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成绩的差异,背后隐藏的是交际能力的高低

 田园伍斗 2020-08-09

考试结束了,结果并不出人意料,试题已经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居家学习的情况了,难易程度算是适中,课内知识点占据了大量分值。可惜呢,学生们做的并不好,老师们阅卷之后拿到分数,一个个都在办公室里抓狂发疯。站在课堂上呢,又换了一副面孔,不厌其烦耐心地把试题讲解了一遍。没办法, 这就是我们的职业,痛并快乐着。

事实上,分数的高低我们当然在意,但有一个现象,更让我深思。那就是,即使学生们考得不理想,拿到了参考答案之后,依然有题目自己看不明白,老师讲解结束,还是有些题不知其所以然。但令人意外的是,我的两个班级总共九十多个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人,主动来向我问问题,来试图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的。

这就让人尴尬了,考得好也罢坏也罢,我都可以接受,但却没有哪怕一个人,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还是让我很诧异。

我越来越体会到,有时候,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背后隐藏的是他们个人交际能力的高低。

怎样和老师沟通交流,也是交际能力的一个体现。都说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的,但现实之中,我们遇到的状况,大多是老师们剃头担子一头热,我本将心向学生,可惜学生不领情。

也就是说,师生沟通交流的渠道,在学生那一端,就被他们主动给截断了。若是老师改变思路,主动去和学生交流呢,一是有的学生会抗拒,二是老师倾尽所有,或许有的问题学生早已明白,又多讲了一遍。而有的问题老师们不认为是问题,却是学生们的难点。这就造成老师们主动去沟通交流的效率低下,我们经常处于这样的怪圈中。

当然了,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会害怕,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则是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甚至是有的学生,将老师视作为自己的对立面,有一种天然的抗拒。这些,都是学生个人社交能力不足的表现。

除了师生交流之外,其他方面也会体现。你以为学生们之间,有着共同语言,交流沟通就会很顺畅么,其实并不见得。

每次排座位的时候,班主任们都会很头疼,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好学生坐在一起。但是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即使上课时被分到了好学生的组里,下课后又自动到了自己最舒适的小团体里。即使全班成绩前五名的学生,将一个倒数第五名的学生围起来,最终也是收效甚微。

男生和男生之间,女生和女生之间,男生和女生之间,都是人际交往。同样的问题,会交际的同学会处理得很融洽,而不会交际的同学,则会把事情搞糟。这就是差异。

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事实上也是一种交际。原生家庭亲子关系的紧张,也会呈现在个人表现方面。

如果发现孩子长久的学习低迷,或许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看看是不是孩子的个人交际方式出了状况。

END



我在洋葱平台上开了一个网店

国内外品牌,应有尽有

新店初开,恳请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