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抗“睡不着”,中医有妙方

 华民 2020-08-10

如果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就会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非常痛苦。失眠,真的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其实,中医治疗失眠效果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治疗失眠有何妙方。

失眠的辨治,首先当应用中医的诊疗思维,充分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对其分析判断,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等情况,然后依证立法,遣方用药,一气呵成。

1肝阳上亢

失眠在临床上以肝阳上亢型最为常见。在生理上肝体阴而用阳,主藏血,夜间血液藏息于肝,白天则运行周身,只有经过夜间充分有效的休息,白天才会有充沛的发挥,所以肝血的涵养与输布在人体的生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若由于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原因,耗伤阴血,气烦不宁,出现头晕,头昏,胸闷胁痛,急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一系列症状。

以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用药如:天麻10g,钩藤15g,珍珠母30g,夏枯草10g,野菊花10g,杜仲15g,白蒺藜10g,怀牛膝12g,夜交藤20g,茯神12g等以平肝息风,潜阳安神。若病者肝阳上亢不甚重,而以肝血不足为明显,表现为夜寐不沉、易醒、头昏、目干涩、口干、舌红紫、脉细数一类的症状,则以酸枣仁汤合孔圣枕中丹加减以柔肝养血、安神定志,常用药如:酸枣仁20g,夜交藤20g,川芎12g,知母10g,茯神12g,石菖蒲8g,远志8g,炙龟板15g,天麻10g等。

2心脾两虚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司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以濡养全身,灌溉脏腑。若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心神失其所养,脾气失其健运,则会出现心脾两虚之失眠。

临床上此类病人常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精神萎靡,面容憔悴,纳呆便溏等症状,治当以归脾汤加减以补养心脾、化生血气,常用药如:黄芪20g,太子参15g,焦白术10g,茯神12g,远志8g,石菖蒲8g,当归10g,酸枣仁20g,麦冬10g等。若病者心烦,夜卧不宁,情绪易急躁,舌质红干,舌尖红,脉偏数,王灿晖则以生麦饮合百合知母汤加减以滋养气血、清心除烦,用药:太子参20g,麦冬10g,五味子6g,焦白术10g,山药12g,山百合12g,知母10g,丹参12g,郁金10g,石菖蒲8g,酸枣仁等。

3肝胃不和

肝木喜条达疏畅而恶抑郁,若情志不遂,则肝气郁结,木旺克土,致肝胃气滞,表现为精神抑郁,夜卧不安,喜太息,两胁疼痛,纳谷不馨,甚至反酸口苦,咽中如有炙脔等症状,实则为肝胃不和而导致的失眠,《素问·逆调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

故当治其本,以疏肝和胃降逆法,肝胃和则眠自安,用药如:苏叶10g,焦白术10g,姜半夏10g,炒白芍12g,茯苓12g,枳壳10g,佛手10g,黄连5g,吴茱萸4g,瓦楞子30g,旋覆花10g,代赭石25g等。

治疗失眠症的脐疗处方:

脐疗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脐疗法对失眠症也有一定疗效。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下面两则治疗失眠症的脐疗处方:

  1、交泰丸:

  黄连、肉桂各等量,研为细末,蜜调为丸,每丸重1克。每次取药丸1粒,填脐内,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本方适用于心肾不交型失眠症。

  心肾不交是中医学的辨证类型,心肾不交型失眠,多伴有心烦多梦,心悸健忘,眩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软,或潮热盗汗,小便短赤等。用交泰丸敷脐,具有交合心肾的功效,故对由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有良好的疗效。

 2、丹硫膏:

  丹参、远志、石菖蒲、硫磺各20克。研为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2~3克,加入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敷肚脐,上覆盖脱脂棉或沙布,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翌晨取下。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提示,用本方治疗失眠42例,痊愈21例,显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7%。来源于:古方中医网中医膏药专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