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测血糖还有这么多讲究,血糖监测并非越频繁越好,这个频率刚刚好

 呼吸科大夫胡洋 2020-08-09

血糖就是指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正常人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血糖过高和过低都是不正常的状态,对机体各脏器的运转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血糖多少属于正常?

成年人空腹血糖小于5.6mmol/L,餐后两小时小于7.8mmol/L是正常的。糖尿病的血糖标准是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还有一大类人群,属于糖尿病前期,是通常说的糖耐量异常。这部分患者空腹血糖在5.6-6.9mmol/L之间,或者口服的糖耐量试验在7.8-11.1mmol/L之间。

血糖多久测一次比较好?

血糖多久测一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一个标准。不同的人群测血糖频率可以不同。对于血糖一直正常的健康人群,血糖并不需要刻意去查,通常作为体检项目,每半年或一年测一次就可以了。由于血糖结果容易受食物影响,健康人群体检测血糖之前需要空腹,而且最好前一天晚上10点以后禁食禁饮。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的健康人,测血糖频率可以适当缩短,比如每3个月查一次血糖。对于血糖偏高、糖耐量异常的人群,为了监测是否发展到糖尿病,同样需要2-3个月查一次血糖。

而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波动比较大,在胰岛素剂量调整过程中,需要每天监测血糖,而且最好是四段血糖(8-11-17-22)或者七段血糖(三餐前+餐后2小时+22),有时候还需要加上凌晨三点血糖。住院病人护士可以帮忙检测,非住院者可以自己在家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将每次检测的数据记录下来,连续测2-3天后将数据带到内分泌科门诊,医生会根据血糖数值调整胰岛素用量。此外,每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2-3个月的整体血糖水平。糖尿病人当血糖稳定后,可以减少测血糖次数,每周测1-2次的空腹+餐后2小时就可以了,但每3周要选择一天监测7段血糖并做好记录。对于口服降糖药物者,需要调整剂量时,可2-3天测一次血糖。可见血糖监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依据个人情况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患者,除了监测血糖之外,还需要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等,密切观察是否有并发症存在。测血糖可以抽静脉血,也可以测末梢血,相比较而言,静脉血血糖更为准确,可疑糖尿病未确诊者最好查静脉血糖,血糖更精确,对确诊更有利。使用血糖仪测末梢血更方便简单,可以在家操作。多点血糖检测通常测末梢血。测末梢血时需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最好使用一次性针头。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