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这点起床,伤身又伤智力 执笔:邵菲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如果问父母带娃什么最难,“叫娃起床”绝对能排上榜单,无论是在寒冬还是炎夏,将娃从床上叫起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为了将娃薅起来,不少父母各显神通,但是,他们真的都做对了吗?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冰冰的儿子今年刚上四年级,成绩在班上比较拔尖,但是个子却垫底,看着同学们都在窜个子,冰冰内心急得不行,给孩子买了各种营养品补身体,但收效甚微。 想着自己和老公都不矮,可孩子却不长个,肯定不正常,于是,冰冰带着孩子去医院找了儿科专家检查,而这一查就发现问题出在了冰冰身上。 原来,冰冰一家都有晨练的习惯,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去跑步,想着能锻炼身体,也就将床上的孩子叫起来一起出动。 而医生表示,6点钟就将娃叫起来,会打断其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生长激素若长期不足,孩子还怎么长成大高个呢? 权威专家研究发现,孩子夏季长个速度是秋季的2-2.5倍之多,是孩子长身高的黄金期,如若孩子睡不够,将会严重制约身高发育,而原因主要和生长激素有关。 1、生长激素的分泌“奥秘” 是一种肽类激素,能促进脂肪分解和蛋白质合成,促进除神经组织之外的所有组织生长,与人体内脏、骨骼发育息息相关,是孩子长个子的关键。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生长激素的分泌呈脉冲式发展,在人体进入深度睡眠后会大量分泌,峰值最高可达白天的5倍之多,两个分泌旺盛时间段分别为21:00-1:00到5:00-7:00。 其具体分泌规律如下: 单天可分泌10-20次,单次分泌量最高可到40ng/ml; 进入深度睡眠后1-2小时可达到分泌高峰期; 早上清醒后可持续保持高分泌状态,并在1小时后呈悬崖式下跌。 由此可见,在早上7点之前最好不要叫醒孩子,否则既伤孩子身高又伤智力,可能一整天精力都没办法集中,容易降低学习效率。 2、家长应该让孩子怎么睡 据2008年亚太儿童联盟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睡眠多处于“非健康”状态,其中,41%的孩子在22:00之前入睡,42%的孩子在22:00-23:00入睡,17%的孩子在23:00之后才入睡。 而澳洲孩子平均入睡时间为19:35,美国孩子平均入睡时间为20:39。 对此,澳大利亚儿童睡眠专家建议,父母最好能让孩子在21:00之前入睡,最晚不能超过22:00,且保持睡眠时长在9小时以上,即早上7点之后再叫醒孩子,这样至少能让孩子多长五厘米,而且还能提升智力。 尤其是现在正是暑假期间,小孩的课业压力减轻了许多,父母可以让他们多睡一会。 1、大声呼喊 这是父母最常用,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叫醒方式,但是专家却不提倡。 当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肌肉和大脑都处于放松状态,突如其来的惊吓易使孩子大脑受到刺激,从而造成损伤,出现易躁易怒、冲动等性格特征。 2、直接动手 这是不少父母大声呼喊无效之后,常用的一招,不是在孩子身上拍两巴掌,就是一把扯掉他们的被子,迫使其快速清醒。 但是长期被父母暴力打醒的孩子,易产生心理阴影,总觉得睡着就会被人拍醒,从而内心缺乏安全感,导致出现睡眠障碍,严重可影响精神状态。 3、言语责备 “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床?”、“你可真是一头大懒猪”.... 这是不少父母面对孩子不起床时,常说的一些话语,但是刚起床的孩子就被父母这样责备,心里难免会不舒服,情绪变得低落,甚至可能直接和父母顶嘴,导致亲子关系出现裂痕。 日本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妈妈叫孩子起床的方式,备受称赞,各位父母值得借鉴。 1、用光线唤醒 可以拉开窗帘(最好能保留一层纱帘),让柔和的阳光洒进来,让孩子的意识慢慢苏醒。 2、温柔鼓励 当孩子有醒来反应的时候,可以用柔声细语的鼓励孩子起床,平复被吵醒的心情,自然而然的接受起床的事实。 3、行动引导 当孩子逐渐清醒后,父母可以将孩子抱起来,改成坐着的状态,引导其下床,给其身体和精神一定的接受、恢复时间,直至彻底清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