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研究 | 祠堂镜像到升仙嬗变 ——以徐州汉代石祠画像石为例

 渔唱樵歌 2020-08-09

文物研究


祠堂镜像到升仙嬗变 ——以徐州汉代石祠画像石为例



作者简介 

郝利荣(1968-),徐州博物馆(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美术考古和汉画像石



     本文以徐州地区发现的汉代石祠画像石为研究对象,在图像的基础上加以文献佐证,对祠堂汉画像石中的升仙图像及寓意进行诠释与研究,意在揭示汉人对生与死的理解,阐释从祠堂镜像到升仙嬗变的意义。


一、祠堂建筑形制

     根据考古资料发现,我国汉代的石结构祠堂集中分布在山东西南部、江苏徐州地区和安徽北部地区。从规模和形制来分析,“汉代的石结构祠堂大体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由基石、后壁石、左右侧壁石、顶石和屋脊石构成的小型单开间房屋式建筑。第二种是单开间悬山顶房屋式建筑。第三种是双开间单檐悬山顶房屋式建筑。第四种是后壁带有方形龛室的双开间单檐悬山顶房屋式建筑”。徐淮地区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现和资料研究的深入,“发现的汉画像石室祠有二十四处之多”,出土的“祠堂画像及祠堂构件约有60余块”。多分布于徐州的铜山、贾汪、邳州区及睢宁县等,根据时代的不同,规模的大小,徐州汉代的祠堂分为平顶式小祠堂、石鼓形小祠堂、单开间悬山顶房屋式祠堂、双开间悬山顶房屋式祠堂四种类型



(一)平顶式小祠堂

      平顶式小祠堂由基石、后壁石、左右侧壁石、顶石和屋脊石构成的小型单开间平顶式建筑,前部敞开而不设门扉,顶石前端刻出瓦当,上部刻出瓦垄。整个祠堂形制矮小,构造简单,内部空间狭小。如1986年发现的徐州铜山汉王乡东沿村“元和三年”平顶小祠堂。如(图一)所示

图一  铜山汉王乡东沿村祠堂



(二)石鼓形小祠堂

     徐州汉画像石分布区的南部,也就是东汉彭城国梧县的辖区,流行着一种山墙呈“石鼓形”小祠堂,山墙上窄下宽,靠祠堂入口处一端为曲尺形,有一弧线连接顶端与底端的竖线,其形制如同明、清时期地面建筑大门前的抱鼓石。



(三)悬山顶单开间祠堂

     单开间悬山顶房屋式祠堂是一种规模中等的地面祠堂,一般由基石、左右侧壁石、后壁石、前后屋顶石等部分组成。祠堂前部敞开,不设门扉。堂顶为前后坡式,顶盖模仿屋面样式,用整块石料凿刻出瓦垄、瓦当、檐、椽、排山等。



(四)悬山顶双开间祠堂

     悬山顶双开间祠堂是一种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石结构房屋式建筑。这类祠堂由基石、左右山墙石、左右后壁石、中间立柱、中间三角形隔梁石、四块顶盖石等组成。如1956年发现的徐州洪楼祠堂,其汉画像石艺术价值较高,与山东孝堂山石祠结构一致。是徐州地区最大的汉画像祠堂,如(图二)所示。

图二  徐州洪楼祠堂


二、祠堂顶盖石中的神仙灵异图像

     祠堂顶盖石中的神仙灵异图像主要有: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江苏铜山吕梁出土的《羽人驭龙图》、江苏邳州占城果园出土的《雨伯出巡图》、江苏铜山洪楼汉墓出土的《神仙灵异图》和《导引升仙图》;徐州博物馆藏,江苏铜山大庙画像石墓出土的《雷公出行图》。

神 仙 灵 异 图

     升仙情景在文献中有许多相关记述,如屈原《远游》:“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汉画中的云气天象、上帝诸神、仙瑞一类的图像造型与文献中的记述相符,并与徐州画像石祠堂顶部相关升仙的情景均有源流关系。

导 引 升 仙 图

     堂顶部的汉画像石中配有象征宇宙天穹的星座和神袛等图像,它是一种象征性符号,是汉代人生死观和宇宙观的体现。1972年发现的西汉马王堆T型帛画中描绘了一女子飞翔仰身擎托一弯新月,月牙拱围着蟾蜍与玉兔,其下有翼龙与云气,应为墓主人升仙景象;而同样为祠堂顶部的山东嘉祥武氏祠与徐州洪楼祠堂上雕刻的雷公、雨师等图像均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类“升仙”主题思想,已成为汉代社会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上至封建统治阶级下至黎民百姓的永恒追求。


三、祠堂山墙石中的东王公、西王母图像

     祠堂山墙石中的东王公、西王母图像主要有: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江苏邳州汉墓出土的《东王公,祥瑞图》、《东王公、孔子问师图》、江苏铜山茅村北洞山散存的《西王母,拜谒图》、江苏邳州占城出土的《东王公.孔子见老子图》及徐州博物馆藏,江苏铜山大庙画像石墓出土的《东王公、拜谒图》等。

信立祥先生认为在当时社会上,升仙到昆仑山仙界是人们至死不渝的追求目标。《淮南子》、《汉书》、《易林》都将西王母视为一位有特定属性和力量的神,是一个统治昆仑山的神;东王公则掌管着蓬莱仙岛,与西王母作为仙侣,被布局在祠堂山墙东壁与西壁,表现出东西方位的观念。西汉时盛传西王母有不死之药,服用后可成为与天地日月同寿的仙人,祠堂画像也反映了祠主死后到昆仑山升仙的强烈愿望,想要到达“无止境的极乐天堂,更渴望同天帝和神灵一起戏游”。


四、祠堂山墙石中的泗水捞鼎图

     祠堂山墙石中的泗水捞鼎图像主要有: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徐州贾汪出土的《泗水捞鼎图》和徐州博物馆藏江苏铜山大庙画像石墓出土的《泅水捞鼎图》。关于祠堂山墙捞鼎图中的升仙思想,本人在《汉画中“捞鼎”的社会意义及其生死象征》一文中提出“捞鼎”图像是通过“鼎”在幽明两界的一出一落,进而解释了生命的复苏与再生,这主要源于在汉代相当普遍的民间信仰观念。巫鸿先生:“九鼎是运动的和“有生命”的神物,具有一定的意识。”邢义田先生将“泗水捞鼎图”看做是弃鼎得仙的观念。贺西林先生认为“泗水捞鼎图”中的鸟和鱼,鸟为“阳”的特性,具有“生”的象征寓意;鱼具有生命形态转化的功能,即灵魂的复苏和再生,台湾的王孝廉认为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下端所绘象征生命的转化,灵魂的再生。汉画像石中的“泗水捞鼎”图和马王堆帛画似乎都在强调一个主题——墓葬与生死,灵魂的复苏。从一个历史性故事蜕变成象征意义较浓的升仙祈愿图


五、祠堂抱鼓石中的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

     石鼓形小祠堂,形状特别,画面内容与其它类型的祠堂基本相同。徐州博物馆藏的一组石鼓形小祠堂,图像分别为《伏羲女娲》和《西王母图》及徐州汉画像石馆藏的安徽宿州出土的石鼓形《拜见东王公图》。汉画像石中出现的伏羲与女娲人首蛇躯均为神话形象,二神象征着阴阳,生育。伏羲女娲的交尾更具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交而变化起”。《荀子·礼法》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汉人往往带着一种很强烈的阴阳观念去看待和思考自然和社会问题,即万物阴阳和谐。

 伏羲女娲  西王母图


六、结  语

     综上所述,祠堂刻绘成仙人的环境,神仙的住宅,这是汉人的理想家园。人们认为理想的来世看来不过是生活本身的镜像,更倾向于永久的幸福可以在死后和来世中升仙。《释名·释长幼》云:“老而不死曰仙。”《太平经》特别关注超离此世而成仙,这主要追随于在汉代相当普遍的民间信仰观念;对汉代人来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复出为仙人。汉代祠堂的升仙题材,无论从空间布局,还是图像配置上都是汉人祈求神明给予升仙的方式和途径,同时也反映了汉代人生死世界观的转化,正是从祠堂镜像到嬗变升仙的真正意义。

本文源自 | 徐州博物馆

汉画像石拓片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