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耀眼的“女子双侠”吕碧城和秋瑾,相识有何故事?

 热带咖啡 2020-08-10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号碧城,东渡后改名瑾,自称“鉴湖女侠”。秋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志士,在晚清,她和吕碧城被誉为“女子双侠”。这两位奇女子的相见,也很有戏剧性。

秋瑾画像

吕碧城曾在文章中回忆与秋瑾的相识与相知。1904年6月10日,住在天津《大公报》的吕碧城正在看书,门房高举着写有“秋闺瑾”的名片禀报说,“来了一位梳头的爷们!”

门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秋瑾穿的是男装,可是她梳的是女人的头。感到疑惑的吕碧城抬头一看,只见来人身着男装,发髻高挽,身材修长,双目炯炯有神。没错,她就是不走寻常路的“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男装照

秋瑾在当时的名气应该不会比吕碧城小,为什么去拜访吕碧城?前面我们说过,秋瑾自己本来有一个别号就叫“碧城”,现在报纸上整天都是“吕碧城”,不少人还以为吕碧城的诗出自秋瑾之手,闹了许多误会。秋瑾看到吕碧城跟她同名,而且也主张办女学,大有英雄惜英雄的感觉,便到天津相访。

寒暄之后,一番畅谈,两位碧城果然一见如故,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当天晚上,吕碧城就邀秋瑾同榻而寝。第二天早晨吕碧城醒来看见一双靴子,大吃一惊,以为有什么男人在屋子里,仔细一看,原来是秋瑾的男装,她穿的就是靴子。

吕碧城

虽然被秋瑾的一双“解放脚”吓了一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吕碧城对秋瑾的敬重。秋瑾也发现吕碧城虽然小自己几岁,但谈吐不凡,立意高远,尤其是她们对于女权及社会变革的看法也颇相一致。这两位奇女子从此开始了莫逆之交,成为当时著名的“女子双杰”。秋瑾之后“慨然取消其号”,“碧城”从此为吕所专用。

吕碧城和秋瑾虽然都是女中豪杰,但个性与见识不完全相同。秋瑾是典型的革命家气质,曾劝吕碧城一同到日本参加革命,“同渡扶桑,为革命之举”,吕碧城更愿意继续留在国内办报,她说:“予持世界主义,同情于政体改革,而无满汉之见”,但是她答应秋瑾说自己可以协助“任文字之役”,也就是以文字为武器,与秋瑾遥相呼应。

秋瑾独自去日本后,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6年春,秋瑾回国策划起义,1907年1月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中国女报》发刊词,是秋瑾约请好友吕碧城撰写,慷慨激昂:

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通全国女界声息于朝夕,为女界之总机关。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先导,为迷津筏,为暗室灯,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无量愿力请以此报始,吾愿与同胞共勉之。

秋瑾后来的事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她去浙江联络会党,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但因消息泄露,秋瑾被清军逮捕。最终,秋瑾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名句,于1907年7月15日凌晨在绍兴罹难,年仅32岁。

秋瑾遇难

秋瑾遇难后,无人敢为她收尸,吕碧城强忍悲痛,冒着极大风险安葬了好友。看守清军得知这个前来收尸的女子就是誉满华夏的吕碧城,也无可奈何。

秋瑾的遇难,让吕碧城失去了一位难得人生知己,她提笔写下多首怀念秋瑾的词作,追忆这位志同道合的挚友。在当时中国报馆对秋瑾之死噤若寒蝉,“皆失声”的背景下,吕碧城敢于以诗文悼念秋瑾,无疑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她与秋瑾的关系也引起了官方注意,据说绍兴官府搜查出了秋瑾和吕碧城往来的书信,视为吕碧城“通敌”的罪证,准备逮捕吕碧城。幸运的是,官府抓捕吕碧城的公文,落在了时任法部员外郎的袁世凯次子袁克文手上。

袁克文

袁克文虽然是公子哥一个,却也有一腔正义,他对吕碧城大名早有耳闻,尤其钦佩一个弱女子竟能慷慨纵论国事,而且如此重情重义。袁克文当然知道父亲袁世凯很器重吕碧城才华(不然不会让吕碧城筹办女学),果然,听了袁克文陈述,袁世凯只说了一句:若有书信来往便是同党,那自己岂不也成了乱党?吕碧城因此逃过一劫,并与袁克文相识。

后来,吕碧城又用英文写了一部《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引起极大反响,不仅让世界上很多人知道了秋瑾的传奇故事,更让人了解了清朝的黑暗和腐败的社会现状。吕碧城用自己的一支笔,记录了与秋瑾的友谊,也实现了她对秋瑾以“文字之役”呼应的承诺。

女子双侠 吕碧城与秋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