作家,作家也不可能只是教师,但阅读和写作,对于教师来说,当是应当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王红莲让阅读与教学结伴,写作与人生同行,可谓荷雅琴悠爱无限,书香墨重笔意长。家长想要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学生如果想要了解王红莲如何为师,你不妨读一读她的处女作《琴荷》。

作者简介:李彦良  山西昔阳人,1948年生,无党派界别,退休教师,省作协会员,退休前为副教授职称。2004年由文史出版社出版《三音集》,2011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瓦妮说童年》,2015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点击金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